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沙漠排污,是誰“假裝看不見”?

騰格里沙漠今冬被曝出污染問題,系中冶紙業前身“寧夏美利紙業”傾倒造紙黑液所致。
這是一起新近發現的老問題。據中衛市官方通報,傾倒黑液時間跨度為1998年至2004年,距今已有約20年。有報道認為,造成這起污染事件的原因在于,“那時候很少有人考慮到環境保護的問題”。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向沙漠大面積排污、用污水灌溉沙漠中的速生林,自然是錯誤的行為,但這并不代表當時“很少有人考慮環保”。
一方面,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要求,美利紙業向沙漠傾倒造紙黑液的時代,并非沒有制度約束,更談不上“不重視環境保護”。事實上,當時中央已明確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現在當地強調的“歷史條件”,無非仍是抱著“歷史遺留問題”不放,試圖逃避責任追溯而已。
另一方面,企業排污也并非肆無忌憚,而是暗藏心機。據媒體調查,美利紙業的排污手段很是巧妙,這家廠址位于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中衛工業園的企業,將造紙黑液偷排到了遠離廠區16公里之外的騰格里沙漠邊緣,一個名叫了波堆的地方附近。這個區域屬于美利紙業的林區,但從行政區劃或者執法屬地而言,它已經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這意味著,企業其實深諳環保執法跨區難的現狀,精于算計,善于投機。靠著種種伎倆規避監管,一瞞就是20年。
當然,如此大規模的污染,若是說當地監管部門一點也不知情,恐怕也不合理。而違法成本過低,也給了企業“為所欲為”的勇氣。
說到底,騰格里沙漠污染的根源仍在于過度強調經濟發展,卻將環境保護放到了可有可無的位置。無論是沙漠造林,還是發展造紙,抑或是后來持續20年的“假裝看不見”,莫不與此有關。
不能讓寶貴的生態環境來為不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埋單。眼下,沙漠環境的問題、地下水的污染問題等,都需要用漫長的時間來修復。
當下,我國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因此,在嚴肅追責之余,也應該及時吸取該事件中的教訓,轉變發展模式,更不能再用“很少有人考慮環保”之類的托辭來搪塞敷衍。須知,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