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極行·記者日志|“魔鬼西風帶”初體驗:今天你吐了嗎?
這一海域主要位于南緯45°到60°附近,在強勁西風控制下,形成了世界上最強勁的洋流“西風漂流”。該區域沒有大陸阻隔,海水流速極快,洋面風浪較大,行船危險系數較高,給我國南極考察隊帶來不小的挑戰。

甲板外的海風開始咆哮。風力讓人很難站穩,海面的顏色由碧藍變為深藍發黑。 船艙內,不斷有瓶瓶罐罐掉在地上的聲音從各個房間里傳來。
“廣播通知:我們已正式進入西風帶,請全體考察隊員不要出船艙在甲板逗留,注意安全!”
在船艙內已經開始收拾行李的隊員們,一邊把易碎品和重要設備放在安全的地方,一邊豎起耳朵聽著廣播。
我們都知道,“避不開”的西風帶終于來了。
對于第一次去南極的我來說,對西風帶又怕又期待,怕自己暈船反應大,吐成個狗;期待的是終于能看看傳說中的西風帶到底是什么樣子。
風浪一大,船就開始搖晃。由于西風帶的風向和涌浪的方向不停變化,船身的搖晃變得越來越沒有規律,有的時候左右橫向搖擺,有的時候卻是船頭向下的縱向顛簸,船身最大橫搖角度達到18-19度。
科考隊員老蔡的描述很生動:“我們現在就是在失重和超重兩種狀態之中不停轉換?!?/p>
而且不是單純的失重和超重,而是東倒西歪的失重和超重。
平時“高朋滿座”的氣象預報室也進入了“緊急狀態”。不少曾經喜歡來氣象預報室聊天和關心下天氣的隊員們也都因為暈船出不了船艙門,三位氣象預報員必須24小時值班,實時觀測西風帶期間的氣象。
曾經“保證”自己西風帶不暈船的預報員小李也吐了兩次,躺在床上昏睡過去。本來想采訪下他的嘔吐感受,結果叫了他好幾次都沒醒來。
只有女預報員露露吃著暈船藥,滿面憔悴地盯著最新的西風帶氣旋圖,判斷我們未來大約幾天能穿過西風帶,未來氣旋如何變化,風浪情況如何……及時協助船長調整或確定行駛線路。
把各種設備放在安全的地方之后,我睡了很長的一覺。
面對船的搖晃,我倒沒有特別明顯的反應,就感覺頭特別沉,暈暈乎乎,只想躺下讓身體隨著船身搖擺,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起來之后已經晚上5點半。本來還是很困,硬掙扎起來,感覺風浪絲毫沒有減弱,還有增大的勢頭。從船艙的上鋪下床,搖搖晃晃下了半天。
沒有胃口,還是硬著頭皮去食堂吃點晚飯。到了飯點的食堂卻只有寥寥數人,曾經需要排隊的湯面和紅燜羊肉都剩了大半盆無人問津。
不是吃不下,就是怕吃多了不消化。隊員們在船上不停搖搖晃晃,感覺吃下去的食物也在胃里晃蕩。
食堂的桌子上已經鋪好了防滑桌墊,咖啡機上面也給大家準備好了暈船藥。餐廳沒有了以往的歡聲笑語,隊員們大多匆匆扒拉一口飯,就趕緊回船艙床上躺著。
一位老科考隊員說,在駕駛室待一會,看著“雪龍”前方,有助于緩解暈船。我照著做了,果然暈船反應明顯好多了。
在駕駛室能看到迎面而來的浪,不時讓“雪龍”號船半個船頭都沒入其中?!把垺碧栂褚粭l巨龍頂著狂風,在海面上勇猛沖闖。
船頭激起的近20米的浪花,甚至打濕了位于“雪龍”號第七層駕駛室的玻璃。
夜間風浪變大,頭又變得暈暈沉沉。下到二樓去找張醫生拿點暈船藥,敲了敲門, 發現張醫生也正因暈船而嘔吐。簡單關心了兩句,上樓才想起來,原本要拿的暈船藥忘得一干二凈。
又是一夜搖搖晃晃、昏昏沉沉睡了過去,做了一場很長的夢,其他細節都忘了,就記得吃了一頓火鍋。
經過了一夜的顛簸,大家多多少少都適應了一點。10日一早,大家見面相互問候對方的話,也從“你吃了嗎” 變為“你吐了嗎”。
中午食堂特別供應了玉米糊糊粥,清淡易消化。我喝了兩大碗,吃了一個梨,炒菜一點沒動。
自詡從不暈船的科考隊員小丁,當真絲毫沒有暈船的反應,兀自在搖搖晃晃的餐廳吃了兩大碗飯菜。
“進西風帶以后,食堂的好菜都沒人搶了,原來來晚了就沒有的好菜,現在管夠?!毙《∫贿叢磷煲贿叀靶覟臉返湣钡卣f道。
“今天下午開始風浪就變小了,我們這次過西風帶的第一波大浪區基本已經過去了?!鳖A報員麥哥公布了最新氣象預報。
聽到風浪逐漸要減小,大家明顯心情偏好。我也和小丁開起了玩笑。
“食堂馬上就恢復正常了,你得等下次過西風帶才能享受沒人和你搶飯的vip待遇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