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安PSA被曝掛牌轉讓一半股權,寶能牽扯進DS中國的未來
“目前(長安標致雪鐵龍股權轉讓)是公開掛牌,寶能的可能性是比較大。”一位長安汽車內部知情人士在接受《汽車公社》采訪時表示。
30日,有媒體爆料稱,“長安PSA深圳工廠將被寶能收購。此事目前在內部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不久即將官宣”。隨后,記者詢問了長安、DS和寶能的相關人士,除長安外,截至目前均未收到答復。
記者找到了一張最新的項目詳情圖片,說明已經掛牌,但是具體哪個交易所還沒確定。所以,寶能收購長安PSA深圳工廠的具體信息還沒有完全浮出水面。目前還沒沒有顯示收購工廠的事情,只是轉讓股份,這意味著可能交易周期會有點長。而且“長安轉讓股份,法方是知情并溝通過的。”

隨著新聞一出,業內人士都覺得這會是一個三贏的局面。長安可以甩掉不良資產;DS找到金主繼續征戰;寶能為造車之路添磚加瓦。
DS的執著
2011年,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法國PSA集團共同成立長安PSA,雙方各占股本50%。作為國內投資最大的合資汽車企業之一,長安PSA主要生產豪華汽車品牌DS系列車型,按照深圳工廠規劃,該工廠產能為年產20萬輛。
“寶能之所以看重深圳工廠,是其先進的工廠和完整的供應鏈。”該知情人士稱。資料顯示,深圳工廠由研發中心,生產廠房、專業測試跑道等設施組成,從工藝到設備都與PSA集團全球標準同步。2013年9月實現量產的長安PSA深圳工廠是DS品牌在亞太區的戰略總部,占地約130萬平方米,已建成兩個整車工廠和一個發動機工廠,擁有年產能20萬輛整車及相匹配的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長安PSA深圳工廠是DS品牌在亞太區的戰略總部,其擁有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全球領先的制造工藝,嚴格縝密的質量檢測以及健康環保的廠區生態。值得一提的是,長安PSA深圳工廠的焊接車間擁有國際領先的激光焊接技術,自動化率達到98%,所生產的DS7車型均達到PSA全球最高標準。
不過,關于該工廠生產車型的規劃卻一路波折。2010年5月4日雙方簽署合資意向書時曾約定將合資生產輕型商用車,并未提及要合資生產乘用車。隨后在當年的7月9日合資協議中,卻又提出雙方合資后推出的首款車型為DS系列高端轎車。7年后,在雙方簽署最新的戰略合作協議時,PSA發言人又稱,可能會增加輕型商用車和皮卡的生產,長安自主車型也可能在該廠進行生產。
而這些突如其來的決定,根本原因在于DS品牌在華的銷量始終處于困頓中。自實現國產后,DS曾在2014年、2015年達到2.7萬輛銷售的歷史高峰,隨即急轉直下,2016年跌至1.6萬輛,2017年僅5,800輛,而在2018年累計銷量也只有3,867輛。
由于近年來DS品牌在華銷量一路下滑,產能過剩的長安PSA開始另辟蹊徑,代工生產其他品牌產品。在2015年,逸動純電動車長安PSA深圳工廠下線。此后,為利用DS品牌制造技術,并進一步消化產能,長安汽車推出的轎跑SUV CS85,也將由該工廠生產。
包括此前有消息傳聞,長期來看,如果未來DS品牌銷量持續不佳,深圳工廠的閑置產能也將有可能會用于生產標致、雪鐵龍品牌的產品。而隨著長安與PSA集團打造的凱程F70的上市,這一消息也變得更加真實。
按照年產能20萬輛計算,如果繼續只生產DS品牌車型,近年來長安PSA深圳工廠實際產能利用率不到10%。入華5年,DS已經虧損超過10億元。DS銷量嚴重下跌是PSA最大的包袱,DS當下在國內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在高峰時期,DS在華擁有211家經銷商網絡,從官網查詢,目前僅剩下70多家,一半的經銷商表明只提供售后服務。有業內人士稱,如果長時間沒有效益,最后的結果可能只能選擇退市。可以參考的是,廣州標致便是因銷量下滑累計虧損達29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個退市的合資品牌。
況且,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的來臨,汽車廠商需要更多的資金注入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對于DS來說,在長安汽車逐漸失去耐心的時候,急需尋找新的接盤俠來扶持品牌發展。
長安甩掉包袱
2018年年初,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宣布以現金形式向合營企業長安標致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分別增資18億元,共計36億元,以解決公司日常經營,改善經營狀況。增資公告中,長安汽車特意提到“PSA集團將不斷加強對DS產品的新技術,尤其是電氣化、PHEV及純電動車型投入和應用,以充分體現DS品牌產品的豪華定位”。
