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對分離的乾隆“時時報喜”轉心瓶,另一只首次現身大陸


轉瓶的制作難度極大,需把外瓶底部制成雞心狀鈕,內膽底心做成雞心狀凹槽,鈕、槽絕對吻合。“頸瓶”與鏤空外套瓶在肩部的榫卯結構精巧,簡潔且恰巧緊貼頸、肩咬合,并尤為適于旋轉把玩。燒造方面,考慮外瓶和內瓶的干燥率,以及燒成后的收縮率,稍有不慎,便可造成鈕、槽不吻合,便是前功盡棄。故乾隆御窯制作轉瓶的代價十分巨大,往往是“百里挑一”。轉心瓶僅專供宮廷,取悅帝王之用。無怪乎許之衡在其名作《飲流齋說瓷》中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賞殊品也”。
細看這件轉心瓶,它集洋黃、果綠、礬紅、金彩,松石綠釉、胭脂紅料彩、藍料彩、鏤雕,轉心等多種工藝,畫面繁復而不雜亂,彌漫花香鳥語,又透露出皇室的威儀。內膽中通景繪制十二只喜鵲,喜鵲象征“喜事臨門”,因自古用十二時辰計時,喜鵲十二只則寓“時時報喜”,一年有十二月,亦可稱“月月報喜”。據介紹,此類轉心瓶,臺北故宮收藏十件,北京故宮藏有五六件。


據介紹,這件拍品,原為成對存世,最初是法國一位博士舊藏,1987年3月首次在法國巴黎公開拍售,十年后,由紐約佳士得在1996年再度拍賣,當時仍是成對傳世。直至2011年6月,其中單只亮相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后由上海龍美術館收藏。這次的拍品,是成對中的另一件,近23年后再次出現,也是在大陸市場首次呈現。
畫家常玉也是保利秋拍亮點之一。不久前,他的《曲腿裸女》才在香港蘇富比斬獲1.98億港元,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這次保利秋拍,延續“常玉熱”,選擇了貫穿了常玉各個創作時期的“花卉”主題。以萬壽菊為描繪對象的《聚瑞盈香》是常玉花卉題材的重要作品,色彩、筆法、構圖,均體現出晚期的藝術風格。吳冠中曾評價說:“我覺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東方盆景。”

昨天亮相滬上的,有一件畫家李可染1964年創作的《萬水千山圖》,同年繪制的還有《萬山紅遍》,后者曾在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賣會上以2.93億元成交。據悉,11月10日,保利華誼2019年上海秋季藝術品拍賣將在上海舉行,弗朗西斯·培根的版畫、中國古代銅鏡、20世紀西方經典油畫等7個專場的千余件藝術品將上拍。11月9日,北京保利與保利上海秋拍部分拍品預展將繼續在滬展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