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察丨莫拉萊斯“閃辭”背后,“無名之輩”卡馬喬正崛起
4天之內,執政近14年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宣布辭職,軍方宣布參與維護國家秩序,參議院第二副議長珍尼娜·阿涅斯宣布擔任該國臨時總統并受到多國承認。至此,持續動蕩三周的玻利維亞終于逐漸從罷工、抗議和騷亂中開始恢復。
當地時間11月13日,兩名分別居住在玻利維亞行政首都拉巴斯和經濟重地圣克魯斯的受訪者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當日,兩座此前已幾近癱瘓的主要城市都已恢復了日常運營,銀行與商家陸續營業,民眾開始上班。
“第一天,團結起來,團結在民主中。爭取擺脫壓迫,(擺脫)歧視和種族主義的玻利維亞。 我們都愛我們的國家,我們將攜手共進,共創繁榮的未來!”13日,領導此前抗議活動的圣克魯斯公民委員會主席路易斯·卡馬喬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寫道。
在過去三周的抗議中,相比于傳統政客,此前從未參與政治的卡馬喬異軍突起,成為了玻利維亞右翼媒體與網站上的“明星”。
不過,身無國家公職的卡馬喬如今陪伴在合法性遭疑的“臨時總統”阿涅斯身側,角色尷尬。此前與莫拉萊斯在大選中爭鋒相對的玻前總統、反對黨領導人梅薩,也因莫拉萊斯的突然離去而不得不調整戰略。

卡馬喬其人
“我決定辭去總統職務,以便梅薩和卡馬喬不再迫害玻利維亞兄弟姐妹,不再讓他們受到傷害。”11月10日,執政近14年的莫拉萊斯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同時也讓一個月前還不廣為人知的路易斯·卡馬喬,變成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名字。
“卡馬喬是大選之后才聲名大噪的。”在中資企業擔任駐外翻譯,到圣克魯斯工作三年的羅石向澎湃新聞回憶道。
10月20日,玻利維亞舉行大選,在隨后多日的實時計票中,時任總統莫拉萊斯與主要競選對手梅薩的得票率差距始終保持在10%以內,被預計兩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
據BBC此前報道,根據玻利維亞法律,參與總統選舉的候選人須獲得超過50%的選票,或獲得40%以上選票且得票率超過第二名十個百分點,才能獲勝。
但在10月25日,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院宣布,莫拉萊斯以47.07%的得票率成功贏得連任,這一得票率領先梅薩(36.51%)僅10.56%,剛剛跨過不用第二輪投票的及格線。
然而,在公布最終結果之前,一直實時更新票數統計的玻最高選舉法院相關網站一度連續24小時未能更新,再次更新就發布了莫拉萊斯贏得超過10個百分點的選舉優勢的數據。
反對者聲稱,在這24個小時內,選舉一度被操縱。
沒有等到玻最高選舉法院宣布結果,10月22日零時,圣克魯斯開始罷工行動,并在6個地區公民社會組織代表的響應下擴大。25日的選舉結果更促使抗議活動進一步蔓延全國,當晚反對派候選人梅薩和圣克魯斯公民委員會主席路易斯·卡馬喬以質疑選舉舞弊為由發起無限期罷工。
據西班牙《國家報》介紹,40歲的卡馬喬出身圣克魯斯精英階層,以前從未參與過政治。卡馬喬的父親是保險企業家和圣克魯斯公民委員會的前任主席。
公民委員會包含了地區不同部門的代表,包括企業、工會和社區,公民委員會主席是當地各個區的公民代表選出來的,因此頗有威望。卡馬喬自視為政治新生代,且并不掩飾自己對傳統政治制度和政治人物的批評與反對。
社交媒體成為了這名“政治新生代”的主戰場。
據羅石說,在圣克魯斯宣布罷工以來,卡馬喬會在他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行動指導”,如罷工是否繼續、對現政府有何訴求等。
但實際上,卡馬喬是在今年5月才創建了自己的Twitter賬戶,他最開始的幾條推文,都只有寥寥無幾的互動和點贊。不僅如此,在大選之前,卡馬喬也沒有自己的維基百科詞條,關于他的西班牙語與英語媒體資料都很少。
創建Twitter賬戶的約兩個月后,卡馬喬就已發出了罷工呼吁。在其7月上旬發布的視頻中,他試圖對該國最高選舉法院提出質疑。彼時,玻利維亞政壇正在抓緊準備三個月后的大選,卡馬喬的呼吁并未激起水花,上述視頻的觀看次數長期保持在兩位數。
一直到大選之后,成功組織起圣克魯斯罷工的卡馬喬才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羅石還記得,在兩個不同陣營的反對派中,一開始前總統梅薩的聲音更受關注,“但卡馬喬后來居上”。
