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號稱能代辦“京牌”“京戶”,90后女子詐騙被判10年半
北京日報客戶端28日消息,謊稱可代辦京牌京戶,一女子騙了當事人300萬。記者從北京市東城檢察院了解到,2019年9月,東城法院以詐騙罪一審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罰金十萬五千元。

找內部人員辦京牌卻遇上騙子
2018年接近國慶節尾聲,這天下午,李某突然著急忙慌地來到派出所報案,聲稱自己托人辦理“京牌”的6000塊錢要不回來了。民警經過一番詢問才了解到,李某通過朋友圈里的熟人廣告得到一條不用通過正常搖號程序就能辦理小客車指標的途經。對方自稱在公安部工作,可以在車管所后臺改變搖號系統而中簽,但需要先交納一部分定金。李某覺得熟人的朋友還是挺可靠的,先后轉給對方6000元。
三天后,李某就收到了對方通過微信發來的中簽的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的截圖,然而李某在官網上卻沒有查詢到任何自己中簽的信息。半個月就這樣過去了,事情還是沒有進展,李某覺得不對勁,要求對方退錢。對方答應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退錢給李某,之后又給了李某一張轉賬截圖,可是一天的光景過去了,按理說錢早該到賬了,可李某的賬面上還沒變動。李某擔心錢這就樣打了水漂,于是報了警。
經過調查,警方鎖定了這一位名叫徐某的90后女生。經調查,警方發現徐某通過親友散播自己可以代辦京牌京戶的假消息,成功騙取了不少受害事主的信任。有的事主還將自己的親友發展為徐某的客戶。警方收集到的證據顯示,徐某ps了多張小客車搖號指標的中簽截圖,并提供給事主。時間長了,不少事主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此時,徐某就開始在微信上裝可憐,承諾退錢,以此拖延事主報案,并制定脫逃隱匿的計劃。2018年11月8日,徐某在南京被抓獲。
“京戶”、介紹工作為由斂財百萬
到案后,辦案人員了解到,徐某以代辦“京戶”、介紹工作等理由進行詐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斂財百萬。
祖籍黑龍江的賈某通過熟人介紹找到了徐某,想要通過她辦理北京戶口,為了確認真假,賈某特地將徐某約在了咖啡廳見面。徐某告訴賈某,要想獲得北京戶口,就要走拆遷的途徑,將賈某的信息放入拆遷戶的異地安置人員名單里,再以拆遷戶的方式落戶在北京,辦這個事需要30萬。幾天后,徐某拿到了賈某先轉來的6萬元,以及他的身份證和戶口本復印件。
徐某的小學老師馬某聽說了自己的學生在國家某部委工作,問她有沒有適合自己女兒干的工作。徐某謊稱單位內部招聘,可以安排馬某女兒面試,可到了面試這天,又說自己臨時出差。之后借口需要花錢打點關系先后向馬某索要了8萬塊錢。
在徐某的朋友圈里,還有一些化妝品、奢侈品以及iPhone手機的圖片,她告訴別人,父親患癌住院,急需用錢,需要變賣自己的東西給父親籌錢治病。受害人曹某通過朋友的轉發知道了徐某的事情,在她的朋友圈購買了一些口紅、香水、護膚品,轉給了她1萬多塊錢,后來又在她那里買了兩部手機,一共花費了一萬多。然而到了兩人約定的交貨時間,徐某卻失聯了。徐某通過“收錢不發貨”的方式騙了將近6萬塊錢,可這些錢并沒有進入父親醫院的賬戶,相反的是,重病住院的父親還以自己的老宅作為抵押,為抱養的女兒徐某還清了部分騙款。
行騙只為高消費
據東城檢察院披露,徐某從2016年就走上了行騙的道路,這些年“拆了西墻補東墻”,騙了這個人的錢還那個人的債,但更多的錢都用于自己的日常消費了,其中還包括“高消費”。南京某酒吧還存著徐某購買的價值18萬的高檔酒水,里面不乏軒尼詩李察、路易十三、馬爹利等洋酒品牌。酒吧經理說,徐某在這里消費了大概100萬,基本上天天買酒。檢察官曾詢問徐某為什么選擇親戚朋友詐騙,她的回答是“因為他們都相信我。”
2019年9月,東城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徐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罰金十萬五千元。檢察官提示,如果需要辦理小客車搖號指標,應當通過指定網站登記進行搖號。應聘國家部委的工作,也應當通過官網招聘和公務員考試等正規途徑進行,切不可走“旁門左道”。這些看似輕松容易的“捷徑”背后,往往都是“陷阱”。
(原題為《號稱能代辦“京牌”“京戶”,90后女子詐騙被判10年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