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線丨目睹玻利維亞動蕩的華人:“和平之城”變“危險之城”
“其實,這個城市以前很有特色的。”
“以前?”
“對,以前叫La Paz(和平之城),現在叫El Peliroso(危險之城)。”
在一家香港人開的中資礦企中擔任翻譯的阿再(化名)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她于2015年隨公司項目來到玻利維亞后,為了安全選擇住在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的行政首都拉巴斯被俗稱為“富人區”的卡拉科托(calacoto),該地區是中國駐玻使館以及華為、中興等企業在當地的辦公地點所在地。
在持續近三周的抗議示威后,當地時間11月10日,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宣布辭職,隨后,該國副總統和參議院主席、國防部長等官員也相繼辭職。
當地時間11日晚8時30分,玻利維亞軍方負責人威廉姆斯·卡利曼(Williams Kaliman)將軍宣布,該國武裝部隊將為數周來不堪重負的玻利維亞警察提供幫助,一同維持秩序。玻利維亞警察局長尤里·卡爾德隆(Yuri Calderon)表示,聯合行動將立即開始,并“在和平恢復后結束”。
幾乎同一時期,阿再向記者發來消息稱,“軍隊介入了!”阿再說,軍隊到達此前抗議行動比較多的科塔科塔區(Cota Cota)就“安全了”。“我們區開了鄰里會,留下聯系方式,晚上安排男士在外面分組巡邏,白天女士巡邏,五六個人一組。家里不開燈,做好生活儲備。明天(當地時間12日)將看情況要不要設置路障。”
民眾示威抗議活動在東部城市圣克魯斯爆發,很快蔓延至全國,“南區是最后一個開始抗議的區,我們大約從上周開始有抗議的時候就開始囤貨了,現在南區雞肉比之前漲了2塊錢,超市牛肉都沒了。”阿再向老板提出申請后,已經三天沒有出門了。
在她一個人租住的房屋內,冰箱冷凍室被肉塞得滿滿的。她說雖然自己不愛吃肉,但還是跟風買了很多。冷藏室有水果蔬菜和飲料,對于獨居的阿再來說,至少是兩三周的量。薯片、餅干等零食也是滿滿一箱,此外還有三桶飲用水和十幾瓶礦泉水。

阿再的冰箱

阿再的冰箱冷凍室儲存的滿滿的肉

阿再儲存的飲用水

阿再的儲存的零食

超市的牛肉幾乎被搶空 本文圖片均為采訪對象提供
10月25日,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玻利維亞使領館提醒在玻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局勢發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減少不必要出行,遠離暴力沖突和敏感場所。11月12日,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玻利維亞使領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玻利維亞。
當地時間10月20日,玻利維亞進行大選。五天后,該國最高選舉法院發布大選最終計票結果,執政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候選人、時任總統莫拉萊斯得票率47.08%,反對派“公民社群”候選人梅薩得票36.51%。莫拉萊斯勉強超過十個百分點的優勢,讓他得以直接連任,免于與得票率第二的梅薩進入第二輪投票的窘境。
然而,這一選舉結果讓反對派極為不滿。反對派指責選舉舞弊,要求舉行第二輪投票,并號召民眾游行抗議。美洲國家組織11月10日公布的報告說,此次大選中存在偽造簽名等造假行為,建議玻利維亞廢除大選結果,重新舉行大選。反對黨要求莫拉萊斯立即辭職,玻利維亞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警察總司令也分別發表聲明要求他辭職。
三周的抗議蔓延至玻利維亞多地。
“除了梅薩領導的政黨反對派,另一派進行反政府抗議活動的是由卡馬喬(Camacho)領導的公民反對派。前者的訴求是進行新的選舉,后者主張莫拉萊斯放棄總統職位。”玻利維亞政治分析人士馬塞洛·阿雷基帕(Marcelo Arequipa)在莫拉萊斯辭職后一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透露,反政府的抗議活動仍在進行。

支持卡馬喬的民眾
“玻利維亞人主要是覺得總統不該連任那么久,當地的經濟局勢不好,還有貪污等問題。”阿再11日晚間向澎湃新聞補充說,她幾乎每天都會與朋友溝通有關這次大選及近期發生的事。據她所知,有印第安人血統的民眾以支持莫拉萊斯的立場居多,他們生活的地區距離首都拉巴斯較遠,當他們趕來時,莫拉萊斯已經下臺了,他們因而也開始為支持莫拉萊斯而進行抗議。
在莫拉萊斯11日宣布辭職之前,他已領導玻利維亞超過13年,被認為是西班牙殖民統治后拉丁美洲第一位原住民領導人,并且是玻利維亞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總統。
阿再表示,她詢問了自己認識的十幾個住在南區附近的玻利維亞人,他們以前在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其中一半投票支持總統,一半反對。“中層不太支持,因為總統是中下層貧困階級的代表,更保護他們的利益。住在(拉巴斯省貧民區)埃爾阿爾托(el alto)的,都支持總統。”
已準備好撤離方案
據此前報道,抗議人群11月9日占領了玻利維亞國家電視臺和一個國營廣播電臺,在形勢逐漸失控的過程中,全國多座城市的警察也加入反政府行動。目前,抗議活動已致3人死亡,380多人受傷。阿再補充說,目前警察的反政府行動從4個城市擴大到了9個城市。不過,對于警察的倒戈,阿再直言“不是很理解”。
阿再說,抗議集中在市中心和晚上,上周五(8日)她去市中心修手機的時候,偷偷拍了照片和視頻。“不敢拍得太明顯,挺嚇人的。”在阿再拍攝的視頻中,有抗議聲、東西摔碎的聲音和煙霧。抗議的人群幾乎占據了整個主干道。
莫拉萊斯10日宣布辭職后,反對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游行還沒結束,我們要看到總統的辭職法令。

