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踐行囑托一年間|有了資本“助推器”,“硬科技”企業加速跑
科創板的推出,讓不少業內人士歡呼——“硬科技”企業終于有了資本“彈藥庫”。
而科創板從一開始,就已經明確了“硬科技”的定位。根據科創板相關規定,科創板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事實也是如此。截至2019年11月1日,科創板共有41家公司上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有15家,高端裝備企業有12家、生物醫藥企業有8家。科創板總市值5708億元,而上述三大行業市值就占到了90%。
公開資料還顯示,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擁有專利5726項,體現出很強的科技研發屬性。僅以研發半導體設備的中微公司為例,自設立至2019年2月末,該公司申請了1201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38項,海外發明專利465項,已獲授權專利951項,其中發明專利800項。
可以看到,科創板上市企業中不乏行業中的佼佼者。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一些企業已經在全球行業領域擁有重要話語權。瀾起科技目前是全球可提供從DDR2到DDR4內存全緩沖/半緩沖完整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客戶覆蓋了思科、英特爾、聯想等巨頭。在世界范圍內,像瀾起科技這樣從事研發、量產服務器內存接口芯片的企業也屈指可數。
在高端裝備領域,一些企業已經成為中國軌道交通國產化的中堅力量。“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車型,共有3個閘片(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正式認證證書,天宜上佳獲得了2個。承擔了中國第一條地鐵通信信號控制系統工程項目的中國通號,去年已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套時速350公里高鐵自動駕駛系統。
在生物醫藥領域,一些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的技術首創者。南微醫學的內鏡式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系統已獲得美國FDA批準,在我國已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審批綠色通道。其可攜帶放療粒子支架技術,更被評為世界首創。心脈醫療成功開發出第一個國產腹主動脈覆膜支架,以及國內唯一獲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動脈夾層外科手術中使用的術中支架系統。
有了科創板的助力,這些“硬科技”企業開始加速奔跑。今年最新三季報顯示,科創板已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為691億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40%。八成公司收入利潤實現雙增長。從行業來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軌道交通等行業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整體態勢積極向好。
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同時,企業正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根據三季報統計,40家科創公司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8家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超過20%,占比最高的3家公司是虹軟科技、山石網科和微芯生物,分別達到35%、33%和33%。首批25家公司上市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公司的研發人員占比甚至超過了公司員工總數的50%。
“目前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進入常態化,接下來會保持持續供給,繼續堅守科創板定位,在審核環節進一步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上交所副總經理盧文道表示。“我們將督促發行人就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進行合理評估,要求保薦機構進行核查把關,也可以根據需要向專家咨詢委員會咨詢。在此基礎上,交易所對企業的技術水平、先進性程度、研發投入等情況,加大問詢力度,要求發行人充分披露清楚。對明顯不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不同意其發行上市申請。”
(原題為《踐行囑托一年間|有了資本“助推器”,“硬科技”企業加速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