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城》書單(2019年第10期)

思 想 | 文 化 | 藝 術
與 大 家 共 讀
讀 者 推 薦
1

《漢趙國史》
周偉洲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周偉洲先生的代表作。全書主體部分基本以時間順序敘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漢趙國的興衰,語言簡練生動,尤其對戰(zhàn)爭場景的描寫,很有代入感。對于關鍵的學術問題,作者也有精彩的考證,例如前趙土崩瓦解的原因、胡族政權的二元統(tǒng)治等,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海東青(副編審)
2

《記憶的藝術》
[英]弗朗西絲·葉芝著
錢 彥 姚了了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推薦理由:
作者從記憶術對歐洲文化的影響著手,指出記憶術在中世紀的實踐影響之廣,內容遍及中世紀美術和建筑的意象以及諸如但丁《神曲》這樣偉大的文學作品。跟隨作者探尋記憶術的歷史,就像是進行了一場奇妙的旅行,從西塞羅用場景和形象構造的記憶方法到萊布尼茨的“普世符號”,一路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史赫楠(企業(yè)職員)
3

《〈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
陸宗達著
學苑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章黃學派二十世紀重要繼承人、訓詁學家陸宗達生前最后一部未刊著作。本書綜合了章太炎—黃侃—黃焯、陸宗達三代章黃學人的學術思想與方法,基本完善了《說文解字》同源字的考證研究。這些第一手的材料,是章黃學人研究漢語詞源學獨特的理論方法的實證,更是后代學人研究《說文解字》學和漢語詞源學的學術導引。
——王寧(大學教師)
4

《生命與新物理學》
[英] 保羅·戴維斯著
王 培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版
推薦理由:
這本書似乎帶著消除生命與非生命、生物學與物理學之間的巨大鴻溝的目的,用全新的視角展示了生物分子層面的活動。在我多年的生物學的學習和研究里,幾乎看不到任何資料會介紹在DNA和蛋白質的諸多生物化學反應中,什么是麥克斯韋妖,什么是鬼魅般的量子力學。我對生物學世界的看法通過這本書被刷新了。
——豆豆的媽咪(豆瓣網(wǎng)友)
編 輯 部 推 薦
1

《柳永詞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推薦理由:
在柳永那里,雅俗是個統(tǒng)一體。與大眾分享是他的美學理想,負載著初始詞曲的活力與肉感,追求通俗易懂,俚詞俗語是本色;另一方面融匯文學傳統(tǒng),使詞曲文人化。他對文學傳統(tǒng)的選擇多半由音樂特性所決定,以賦體鋪敘為主,以內化互文的方式體現(xiàn)豐富的文學性與深層人文底蘊,類型化是他的一大創(chuàng)格,正如鴛衾繡枕的意象合乎民間大紅大綠的審美趣味一樣,訴諸大眾的文化認同,也是理解他與后世通俗文學親密關系的一把鑰匙。
——陳建華《柳永:詞的厄運與榮耀》
2

《人性的,太人性的》
[德] 尼采著
魏育青等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推薦理由:
按照尼采的設想,藝術將退隱于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生命歡樂的強度和多樣性”。就讓藝術家變成一種遺跡好了,因為將會有更多的人,乃至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只不過,還是要遵照魯迅遺囑,萬不可做空頭藝術家,而是以更高的強度和多樣性,更好地生活下去。當然,不必為“藝術的晚霞”哀傷,因為“太陽已經(jīng)西沉,盡管已經(jīng)在我們視線之外,但我們生命的蒼穹仍然因它而烈焰熊熊,而輝煌燦爛”。
——朱生堅《藝術的晚霞》
3

《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
[日] 黑川雅之著
王超鷹 張迎星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版
推薦理由:
花吹雪,月朦朧。瞬間意象敏銳了日本人高度的感悟力。而高度的感悟力又養(yǎng)成了日本人在意他人感受和相互體諒的心情文化。如果將這種心情文化放入空間和造物的細節(jié)里,那么如同黑川雅之在《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中所說,有“細節(jié)的集合體構成的環(huán)境,則是日本的理念”。這里的精彩之處在于,如果每個人的心中都在意他人的感受,那么這個相互形成的共鳴感,就形成了日本的美意識。黑川雅之將這種美意識形象地比喻為“女性復雜而又充滿溫柔的身體”,這種身體能將“對方舒適平和地卷入其中”。
——姜建強《還是有人抬頭看見了月亮》
4

《偶然天才故事集》
[英] 西蒙·范·布伊著
王雨佳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偶然天才故事集》走出了悖離英國文學傳統(tǒng)的另一條路徑:簡單淳樸的溫情渲染了小說的每一個字符,人性不再是“惡”的本體,而是“善”的源頭,正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偶然做出“天才”舉動的普通人,將“善”對“困”的解圍演繹得深入人心……同時,流淌在其祖母和母親血液中的法國血統(tǒng)和愛爾蘭血統(tǒng),也讓《偶然天才故事集》充滿著獨特的浪漫主義氣息,浸染著與克萊爾·吉根、科爾姆·托賓等同時代愛爾蘭作家一樣的純潔文風和干凈語言。
——易揚《論“道”者或為審“世”者》
5

《雨林行者》
[澳] 蒂姆·弗蘭納里著
羅心宇譯
新世界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在《雨林行者》中,弗蘭納里卻從來沒有試圖隱藏自己的感受,無論是在看到土著獵人生吃寄生蟲時的震驚,看到特萊福人用溫水煮小鳥時的憤怒,還是聽到自己快被宰了時的恐懼。但最容易打動讀者的,是他對新幾內亞土著人的尊重和同情……透過弗蘭納里的文字,讀者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新幾內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土著文化正深陷于嚴峻的生存危機之中。“原始”與文明的劇烈沖突正在吞噬他們的這片樂土,而對于生物學家而言,這片科研工作者的天堂也正在消失。
——陳彬《記錄正在消失的雨林》
6

《人生海海》
麥 家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商2019年版
推薦理由:
《人生海海》當然跟《解密》《暗算》一樣好看,卻與麥家破譯人心的寫作初衷漸行漸遠。不過,如果我們能夠抵抗、掙脫上校的魔力,去打量那些試圖斫傷他的可惡又可憐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大事實:斫傷他的力量一定會反過來斫傷那些斫傷者,斫傷者才是“病人”,各有一段自己手造的無法愈合也無處申說的創(chuàng)痛。他們是世界的基數(shù),是麥家真正的主角,正是從他們這里,麥家提取到了“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翟業(yè)軍《麥家的人心與人性密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