▓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公益人陳行甲:特別怕對方把我當成“高級乞丐”,不想給壓力

微信公號“廉政瞭望”
2019-11-22 21:57
公益湃 >
字號

廉政瞭望微信公眾號 圖

10月24日深夜,陳行甲從深圳飛到成都,落地后他發了一條朋友圈,“霜降天涼,汝心溫暖。”

這是他首次以公益人的身份來成都,兩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參加成都市第五屆公益慈善交流會、為成都市社會組織做公益培訓。陳行甲告訴記者,這就是他的日常,盡量在有限時間里做更多事。為官時如此,投身公益后亦如此。

辭官轉場公益的初心

2016年12月2日,一篇《再見,我的巴東》引爆網絡,文章作者正是時任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為了宣傳巴東旅游資源,他錄過歌、跳過傘,因為在扶貧方面的探索卓有成效,他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并被習近平總書記接見。5年縣委書記任期結束后,陳行甲通過考察,擬提拔到恩施州任職,并進行了公示,可就在這時,他選擇了辭職。

沉寂半年后,陳行甲再發文《你好,我的下半場》,宣布他已投身公益事業。對于為何會辭官轉場公益,陳行甲向記者講述了緣由。

2011年,陳行甲從中國百強縣宜都市市長任上被調往國家級貧困縣巴東縣當縣委書記,“我在巴東,清楚地看到了導致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病致貧。”陳行甲說,國家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比例高達42%,“我在巴東時,逐戶統計出來的這個比例是48.7%,一場大病足夠把一個家庭摧垮。”陳行甲舉了個例子,他的母親和岳父都是因為癌癥去世的,他和他的愛人幾乎花光了錢,最后親人還是走了。“我們有正常工作的都難以承擔,何況那些窮人呢?”

他看到了這樣一個社會痛點,想從公益人的角度在試點地區做一場社會試驗,探索解決因病致貧的規律性辦法,“這也是我辭職從事公益事業的初心。”辭職后,陳行甲創立了深圳市恒暉兒童公益基金會,并聯合幾家公益組織共同發起了“聯愛工程”,選取廣東省河源市作為“試驗田”,為該地區的兒童白血病進行兜底治療,并建立數據庫尋找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和醫生的規律,同時開展藥物評估等工作。

兩年后,河源“試驗田”已結出了“果實”:為89名白血病患兒報銷了目錄內90%的醫療費;在河源市人民醫院成立了兒童血液科,患兒在本地就能治療白血病,節省了開支;對兩支兒童白血病使用廣泛的藥物進行了衛生技術評估,目前兩支藥都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今年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電視里向全國人民新年致辭時,陳行甲坐在電視機前熱淚盈眶,因為總書記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去年,我國有17支抗癌藥物新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陳行甲知道,他們在公益實驗中進行了衛生技術評估的培門冬酰胺酶也在其中。這有多大意義?每年有新增的8000名癌癥患者要用到它,每名患者一年要花約3萬元,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后,這支藥一年為全國的患者省下了2.4億元。“比起給患者多少錢,這樣的政策紅利更實在。”陳行甲說。

想做這個時代的“晏陽初”

陳行甲把上述公益模式稱為2.0版本。“傳統的公益模式是把窮人的苦難展現出來,博取富人同情,讓富人捐錢援助。2.0版本是通過與政府和其他社會力量合作,去做探索試驗,繼而推動政策的完善,以公益組織的微小力量去撬動大的改變,實現杠桿效應。”

這個模式也得到很多人贊同,他們的支持給了陳行甲前行的力量。陳行甲給記者講了三個故事。

今年4月23日,陳行甲把厚厚一摞在河源試驗的數據和案例資料帶上,和公益伙伴一起去國家醫療保障局匯報。該局相關負責人聽完聯愛工程的匯報后,對陳行甲說了一句話:“請允許我表達一下對你的尊敬。你等著我,等我退休了,我和你一起去行俠仗義。”這讓陳行甲感到特別溫暖,和他一樣懷揣公益夢想的人并不少。

再回到2017年,《你好,我的下半場》這篇文章恰好被中興通訊的創始人侯為貴看到,他找到陳行甲,希望和他聊聊公益項目。“當得知要見侯總時,我還是有點緊張。侯總可是全國科技創新的代表人物啊!他對我的項目意義重大。”陳行甲至今難掩激動。在半小時的交談中,陳行甲介紹了自己的公益項目。講完后,侯為貴微笑著說:“行甲,你說的這些公益設想很好,你的公益項目,我們中興通訊支持!”陳行甲告訴記者,因為衛生技術評估特別專業,向社會推介時最不好講清楚,但侯為貴老前輩主動把這根難啃的“硬骨頭”攬下來。迄今為止,聯愛工程對藥物進行衛生技術評估的所有花費,都是中興通訊出的。

最后一個故事與四川有關。陳行甲有一個人生偶像——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晏陽初,他是四川巴中人,在國內外通過試點的方法廣泛推行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陳行甲說,他下半生的夢想就是做這個時代的“晏陽初”。

