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查后GDP為何增加近1.9萬億?三問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消息,國家統計局22日發布消息,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統計局的相關負責人。
一問:普查后GDP為何增加近1.9萬億元?
“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修訂,主要是針對經濟普查后基礎資料的變化,嚴格按照國家統計局制定的經濟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進行的?!眹医y計局核算司負責人說,修訂后的2018年GDP與初步核算數相比,總量和幅度分別增加18972億元和2.1%。與前三次經濟普查年度16.8%、4.4%、3.4%的GDP增幅相比,此次普查年度GDP修訂幅度最小。
據了解,GDP修訂增加近1.9萬億元,主要貢獻來自第三產業。從結構上看,修訂后,第一產業增加值比初步核算數略有增加;第二產業增加值減少116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加20126億元。
記者了解到,按照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年度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年度GDP初步核算在次年1月份完成,年度GDP最終核實在隔年1月份完成。
年度GDP初步核算數時效性很強,所依據的基礎資料都是月度資料和季度資料。之后,隨著基礎資料不斷增加,特別是年度財務資料陸續報送,按照各國的通行做法,應當根據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礎資料適時修訂GDP數據。在經濟普查年份,則要根據更為全面詳實的經濟普查數據對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介紹,是否修訂GDP主要是看核算方法和數據來源是否發生變化。如果這兩個方面發生變化,就要對GDP進行修訂,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李曉超分析,2018年是經濟普查年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涵蓋我國境內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為GDP核算提供了范圍全面、內容豐富的基礎數據。
二問:經濟普查數據質量如何保障?
數據真實準確是經濟普查最核心要求,也是評判普查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標準。記者了解到,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普查數據質量。
——對普查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明顯加大。此次普查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記者梳理發現,今年4月、5月、6月,國家統計局接連通報了吉林白城市、云南紅河州、四川廣漢市的經濟普查違法案件,曝光了違法干預普查對象獨立真實上報普查資料等普查造假、弄虛作假問題。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介紹,普查期間,國務院經普辦累計受理61起普查違法違紀舉報線索,對39起違法違紀案件進行立案調查和執法檢查,及時通報曝光經濟普查違法案件。
——創新手段,源頭把控數據質量。此次普查擴大了聯網直報單位范圍,使用手持移動終端(PAD)采集數據,并首次應用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推進大數據和普查數據融合,大大提高數據采集處理效率。
——優化流程,強化事后質量抽查。記者了解到,國務院經普辦組織開展了經濟普查史上規模最大的事后質量抽查,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249個樣本縣(市、區、旗)、996個樣本普查小區、21808家單位進行了抽查。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介紹,抽查方式采用了“重新調查式”,取代以往將普查登記數據作為參考的“回訪式”,抽查結果更為客觀、準確。事后質量抽查結果表明,普查數據填報綜合差錯率為1.09%,普查數據質量符合控制標準。
三問:普查數據如何發揮更大價值?
經濟普查,如同國民經濟的一次全面“體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摸清了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獲得了寶貴數據。那么,這些海量數據如何應用?
首先,由于普查數據比常規數據更為詳實,按照國際慣例和實際情況,要對歷史經濟數據進行修訂。
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負責人介紹,普查后既要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也要對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數據進行修訂。目前,正在根據普查資料,對各?。ㄗ灾螀^、直轄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和歷史數據進行系統修訂。
此外,統計部門早就明確,要借助此次經濟普查的契機,推進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李曉超表示,目前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即將在明年初正式實施。
第二,普查數據將為宏觀決策提供重要支撐。鮮祖德介紹,普查全面準確反映了改革發展新進展,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提供了科學準確的統計支持。同時,普查將為總結“十三五”成就、謀劃“十四五”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也為即將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脫貧攻堅普查提供經驗。
第三,普查主要成果發布后,將進入普查資料開發階段。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統計部門將建立和完善經濟普查相關數據庫,并將對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利用經普資料進行宏觀分析和專題分析研究。
“我們將會同各有關方面用好普查數據,推進數據開放共享,確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實現效用最大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統計保障?!滨r祖德說。
(原題為《為何GDP增加近1.9萬億元、怎么保障數據質量、如何利用普查成果——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熱點三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