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獲取無償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司法部介紹五種方式可供選擇
司法部10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促進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于普通群眾如何獲取公益法律服務,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局長周院生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五種方式可供群眾選擇。
周院生介紹,群眾如果遇到糾紛需要專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可以向所在社區(村)聘請的村(居)法律顧問進行咨詢;通過12348熱線或者12348中國法網進行在線咨詢;到所在地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由坐班律師提供咨詢;到律師調解工作室申請律師專業調解;如果糾紛復雜需要走訴訟程序,且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根據《意見》,公益法律服務是指律師事務所、律師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的無償法律服務。公益法律服務的大致范圍包括:服務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為城鄉群眾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服務;參與公益性法治宣傳活動,擔任普法志愿者、法治輔導員等;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或者通過其他渠道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參與法治扶貧活動,到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擔任志愿律師;協助黨政機關開展信訪接待、涉法涉訴案件化解、重大突發案事件處置、城市管理執法等工作;提供公益性律師調解服務,志愿參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參與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公益服務;從事公益法律服務政策研究、立法論證、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為公益法律服務活動提供贊助或者支持以一記從事其他形式的公益法律服務。
周院生說,為了保障公益法律服務服務質量方面,司法部推動公益法律服務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針對律師服務資源與群眾服務需求在時間、空間、專業等方面存在錯配、服務實效性不強的問題,創新服務形式,積極探索“互聯網 ”公益法律服務模式,精準對接服務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遠程服務、在線服務、預約服務。同時,根據不同受眾和不同主題,用群眾更加喜聞樂見、通俗易懂、靈活有效的方式開展服務。
與此同時,為提高公益法律服務規范化程度,《意見》規定可以通過簽訂服務協議形式明確服務內容、方式和流程。周院生說,在提升律師公益法律服務能力上,司法部大力發展專業的公益法律服務機構和公益律師隊伍,壯大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提高公益法律服務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推動在各地律師協會普遍成立公益法律服務專門委員會或者專業委員會,加強業務研討和交流。在開展申請律師執業人員集中培訓、行業領軍人才培訓、青年律師培訓等培訓時,把公益法律服務培訓作為重要內容,加大培訓力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