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7歲謝曉亮接替饒毅任北大理學部主任,去年正式全職回國
據北京大學新聞網11月11日發布的消息,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11月6日,北京大學舉行了聘任儀式。北京大學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北京大學理學部成立于1999年,現由數學科學、物理學、化學與分子工程、生命科學、城市與環境、地球與空間科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建筑與景觀設計等8個學院組成。謝曉亮此番接替的是北京大學生物學講席教授、神經生物學家饒毅。此前的6月25日,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干部宣布會議,正式宣布饒毅任該校新任校長。
在11月6日舉行的聘任儀式上,郝平代表學校對饒毅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謝曉亮出任理學部主任表示歡迎,希望他在新的平臺上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郝平希望理學部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做出更大成績:一是要繼續不斷推動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聚焦重大科學研究,推動重大項目實施;二是要充分發揮理學部平臺作用,認真收集、研究各學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學校和院系的溝通橋梁,服務和協助學院辦大事;三是要聚焦“雙一流”建設,做好學科戰略謀劃,明確未來發展目標,通過改革整合好資源,實現重大突破。
饒毅回顧了任職期間相關工作,簡要總結了理學部各院系過去三年的發展。他認為,過去幾年來,學校理學學科發展迅速,但也存在可以改進的空間,希望學部要進一步發揮好學術職能,推動學科交叉與融合,特別是與醫學的交叉融合,為學校學科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謝曉亮則表示,北大理學部各學科實力雄厚,是學科交叉的理想之地。他回憶了在北大化學學院本科學習時經常旁聽物理系和數學系的課程,后來又學習生物、醫學的經歷,認為受益匪淺。他表示一定不辜負學校信任,與理學部各學院密切合作,做好學科布局與規劃,進一步加大國際領軍人才引進力度,推進學科交叉與融合。
現年57歲的謝曉亮于2018年7月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除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職務外,現同時為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原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
謝曉亮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85年遠赴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約翰?西蒙(John Simon)教授。博士畢業后又進入芝加哥大學著名物理化學教授格雷厄姆?弗萊明(Graham Fleming)的實驗室做了短暫的博士后。
來到美國7年之后,1992年,30歲的謝曉亮作為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加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并組建了自己的獨立實驗小組。1998年,36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這也是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哈佛任命他為Mallinckrodt化學和化學生物學講席教授。
留美33載期間,謝曉亮長期關注并參與著國內的科學發展。
2001年,謝曉亮被北大化學學院聘為客座教授。隨后,他與蘇曉東、黃巖誼向北大提出了建設成立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的提案。該提案得到北大大力支持,BIOPIC于2010年12月正式成立,現更名為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2017年,謝曉亮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