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司法部倡導律師每年至少公益法律服務50小時或辦2件法援案
司法部10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及解讀《關于促進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發布會上獲悉,《意見》倡導每名律師每年參與不少于50個小時的公益法律服務或者至少辦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應當勤勉盡責,保證服務質量。
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局長周院生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律師隊伍公益法律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服務領域逐步擴大,服務網絡不斷健全,已經成為我國公益法律服務的中堅力量。目前,律師公益法律服務中還存在實效性不強、規范化程度不高、激勵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工作保障,推動公益法律服務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為此,司法部在深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關于促進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的意見》。
根據《意見》公益法律服務,是指律師事務所、律師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的無償法律服務。《意見》鼓勵律師服務特殊群體,擔任村(居)法律顧問,參與普法宣傳,調解矛盾糾紛,協助黨政機關做好信訪接待等工作,拓展服務領域。
《意見》要求,重點為城鄉困難群眾提供民生領域法律服務,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強與社會力量合作,創新服務形式,積極發展“互聯網+”公益法律服務。倡導每名律師每年參與不少于50個小時的公益法律服務或者至少辦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應當勤勉盡責,保證服務質量。
《意見》還要求,發展公益法律服務機構和公益律師隊伍,加強公益法律服務業務技能培訓和研討交流,做優做強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品牌,促進公益法律服務專業化、職業化。要積極培養和選樹公益法律服務先進典型,總結推廣有益經驗和做法,鼓勵青年律師、實習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明確中共黨員律師等應當發揮表率作用。要將公益法律服務情況作為律師執業年度考核和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公益法律服務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與律師評先評優掛鉤。
在強化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明確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負責指導推動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整合工作力量,完善跨區域協作機制。要推動將符合條件的公益法律服務事項納入當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爭取財政預算和資金支持,充分利用彩票公益金、慈善捐贈等形式拓寬經費來源。
《意見》還明確各地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律師協會負責人,選派律師參加國內外交流培訓等活動時,優先考慮在公益法律服務中表現突出的律師。司法行政系統各級各類評選活動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在公益法律服務中表現突出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加強對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做法成效、先進事跡的宣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