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講武談兵|“技術美顏”:俄羅斯陸軍武器裝備改造啟示錄
近日,俄羅斯對外公開了最新研制的2S43型“錦葵”152毫米輪式車載炮的設計方案。不過,與之前俄羅斯推出的2S35-1“聯盟”-SV-KSh型152毫米輪式車載炮不同,2S43型“錦葵”152毫米輪式車載炮實際上是以老式裝備為基礎進行改造的“新裝備”。只不過經過了“技術美顏”之后,我們很難再一眼看出來其原貌如何。
其實,對于目前的俄軍來說,盡管新研發的多型先進裝備確實性能出色,但是造價也是相當的“感人”。所以,面對裝備更新與經費不足兩難的尷尬局面,俄軍越來越多地希望通過“技術美顏”來為部隊提供所謂的“新裝備”。而對于同樣擁有龐大老式裝備的世界軍事大國來說,俄羅斯軍工企業以及俄軍這些“絞盡腦汁”的升級改造之路,也有著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從履帶式自行火炮到輪式車載炮
近年來,世界各國陸軍都在大力發展大口徑輪式車載炮,甚至越南、伊朗、印度這樣軍工研發能力并不是很強的發展中國家都改造出了車載炮。但是,在這一領域,一向視火炮為“戰爭之神”的蘇俄陸軍,卻長期沒有研發和裝備大口徑輪式車載炮。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蘇聯陸軍就計劃研發一種采用8×8輪式底盤的152毫米車載榴彈炮,即2S21 Msta-K。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大口徑輪式車載炮——法國“凱撒”尚未問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蘇聯陸軍當屬世界大口徑輪式車載炮的開先河者。可是。由于上世紀80年代蘇聯軍工企業在大口徑輪式車載炮的火炮與輪式底盤匹配與選擇方面面臨很多困難,最終2S21 Msta-K項目還是被叫停,取而代之的就是如今俄羅斯陸軍的主力履帶式大口徑自行火炮——2S19 Msta-S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
直到2015年俄羅斯陸軍新一代履帶式大口徑自行火炮——2S35“聯盟”-SV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公開亮相后,俄羅斯軍工企業才重新開始大口徑輪式車載炮的研發,這就是2S35-1“聯盟”-SV KSh。2S35-1“聯盟”-SV KSh型152毫米車載炮采用了KamAZ-6560型8×8輪式底盤,車體后部安裝了一座體積碩大的2S35“聯盟”-SV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炮塔。由于該炮塔為全自動化無人操作模式,整個2S35-1“聯盟”-SV KSh型152毫米車載炮最多只需要3名成員就可以獨立作戰。

不過,2S35-1“聯盟”-SV KSh型152毫米車載炮也不是完美無缺,其最主要的不足在于整車重心過于靠后,特別是所有彈丸以及裝藥都裝備在炮塔后部,導致2S35-1“聯盟”-SV KSh型152毫米車載炮在行駛中穩定性較差,很容易翻車。再加上KamAZ-6560型8×8輪式底盤的越野性能也不是非常理想,在部隊實際測試中暴露出了很多缺陷。而且,2S35“聯盟”-SV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全自動化無人操作炮塔造價也十分高昂。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陸軍要求軍工企業研發一種總體性能更好、造價相對能夠接受的大口徑輪式車載炮。于是,俄羅斯軍工企業想到了“舊物改造”的辦法——隨著2S35“聯盟”-SV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投產服役,老一代的2S19 Msta-S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將逐步退役。那么,利用2S19 Msta-S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火炮部分,再結合越野性能更好的8×8輪式底盤,就可以研制一款相對廉價的大口徑輪式車載炮。這就是目前尚在方案論證階段的新一代大口徑輪式車載炮——2S43“錦葵”。

