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梅婷:在表演上,絕不能給自己定型
電視劇《在遠方》中劉愛蓮這個角色,無疑是梅婷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中,頗具爭議性的角色之一。
梅婷演繹的這個農村女性,聰明、善良、賢惠,看似是我們國產劇中并不少見的傳統女性模樣,比如《渴望》中劉慧芳。但實際上,劉愛蓮身上有劉慧芳們所沒有的強烈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欲望。
“作為演員,我要褪去自己,達到人物”
梅婷回憶最初“邂逅”這個角色,是在南京拍戲時,《在遠方》的制片人吳家平來找她。梅婷聽著他對這部作品的講述,“覺得這個制片人和其他人很不一樣”。“他特別了解自己的作品,特別有激情,也對物流行業很了解。聽他挺介紹這個作品,我立刻被吸引了。”
看梅婷有興趣,編劇申捷也決定為她重寫這個人物。申捷告訴梅婷,他寫劉愛蓮這個角色時,第一個想到就是她,但梅婷自己卻對此充滿懷疑。梅婷自己的性格特別溫和,說話時自顧自地慢吞吞,誰也改變不了她的節奏,而且她最怕跟人吵架紅臉。但在劇中,劉愛蓮則是個相當潑辣干練的女人。

然而,梅婷也明白,編劇落筆時,人物形象就“立在那了”,“作為演員,我肯定是要褪去我自己,去達到人物。”

《在遠方》劇本調整中,梅婷一直在參與這個創作的過程。而對于劉愛蓮這個角色,梅婷用了很多精力去理解她。而“我肯定要努力走向她,而不是讓她來走向我”。
一開始梅婷挺想不通這個人物的種種選擇, 但她也明白,“有時候你想不通,是你站在個人的角度,覺得想不通。你還沒有站在人物的角度去想。從我接受了這個戲,接受了這個人物的那天開始,我就得換位思考了,就得站在她的角度了,我得過劉愛蓮的人生了。”
她所理解的劉愛蓮,看重的不是一個小家,也不光是男女之間的感情。她看重姚遠的夢想,也看重自己的價值實現。“這個人物說起來格局挺大的,不是說一定要占有這個人,而是說希望這個人更好。”
“如果在表演上形成套路,就太糟糕了”
在劇情中的非典小院里,劉愛蓮幫路曉歐打開了心結。觀眾也會有質疑:初中輟學生怎么就“教育”了心理學碩士?

在《姥姥語錄》那本書里,梅婷讀到了“姥姥”對此的看法:孩子在小的時候,當然母親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但當孩子長大以后,他們對母親的需求,就不一樣了,他們能理解母親在事業上所付出的和所成就的,而這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可能更有力量,能成為一種榜樣。姥姥說“如果我能有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第二種”,讀到這一段,梅婷覺得豁然開朗。“這打開我一個心結,我現在離開孩子,為自己的事業奮斗和付出,是特別有價值的。我知道我把它做好了以后,對我的孩子影響有多大。”
“這些話,可不是一個有多高文化程度的人說出來的,姥姥也是一個農婦。”梅婷說道,“有的時候,人生中發揮作用的是學歷,是知識的儲備,但有時候發揮作用的是生活的儲備,是人生經歷的儲備。這二者之間,我們很難去界定誰更高明。”
對于《在遠方》這部作品,梅婷還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時刻。她聊起她最喜歡的戲,是劇中幾場跟馬伊俐躺在床上聊天的戲。“那樣的戲我以前是沒有演到過的。 兩個同齡的女性,又是情敵,又能夠敞開心扉的去聊一些內心的東西,這挺難得的,別說戲里了,現實生活中也是很難出現的場景。”因此,當時拍這幾場戲的時候,梅婷和馬伊琍的狀態都像倆小女孩似的,期待著跟閨蜜的深夜談心。
《在遠方》熱播時,梅婷的新戲已經開拍了。她說她盡量不去看太多關于《在遠方》的東西,希望全身心投入到新角色中,“其實我演每一個角色,都得花挺多心血投入進去的,有的時候拍完了,一段時間里就很難拔出來。”
新劇中,梅婷飾演一個派出所所長,“這也不是個特別溫柔的女性形象。 很有挑戰,但又擔心。”擔心來自于角色帶來的壓力。梅婷為了準備這個角色,接觸了好幾位女派出所所長,還去派出所觀看她們審問疑犯。“我覺得她們的工作狀態都是那種內緊外松。”外緊內松,梅婷解釋,指得她們外表是松弛的,畢竟這份工作做了很多年了,內在是緊繃的,因為這份工作絲毫馬虎不得,要時刻繃緊一根弦。“就那種狀態其實挺難拿捏的。人家是十幾年形成的東西,這可能是我們演員短時間難以達到的狀態。”再加上這個角色臺詞量極大,表演上確實難度不小。也有人勸梅婷別想太多,干脆就“做自己”,演一個慢條斯理的派出所所長也成。但梅婷覺得不行,她所理解的這個角色,應該是雷厲風行的,語速極快的,這才能塑造起她工作中的威嚴感。
梅婷的表演生涯,起點相當高,1997年她和張國榮合作的電影《紅色戀人》,為二十出頭的她斬獲開羅電影節“影后”。此后,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紅遍大江南北。和郭濤合作的電視劇《父母愛情》更是成為經典。每一次塑造一個經典的角色,對梅婷來說,是成功,也是警醒。她不愿意被“定型”,成為一個在自己的舒適區“吃老本”的演員。“如果在表演上形成一種套路,我覺得這就太糟糕了。別人對于我的‘定型’,我沒辦法扭轉,但我自己絕不能給自己定型!哪怕一個角色可能和之前演過的某個角色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流程化地用之前的經驗去完成,那就挺沒勁的,那就不好玩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