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國導演文德斯:柏林墻倒的那晚,我們喝光了全部的酒
時值柏林墻倒塌三十周年,德國乃至歐洲不少國家都舉行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英國《衛報》也采訪到了不少德國文化界人士,請他們回憶一下三十年前的那一刻,自己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其中,就包括德國著名導演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如今已74歲高齡的他,以《柏林蒼穹下》、《德州巴黎》等影片而蜚聲國際影壇。但三十年前的那一刻,他本人卻恰好身處海外。

“1989年的秋天,我是在澳大利亞一個名為火雞灣(Turkey Creek)的小地方度過的。我們住在附近沙漠的一個營地里,我正在當地尋找適合拍攝我下一部電影的外景地。現在回想起來,那地方距離柏林可真是無比遙遠。鎮上連電話都沒有,卻有一臺傳真機,就在小鎮唯一的雜貨店里。到那之后,我就設法把那臺傳真機的號碼告訴了我柏林辦公室的人——以防萬一有什么事。”
“在河里游泳的時候,我不小心弄傷了腳,只能開車去火雞灣找大夫。包扎完傷口之后,我們又去了雜貨店買些吃的喝的。結果,店主拿給我一頁傳真紙,我注意到了他臉上滿滿的都是喜悅的神情。傳真是幾天前就過來了的,他告訴我說。”
“字印得很模糊,但有些圖形能勉強辯認得出。那些人,是站在一堵墻上在手舞足蹈嗎?墻?可是,文章的標題實在是看不清。我盯著那些黑乎乎的照片看著。是柏林墻被推倒了嗎?什么時候的事情?蘇聯人沒有派坦克過來嗎?柏林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我還是設法找到了一臺電話,打給了柏林辦公室的同事。果然,柏林墻倒了,柏林人都興奮壞了——全世界都是。他告訴我,此時的西柏林,一根香蕉都不剩了(譯注:香蕉在當年的東德和西德具有極強的政治象征意義,西德人愛吃香蕉,每年大量進口,經濟凋敝的東德視此為奢侈食品,十分羨慕一墻之隔的鄰居)。事實上,那一刻,西柏林已經成了過去時。說完這些,電話就斷了。”
“之前那些日子,我們在沙漠里可以說是滴酒未沾。但那一天,我破了例。我買下了好幾瓶葡萄酒,還拿了幾箱啤酒和大把的冰塊。晚上,回到營地之后,我們把全部的酒都喝光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