幾乎每天晚上,卡馬喬都會在圣克魯斯二環耶穌雕像下搭建舞臺,組織集會。“集會有燈光、音響、大屏幕,鏡頭是多機位切換的,還有航拍。”羅石特意錄下了卡馬喬舉行抗議集會的臉書直播視頻,視頻中,民眾們揮舞著玻利維亞國旗,現場音響播放著熱情的玻利維亞歌曲。“集會的開始是大家一起唱歌,像開演唱會一樣。然后卡馬喬會上臺演講,喊口號,宣布下一步的抗議方向,最主要還有鼓勵民眾要團結堅定等。”
最開始,卡馬喬稱停止罷工的條件是舉行第二輪大選投票,隨后又要求直接廢除選舉結果,數日后,卡馬喬又要求總統(莫拉萊斯)立馬辭職。
“當時我看了他(抗議集會)的直播,還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幾天后總統(莫拉萊斯)真的辭職了。”在羅石看來,年輕的“戲精”卡馬喬頗有些煽動力,在總人口僅一百多萬的圣克魯斯,“人多的時候據說有超百萬人參加(集會)”。
不過,反對者對于卡馬喬引發的追捧并不以為然。
“盡管卡馬喬在演講中試圖將其與‘玻利維亞人民的和平與團結’聯系起來,但最終充滿了種族主義,階級仇恨和挑釁。”BBC稱。
來自圣克魯斯的影響力
三周以來,與卡馬喬捆綁的標簽,還有其來自圣克魯斯的身份背景。這座富裕的城市,正是導致莫拉萊斯辭職的全國性抗議的發源地。
圣克魯斯位于玻利維亞東部,是該國第一大城市,占玻利維亞GDP近35%和該國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的40%以上。這座實力最為雄厚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不僅是玻利維亞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也是玻利維亞全國各地人口流動的首選目的地。
相比于該國其他地方的高海拔,海拔僅四百多米的圣克魯斯是平原地形,更易發展起商業。
早在1561年,西班牙探險家就在現今的圣克魯斯市以東約200公里處建造城市,經過近半個世紀內的幾次搬遷后,圣克魯斯在如今的位置初具規模。圣克魯斯的第一批定居者主要是來自東玻利維亞的土著,之后則成為了“冒險家的樂園”——西班牙人、巴拉圭人、佛蘭芒人、葡萄牙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先后來此開拓。
直到二戰后,深度的農業和土地改革讓這個城市開始快速增長。如今,圣克魯斯已成為該國農林牧產品貿易和加工中心,有食品、制革、石油提煉、家具、煙草等工業。城南、北有天然氣田,城西還有卡蘭達大油田。
“圣克魯斯有好幾家星巴克和肯德基,其他城市一家都沒有。”羅石說,圣克魯斯中產階級多,納稅額居全國第一。
但據BBC稱,這座富裕的城市卻是莫拉萊斯近14年的執政生涯中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
歷史上,圣克魯斯多次站在拉巴斯人的對立面,在該國的諸多政治議題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平衡作用。
然而,這一次,在抗議莫拉萊斯連任的問題上,拉巴斯人與圣克魯斯人似乎難得地攜手并肩。
11月2日,卡馬喬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表示,給總統莫拉萊斯48小時最后通牒,讓他體面地辭職,不然他就會采取“其他措施”。兩天之后的4日晚,卡馬喬在抗議集會上表示,他第二天會親自去拉巴斯,把辭職信交給莫拉萊斯,讓他簽好字再帶回圣克魯斯。
比承諾中晚了一天,11月6日,卡馬喬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拉巴斯,成千上萬支持者在機場迎接他。BBC將卡馬喬在拉巴斯所受到的待遇稱為“玻利維亞歷史上罕見的場面”。
在拉巴斯,卡馬喬擁抱穿著傳統繡花裙的婦女,還接受了一條用古柯葉制成的項鏈。
居住在拉巴斯的阿再(化名)向澎湃新聞證實,“卡馬喬從圣克魯斯來拉巴斯的那天,幾乎所有電視臺和大小報紙都在報道,上街的人都在聲援他,以學生居多。”
卡馬喬聲稱,他來拉巴斯的目的只有兩個:讓莫拉萊斯辭職、將圣經帶入總統府。

據《國家報》報道,卡馬喬是一名狂熱的基督教徒,他在演講時喜歡手里拿著念珠,而在每次集會開始前卡馬喬通常會請一名老牧師來講話。
就在與莫拉萊斯宣布辭職幾乎同一時間,卡馬喬帶著國旗與圣經,沖入了位于首都拉巴斯郊區的總統府。他將國旗覆蓋在地板上雕刻的總統徽章上,將圣經放在國旗上,跪著低頭祈禱。這一畫面隨即通過當地社交媒體廣泛流傳。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稱,卡馬喬領導的這場抗議導致了莫拉萊斯的辭職,并讓卡馬喬受到崇拜。
“幾十年來,這是來自圣克魯斯市的領導人第一次在整個國家,包括西部地區擁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玻利維亞西部地區通常更傾向于左派,且嫉妒圣克魯斯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報道稱。
是為正義還是“第三勢力”的政治投機?