與2S35-1“聯盟”-SV KSh不同,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換裝了BAZ-6010-027型8×8高機動越野輪式底盤。這款底盤此前也曾經被S-400以及S-300PMU2遠程防空導彈發射車所采用,性能較為出色。而火力部分,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直接采用了2S19 Msta-S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前半部分炮塔,包括火炮以及半自動裝填機,彈丸以及發射藥則全部存放在車體中部。這樣,整車的重心穩定性以及平衡性相比2S35-1“聯盟”-SV KSh大為改善。而且,由于火炮安裝位置更為靠后,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的炮口位于駕駛室后方。由此,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也避免了像2S35-1“聯盟”-SV KSh那樣發射時,炮口沖擊波有可能對駕駛室造成損傷的缺陷。
當然,由于取消了彈丸以及發射藥全自動裝填裝置,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的自動化程度不如2S35-1“聯盟”-SV KSh,其班組成員至少要達到7人。此外,2S43“錦葵”型152毫米車載炮所采用的火力部分還是上一代的型號,總體性能與2S35-1“聯盟”-SV KSh相比也有差距。但是,對于目前的俄羅斯陸軍來說,通過這樣“舊物改造”的技術手段,獲得一款至少能夠達到國際主流水平的大口徑輪式車載炮,其造價也能夠承受得起,也算物有所值。
T-80主戰坦克迎來“第二春”
除了大口徑自行火炮,俄羅斯陸軍在其他主戰武器裝備上也盡可能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任何一點可以利用的價值。比如,俄羅斯鄂木斯克運輸機械廠剛剛向俄羅斯陸軍交付了一批經過技術升級改造的T-80BVM主戰坦克。
其實,相比俄羅斯陸軍現役的另外兩大系列主戰坦克——T-72和T-90,T-80系列主戰坦克不僅數量較少,而且維護使用成本也更高。所以,在以往的升級改造計劃中,T-80系列主戰坦克受重視的程度也不如前兩者。但是,隨著俄羅斯北極戰略的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俄羅斯陸軍在北方嚴寒地帶的作戰任務需求也大大增加了。而采用柴油發動機的T-72和T-90系列主戰坦克在北方嚴寒地帶的使用受到很多限制,特別是啟動時需要幾十分鐘的預熱時間,不利于應急作戰。而采用燃氣輪機的T-80BV主戰坦克啟動時間只需要數分鐘,加速性也優于采用柴油發動機的T-72和T-90系列主戰坦克。所以,俄羅斯陸軍便重新啟動封存的T-80BV主戰坦克并進行升級改造,賦予其T-80BVM的新編號。

T-80BVM主戰坦克保留了原有的2A46M1型125毫米滑膛炮,重點提升了火控系統和裝甲防護能力,其技術水平基本上與經過升級的T-72B3M和T-90M相當。與目前其他國家現役的第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相比,T-80BVM主戰坦克的總體性能也并不遜色。這樣,通過封存裝備的翻新改造,使得部隊獲得性能提升的主戰裝備,俄羅斯陸軍可謂是把“物盡其用”這四個字做到了極致。
BTR-82A更換新型武器站
在自行火炮和主戰坦克都得到“舊物改造”的同時,作為主戰裝備之一的步兵戰車自然也要同步升級。于是,俄羅斯軍工企業在現役的BTR-82A輪式步兵戰車基礎上,推出的經過升級改造的新型輪式步兵戰車——BTR-87。
BTR-82A輪式步兵戰車屬于BTR-80系列步兵戰車的發展型號。而BTR-80步兵戰車是從1986年開始服役的,從目前國際主流步兵戰車的技術水平來看,毫無疑問已經顯得過時了。但是,BTR-80系列步兵戰車在俄羅斯陸軍中服役數量依然很多,全部用新一代“回旋鏢”輪式步兵戰車替換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俄羅斯陸軍還是寄希望于通過“舊物改造”,來繼續全面提升BTR-80系列步兵戰車的總體性能。

為了滿足俄羅斯陸軍既想省錢,又要性能提升的苛刻要求,俄羅斯軍工企業采用了一種“換湯不換藥”的辦法:保留原有的車體總體設計布局,對乘員艙進行優化改造,改善人員乘坐的舒適性。而最主要的改進項目是換裝新型遙控武器站,其武器配置包括1門2A42型30毫米自動炮以及2具“突擊”反坦克導彈發射筒,其火控系統具備“獵-殲”能力,夜視設備也得到了大幅升級。
經過這樣的升級改造后,至少在火力性能方面,BTR-87輪式步兵戰車能夠達到與新一代“回旋鏢”輪式步兵戰車相當的水平。而兩者在底盤動力-傳動系統、裝甲防護以及乘員運載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至少對目前的俄羅斯陸軍而言,還是可以接受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