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民的面孔和藝人的面孔
以“新青年、新故事、新力量”為口號的“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10月30日至11月17日在丹桂飄香的杭州舉行。我應約為電影周寫了8篇電影短評,這是第7篇,對伊朗影片《三張面孔》的短評,期待同道指點。

最近20年,伊朗電影在世界影壇贏得了很大聲譽,涌現出電影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阿斯哈·法哈蒂、拍出《小鞋子》等優秀影片的馬基德·馬基迪,以及這部《三張面孔》的導演賈法·帕納西。
《三張面孔》在兩年前的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編劇獎,顯示出評委會對這部影片劇情結構的肯定。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偽紀錄片”。導演賈法·帕納西和女演員貝納茲·賈法里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出演,到偏僻的山村尋找一個給貝納茲·賈法里發來自殺視頻的女孩。所謂“三張面孔”,就是賈法·帕納西、貝納茲·賈法里和女孩馬齊耶·雷扎伊的面孔。再說得確切一點,那就是兩位電影藝術家眼里的山區農民的面孔。

賈法·帕納西和貝納茲·賈法里在拍攝電影時,突然接到已經被藝術學院錄取但遭到家人強烈反對的女孩發來的自殺視頻,心急如焚,中斷拍攝趕到偏僻的山村了解實情。一路上,他們看到的是農民的純潔善良和蒙昧無知,是立志于表演藝術而遭到阻擾和歧視的女孩的悲涼。
他們似乎是一個文化啟蒙者,最后帶著女孩馬齊耶·雷扎伊走出了山村。但仔細想想,他們又似乎只是一個隔膜的觀察者,一個出于自身利益和情感需要的、與窮鄉僻壤格格不入的富人。

收到視頻時,他們為了心里的平靜,趕到山村。但見到女孩,發現自殺只是一個謊言時,貝納茲·賈法里就惡狠狠地打罵馬齊耶·雷扎伊,因為這個不知名的山村女孩居然欺騙了這個大明星。最后回到山村,帶走女孩,也只是以救世主的姿態居高臨下,而并未認識到他們與這些貧窮農民之間在經濟和文化上的巨大距離。
更有意思的不是熱愛藝術的女孩馬齊耶·雷扎伊的面孔,而是這個偏僻山村里農民群像的面孔。山村里的長者善良熱情,尊敬導演和明星,但卻鄙視村里想當演員的女孩,從那個過氣的女演員到這個年輕的女孩。他們希望孩子通過奮斗取得成功,但又想通過把割下來的包皮交給他們的敬仰者的迷信方式獲得幸福。一頭公牛的受傷,使牛主人想到的是明天外村來了母牛怎么辦,想到的是配種無法繼續受到的損失。這些未加矯飾的活靈活現的生動場景和面孔,讓我們認識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山村里真實的農民眾生態。

這些面孔才是這部《三張面孔》里最有價值的東西,而女孩馬齊耶·雷扎伊只不過是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的厭棄鄉村向往城市的年輕人而已,與藝術并無多大關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