卡馬喬的出現,不僅打破了玻利維亞國內政治版圖的地域界限,更擊碎了維系十余年的該國傳統政治光譜,沖擊了以梅薩為代表的長年在野的反對黨的話語權。
半島電視臺報道指出,圣克魯斯市民領袖卡馬喬在混亂中堀起,在要求莫拉萊斯下臺的運動中搶去了梅薩不少光芒,他還同時反對梅薩與美州國家組織相互討論對策的行為。
“我正意識到我們正在支持一個不在乎人民投票的人。”卡馬喬的喊話暗示梅薩只是為了自身政治利益籌謀。
不過,同樣也有人質疑卡馬喬的行為目的不純。卡馬喬曾表示自己不會參加總統競選,但羅石表示,一名圣克魯斯本地人告訴她,這是因為當時卡馬喬在玻利維亞全國的影響力還沒有這么大。
如今,盡管抗議者已散去,城市的運轉恢復了正常,但玻利維亞的政治局勢仍幾近失序。

莫拉萊斯宣布辭職后,該國副總統、參眾兩院院長及多名政府部長也在第一時間相繼辭職,使得排名并不靠前的參議院第二副議長珍尼娜·阿涅斯成為了該國“臨時總統”。《聯合早報》稱,這一過程中,并無國家公職卡馬喬一直陪伴阿涅斯左右,反對派議員還沒有等她完成宣誓,就向這位“新總統”表示祝賀。
對此,已抵達墨西哥尋求庇護的莫拉萊斯向媒體表示,阿涅斯在“同謀”的陪伴下,違反法律自封為臨時總統是“史上最卑鄙、最邪惡的政變”。
莫拉萊斯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若人民要求,他愿返回祖國。
目前,前總統莫拉萊斯所在的政黨仍控制著國會兩院。據法新社報道,參加阿涅斯任命會議的參議員并未達到法定人數。因而,阿涅斯的“臨時總統”合法性仍受質疑。
另一方面,眼下的亂局一時間打亂了梅薩以及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的美洲國家組織的陣腳。
阿涅斯承諾,將舉行一場“符合全體人民期望的選舉”。不過,在這場尚不清楚時間與規則的未來大選中,原以為只需對陣莫拉萊斯的梅薩,并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會是誰。
“大選之前,他們(抗議者)天天都在反對莫拉萊斯,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感覺就是為了反對他而反對。”羅石說,其實只要有人站出來振臂高呼,喊的口號能夠得到群眾響應,他就能成為意見領袖。
羅石說,許多玻利維亞民眾其實并不喜歡梅薩,在上個月的選舉中支持梅薩只是為了把莫拉萊斯趕下臺,“現在要重新選舉,(他們)肯定不會投梅薩了,會想要選新的候選人。”
隨著莫拉萊斯離去留下的政治真空,玻利維亞國內會否出現其與梅薩之外的“第三勢力”,卡馬喬是否將搶奪傳統反對黨(梅薩陣營)的極右翼支持者,仍然是未知之數。
《參考消息》13日分析稱,卡馬喬和他的主要伙伴——波托西市的公民領袖馬爾科·普馬里是玻利維亞政界的新人,之所以能夠領導抗議運動,是因為他們領導著玻利維亞各個省份的公民委員會、商業協會和居委會。通常這些委員會致力于維護地方利益。
至于在未來的玻利維亞政壇中,相信人民而不信傳統政治制度的卡馬喬能走多遠,沒有人可以確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