反對派社交媒體稱:“游行還沒結束,我們要看到莫拉萊斯的辭職法令”
在阿再看來,總統辭職之后抗議反而比之前鬧得更大了。當地的藥店被砸、抗議者還趁亂燒了大巴車站,“本地最多的就是私人的小面包車,我們一般叫小巴,大巴是政府的。”
阿再一名擔任公司人力資源的當地朋友天天給她發相關的抗議視頻和圖片,也表達了自己對這些行為的擔心。躲在屋子里的阿再只能通過這個渠道知道外面的情況,她聽到自己社區的警笛聲不停在響,但是不敢出門。
阿再所住的南區隔壁就是科塔科塔區,是一個“比較窮的區”,當地的抗議活動較多,甚至將道路堵住。
“拉巴斯的形狀是碗一樣,出行多靠纜車,3塊錢,很多條線路,很方便也很快,但是今天(11日),纜車停運了。”阿再說,這些纜車幾乎都是莫拉萊斯擔任總統時期修建的。

纜車停運,停在空中

纜車停運通知:“考慮對乘客安全保障,以及潛在的安全隱患,我們現在決定停運直至發出新的通知,感謝您的理解。”
抗議嚴重時期,全城居民都不上班,所有店鋪都關著門,玻璃上貼上了紙板以防被砸。此外,拉巴斯的南區被封路,不準車輛通過。

沒有一個店開門,一些店鋪玻璃都貼上了紙板

被砸的理發店
“那些人,會丟石頭!”阿再說,現在抗議的人,一部分是支持莫拉萊斯的人,一部分是反對派,此外還有游手好閑的人趁機占便宜。
“一些公司都在做撤離方案了。”阿再表示,她跟老板說了,“有情況就跑路”。
表面發展與固票消耗
玻利維亞被視為南美最窮最落后的國家。村落零星散布在山巒之間,當地人靠種藜麥和養羊駝為生,或者當礦工。“窮是因為當地人文化程度低,還有就是路不通,難進去也難出來。”阿再說。

村在山之間

玻利維亞一個村人很少,約幾十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日援引《拉丁美洲研究》(the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稱,玻利維亞有嚴重的貧困問題,35%的人口生活在“極度”貧困,58.9%的人口生活在“中度”貧困。
阿再告訴澎湃新聞,因為礦企出差經常去偏遠地區,她可以看到當地的條件有明顯改善。“烏尤尼鹽湖和波多西省的路這兩年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村里有電了,村村通電。”
“2015年修改憲法后就有(民眾)游行了,口號是‘Evo No’(反對莫拉萊斯)。”阿再說,游行是玻利維亞的常態:醫保社保過低會游行,政府進口大巴車會游行,安裝攝像頭也會游行,所以“當時就只是游行而已”。
“其實我個人的感覺,(經濟)是有在發展的。”阿再強調。
2014年英國《衛報》一篇文章指出,在莫拉萊斯的領導下,玻利維亞“極度”貧困人口減少了43%、“中度”貧困人口減少了25%,國家社會支出則增長了45%以上、最低工資幾乎提高了兩倍。社會支出主要用于在全國范圍內鋪設公路,以及普及自來水與電力的供應。
“玻利維亞人沒有儲蓄的習慣,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阿再舉例稱,當地人在餐廳打工,如果是按月發工資,十天就花完了。“他們周末喝酒,有點錢就不干了,沒了錢再找工作,不存錢是很普遍的。”
不過,中國原駐玻利維亞武官衡愛峰在澎湃新聞上撰文進一步剖析了玻利維亞表面發展背后的深層矛盾。文章指出,翻開玻利維亞的報紙,總統和政治人物整天在走基層、發慰問金,或是出臺惠民政策。這些活動確實是領導人施政的具體表現,也令民眾得到了實惠,但同時也需要承認,它是一種固票行為,不但需要消耗大量行政資源和財力,而且民眾的胃口往往被越吊越高,這樣的做法必定難以持久,近年來玻利維亞財政赤字的上升不能不說與此有關。
“我們正處于一個極端不確定的時刻,我們需要一項體制性的政治協議來安撫這個國家。” 馬塞洛·阿雷基帕向澎湃新聞總結道。
(澎湃新聞記者許振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