但是長安也缺錢,據2018年財報顯示,長安汽車全年營業收入約為662.98億元,同比下降17.14%;凈利潤約為6.81億元,同比下降90.46%。作為利潤奶牛的合資品牌,福特已經拖了后腿,DS也不能指望有任何作為。

顯然,長安汽車投入這一大筆資金下去,還是希望能夠得到PSA集團關于電動化方面的技術。然而,DS品牌新能源車計劃卻遲遲未能落地。2018年9月,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相關通知顯示,由于12個月及以上時間內未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長安PSA等30家企業被點名。
另外一個客觀事實是,與外方代表相比,在市場營銷方面,中方人員顯然更懂中國市場,也更容易把握中方客戶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最終實現銷量的提升。然而,DS雖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六年,但在DS內部,法方依然掌控著營銷權。中方雖有任命,但往往有名無實,營銷權被架空。
而且DS品牌以及長安PSA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高層的不斷更迭,又使得DS品牌在華發展策略無法統一,甚至是前后相左。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DS品牌的混亂,以及銷量的下滑。
但凡DS的銷量能夠好一點,暫且不說能夠為長安汽車提供利潤,就算不拖后腿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一步。為了避免上市公司業績受拖累,長安汽車至今都沒把長安PSA的業績合并到財務報表里。
進一步推測的話,長安汽車的底氣在于還有一張豪華品牌的牌,林肯。同樣是總統座駕,林肯在華的表現遠超DS。在中美關系緊張的2018年,林肯在華累計銷量超5.53萬輛,創歷史新高,實現了連續3年的增長。目前林肯已經在全國90個城市開設了120余家林肯中心,總銷量達到16萬。
林肯的國產,更是讓DS的變數已定。在許多業內人士眼中,林肯的國產預示著長安汽車將會放棄DS。林肯品牌根據中國消費者對豪華汽車的需求,加快了產品的市場投放速度,并在產品的規劃與設計中融入更多對中國客戶的傾斜。在這一點上,就已經贏過了DS品牌。
所以在綜合考慮下,放棄長安PSA的股權,更像是把一只腳從泥潭里拔出。“以后CS85的生產是否會遷移,還不知道”。不過現在最大的疑問是上述人士所說的“DS是否還合作下去,目前還不清楚”。
寶能是否撿漏?
2019年汽車行業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房地產商的進軍簡單粗暴,以許家印為首的恒大汽車率先開啟了“買買買”模式。相比起許老師的張揚高調,姚老板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角色。2017年3月,寶能集團成立了子公司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吹響入主車廠的號角。
其主要業務涵蓋傳統及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與售后服務以及其他相關業務。寶能集團在兩年內分別同杭州、昆明、廣州、陜西省西咸新區、昆山、貴陽等城市或開發新區合作,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元,拿地數萬畝。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曾公開表示,力爭用10~15年時間將寶能汽車打造成為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集團。但是,就目前寶能汽車的行為來講,很難看透他要做什么。
2017年12月,寶能斥資65億元收購觀致汽車51%股份,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收購觀致汽車后,寶能便開始用“自產自銷”的方式拉動觀致旗下車型的銷量。盡管2018年觀致銷量呈爆發式增長,但是利潤卻是斷崖式下滑。進入2019年后,諸多經銷商無車可賣。
現在還不能下定論說寶能是不會賣車,還是根本就沒有賣車初衷。畢竟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汽車行業,遠非臆想中的那么容易。近年來,各地產大佬進軍新能源,原因在于這塊蛋糕巨大。
不過,更多的言論認為,房地產商入主汽車領域,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硬件設施上,長安PSA工廠要比在常熟的觀致工廠更有吸引力。有PSA集團做背書的DS也不是善茬,所以寶能到底能收購到多少股份,法方的股份如何處理,只能等待后續的公告。
最重要的是,一旦三方達成協議,無論對哪方來說,看似都是最好的結果。
(原文標題為《寶能收購長安PSA 一箭三雕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