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推出第一款車Roadster開始,特斯拉這家成立于2003年的電動車企深深影響著整個汽車行業,如果要在汽車行業找一個擁有“自帶流量”屬性的品牌,相信特斯拉一定榜上有名。
今年10月,國產版Model 3宣告下線,國內媒體11月上旬就被邀請參加中國版Model 3的亮相和試駕。這樣迅速高效又不事張揚的行事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據悉,國產特斯拉的首批量產車型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小規模交付,而大規模交付將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
10個月建成的超級工廠
作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從1月初奠基儀式結束破土動工,到10月底拿到生產資質且第一臺國產Model 3正式下線,建設在上海臨港自貿區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僅耗時10個月,速度驚人。
根據特斯拉培訓學院高級經理劉洋的介紹,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總占地面積約8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設,已建成沖壓、焊接、噴漆、總裝四大車間,未來初始階段Model 3的周產能在3000臺,而包括電池廠在內的二期項目仍在建設當中,未來完全投入運營后的年產能可達到50萬臺。目前,Model 3正處于試生產階段,等待政府頒發的制造許可證,在證書頒發之后即可正式開始量產。
因此,記者在上海超級工廠接觸到的國產Model 3仍處于試制車階段,但根據介紹,這批試制車的規格,整體已經非常接近量產車。
另外,關于國產初期產品是否采用CKD(全散件組裝)或SKD(半散件組裝)方式進行生產的問題,劉洋也給出了回應,“上海工廠將直接進入全流程生產”。
受限于保密的原因,記者此次并未能進入工廠生產線進行參觀。根據官方的介紹,在生產工藝方面,由于借鑒了美國工廠的生產經驗,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除了裝配和制造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效率也得到極大提高。
例如在焊接車間,特斯拉采用了全球首創的3D立體施工方式,通過在生產線上方設置機器人從而實現全方位作業,極大地優化了生產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總裝車間,有別于大多數傳統車企兩列的流水線,特斯拉采用了“一”字型的流水線,整條總裝線長達700米,除了能夠減少流水線之間材料的調配,更能夠讓集裝箱直接對接生產線,從而使車輛測試下線后直接進入物流階段,取消了倉儲的流程、降低了成本并減少了倉儲所帶來的弊病。
國產后的Model 3有多少變化?
作為一款2016年發布,2017年下線的車型,Model 3其實已不算一款新車,在國內道路上行駛的進口Model 3也不在少數,然而這款車型直到今天仍然供不應求。除了美國弗里蒙特工廠產能限制的因素之外,Model 3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火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在國產之后,Model 3有著怎樣的變化也是我們十分關注的方面。
左側尾標改為了中文根據特斯拉官方的說法,國產Model 3的所有生產數據均來自美國,因此除了尾標那三個中國字,國產車型與進口版本沒有區別。不過,從記者對國產Model 3的“親密接觸”中,還是能夠發現其與進口版的些許不同。
整體觀感不錯
不過部分位置的接縫仍有些許瑕疵
部分塑料件的毛邊處理的也不夠仔細,目前可以理解為是試制車的原因首先,得益于上海超級工廠引入的高標準AUDIT評審方法以及優化的生產布局和工藝,國產Model 3的工藝水平略有提升,雖然并非沒有瑕疵,但相比之前進口版車型時有出現的覆蓋件縫隙不齊、膠條長短不一、漆面不均等問題還是有所改觀。少數位置的美中不足,希望特斯拉能夠在最終的量產車型上再進行提升。
另外,通過觀察現場的試制車,我們發現國產Model 3的四門上的車窗以及C柱三角窗玻璃供應商從進口版本的圣戈班,換成了中國品牌福耀玻璃,而前后風擋玻璃以及車頂玻璃依舊來自圣戈班。這也讓我們非常期待未來的國產特斯拉會與更多中國供應商品牌進行合作。
最后,作為Model 3的靈魂——車載軟件,國產版Model 3不但采用了V10車機系統,還安裝了進口版車型尚未推送的最新.36版本。最新的.36版本系統新增了單踏板駕駛模式,車輛全方位識別能力也實現了對雪糕筒這樣的小物體的識別。最新版本的安裝,意味著國產Model 3在智能化程度和升級速度上均與國際水平保持一致。
國產版Model 3車機系統也做了一定的本地化,比如內置了愛奇藝和騰訊視頻
外觀內飾與進口版一致至于其他方面,無論是外觀、內飾、空間、性能還是駕駛感受,國產Model 3幾乎與進口版沒有任何區別,包括4年或8萬公里的整車質保、8年或16萬公里的電池和驅動單元質保,均與進口版車型保持一致。
后排乘坐舒適度只能說是尚可,還有優化空間從體驗來說,極簡的設計風格、科技感極強的車機功能、出色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模式以及舒適性和支撐性均十分優秀的懸架,Model 3的優點足可讓特斯拉的粉絲們說上“三天三夜”。
不過,略顯平直的后排坐姿,前排座椅后下方缺少可以放腳的空間,無框車門較高的風噪都是Model 3明顯可以感知到的“不足”。另外,對于開慣了燃油車的記者來說,特斯拉將大多數功能都整合進車機系統的方式,讓操作變得有些不太直觀,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和時間。
總之,體驗之后的感覺正如記者接觸過的多位特斯拉車主的一致印象:缺點一大堆,但是優點無可取代。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價格,目前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3為標準續航升級版,相比進口版車型,國產版Model 3將此前需要選配的基礎版駕駛輔助功能改為了標配,價格小幅下調了8100元,目前起售價為35.58萬元。老實說,這與之前許多消費者30萬左右的預期有較大的差距。
不過,根據特斯拉工作人員的介紹,目前的國產車型仍使用了大量的進口配件,隨著未來當產能上升、生產工藝優化后,國產版Model 3的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標桿,特斯拉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除了極具玩味的資本游戲,還有領先行業的技術創新。就在前段時間,特斯拉公布了Q3財報,除了第三季度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以外,還成功帶動股價盤后大漲約20%,在8個月后股價再度超過300美元,達到306美元。上海超級工廠的落成,對處于聚光燈之下的特斯拉而言,更是又一個利好消息。
10個月建成超級工廠,或許在外人看來像是一個“奇跡”,但對于特斯拉人來說,這不過是硅谷基因與中國工匠精神的最好結合。而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實現在地生產,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