今年6月初,陳行甲作為中國公益界的代表人士訪問東南亞。在菲律賓時,他非常意外地發現了晏陽初的墓地。晏陽初曾在菲律賓創辦了國際鄉村建設學院,由國際著名公益組織“贈與亞洲”的創始人喬治資助他。陳行甲在晏陽初墓前百感交集,當天寫了一首詩——《先生,我從您的故國來看您來了》。在交流大會上,陳行甲用中英文分別念了一遍這首詩。

“贈與亞洲”現在的負責人小喬治看到這首詩后,與陳行甲取得聯系,并于9月親自到中國和陳行甲交流,達成了合作意向。10月22日,“贈與亞洲”中國區總裁跟著陳行甲去了河源,實地看了這塊“試驗田”,之后主動提出捐贈200萬元人民幣支持這一項意義重大的公益社會實驗。

“做公益至今,我還從來沒跟任何人開口要過錢。我只講我的項目,對方愿意支持,我非常歡迎。對方不支持我,我也特別感謝他花時間聽完了我的介紹。我特別怕對方把我當成‘高級乞丐’,不想給人壓力。有一些志愿者了解我們的公益活動后,愿意出時間出力主動參與進來,這些熱心的志愿者我們非常需要。”陳行甲坦言,做公益兩年多來,還沒遇到大的挫折,因為過往的經歷讓他更懂得如何與政府、企業和公眾打交道。

“這是我的福報”

去年,24名貴州省黔東南州的留守兒童來到深圳,參加了一場名為“讀書,帶我去山外邊的海”的夏令營活動。陳行甲為他們上了一堂詩歌賞析課,希望把夢想的力量帶給他們。貧困地區兒童教育關懷也是深圳市恒暉兒童教育公益基金會的重要公益項目。陳行甲是從偏遠窮困的山村里走出來的大學生,過往的經歷讓他尤其關注貧困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

這一活動將持續5年,每年組織50到100名黔東南州優秀學子到深圳開展為期一周的公益游學。和陳行甲一起發起這次公益活動的伙伴中有他的兒子陳昶羽。他們父子倆一起挑選了18首詩歌,從《詩經》開始,把多個朝代關于山和海的詩歌匯編起來,陳昶羽為每一首詩寫了解讀和賞析,加上許淵沖老師的翻譯,最后匯集成書,書名就叫《讀書,帶我去山外邊的海》。

“他是我公益項目的頭號志愿者。”談起兒子,陳行甲不無自豪,并對記者說,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在當巴東縣委書記時,陳行甲曾主導過“結窮親”活動,他身先士卒,把一名八九歲的艾滋病孤兒認作干兒子,幫他治病、解決上學難問題。那時,陳昶羽正在上高一,他主動提出希望去看這個弟弟,他自己坐車到村里和弟弟一起生活三天。那三天,陳昶羽教會了從沒上過學的弟弟寫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的加減法。

回到家后,陳昶羽在飯桌上和父母分享感受,當說到他臨走前,弟弟躲在奶奶身后不愿讓他離開時,陳昶羽哽咽了。陳行甲和妻子放下碗筷,陪孩子一起難過。孩子跟陳行甲說:“爸爸,這個‘結窮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只做一會兒沒意思。”至今,這個艾滋病孩子仍然是陳行甲的兒子。

有人質疑他結窮親是在作秀,但他回應:“我當官時做這些有人說是作秀,現在我都辭職了,作秀給誰看呢?”記者追問:“辭職兩年多,有沒有懷念過官場生涯?”他說:“只懷念一點,就是那么多群眾對我的信任。”在巴東,不少群眾稱他為“甲哥”,把自己叫做“甲粉”。

陳行甲說,自己沒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反而什么都有了。為官一方,他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為人父母,他的孩子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曾獲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獲全額獎學金公費留學,還特別熱心公益;為公益人,他推行的項目不僅順風順水,他也按照政策在深圳申請到了人才房。“這是我的福報。”陳行甲說,回到初心,方能無招勝有招。

結束成都的行程后,陳行甲還沒來得及適應蓉城微涼的深秋,就背上深藍色的雙肩包,匆匆去往公益路上的下一站。

(原標題為《公益人陳行甲:初心未變,無招勝有招》)

    責任編輯:鐘煜豪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济源市| 土默特右旗| 鹰潭市| 舟曲县| 射洪县| 哈尔滨市| 大渡口区| 东城区| 鸡西市| 凤阳县| 衡山县| 古蔺县| 兰州市| 民乐县| 侯马市| 朔州市| 汪清县| 杨浦区| 将乐县| 芜湖市| 洞头县| 中阳县| 宝坻区| 桓台县| 金坛市| 台安县| 宁武县| 涞水县| 高雄市| 湟源县| 天等县| 苏尼特左旗| 从化市| 广饶县| 峨边| 息烽县| 道孚县| 法库县| 两当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