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戈蘭高地過安息日:只需休息娛樂,不許工作創造
喜喜
到達沙發主人Haim在戈蘭高地家的時候,正是下午,只見他把頭從一堆學生試卷中探了出來,略帶歉意地說:“你隨便坐,我要先把這些試卷改完。”

我點點頭,放下行李,打開攻略學習起了戈蘭高地的地理知識:它南北長71公里,中部最寬處約43公里,位于敘利亞西南部,約旦河谷地東側,面積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占據了其中的1200平方公里,南部為農耕區,而北部則以林木和灌叢所覆蓋的牧場為主。

而戈蘭高地也是我的以色列之旅的第一站,我的計劃是從這里一路南下,最后經特拉維夫離境。
半個小時后,他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松了一口氣:“幸好在安息日開始前把工作做完了。”
安息日?
“安息日”(Shabbat),該詞來自阿卡德語,本意為“七”,希伯來語為“休息”“停止工作”。《圣經》記載,神用六日創造世間萬物,第七日完工休息,確定“第七日”為“安息日”。根據規定,一個星期的第一天是周日。所以以色列人從周日開始工作,一直工作到周四,雙休周五和周六。而其中的安息日,則是從周五日落開始一直到周六日落時止。

而在這期間,猶太人要停止一切“創造性”的工作,比如禁止耕地、播種、搭建帳篷、洗衣、做飯、乘車、書寫等。這就解釋了為什么Haim一定要在安息日正式開始前把工作做完——因為在這天,需要休息和放松,同時也應該把憂愁和煩惱拋在一邊,最重要的是體驗幸福及認真檢驗和反省自己的言行。同時,這一天也應該是一個歡樂的日子,所有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及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說到這,Haim就給我帶來了好消息,他的朋友得知我這個外國人的到來,特意邀請我們去他家享受安息日晚餐。我自然欣然接受,能在異國他鄉體驗本地特殊的文化和習俗,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只見Haim換上了嶄新的襯衫和剛剛熨燙好的西服,又從酒柜中拿出一瓶上好的紅酒,他指著酒瓶告訴我,這瓶酒必須是“kosher”的,即正確、清潔、合適,必須是按照猶太法律生產出來的葡萄酒。
出發之后,我發現整個街區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只見剛才還熙熙攘攘的鬧市區,全部大門緊閉,街上也安靜極了。原來安息日開始之后,所有的公共交通都會停止運營,出門只能靠自己的雙腿,除了我和Haim,就是幾個匆匆忙忙趕回家團聚的年輕人。
從沒見過這么大陣仗的我有點緊張,生怕自己的舉止違背了本地習俗,給Haim和他的朋友帶來不便。趁著在路上的功夫,趕緊讓Haim給我普及下安息日的常識。
Haim看出了我的好奇和擔心,便詳細地給我解釋起來。原來,在安息日,需要遵守的規則可比我預想的要復雜很多。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聰明的以色列人就在不打破規則的同時,創造出很多度過安息日的好辦法。
比如,規則之一就是“不能觸動任何電器”,因此在許多人的家里都會裝有名為“溫度自動調節器”的裝置,安息日開始前,先把室內溫度設置好,但如果由于降溫希望調高室內溫度,則不可以隨意用手調節,這時就可以選擇打開窗戶,冷空氣進入室內,溫度調節器就會自動加溫。
又比如,安息日期間,禁止觸碰各種按鈕,人們就會選擇用一種叫做“Shabbat Clocks”的計時器,可以設置亮燈的時間,設置好后,在晚上的5點,電燈就會自動亮起,而在夜里11點,則會自動熄滅,節電的同時還不觸犯規則。
以色列人一直以“高財商”出名,他們怎能放過安息日商機?很多商家紛紛推出適合安息日使用的電器,比如1998年,某知名制造商就特意為廚房生產線打造了一套“安息日模式”的電器,最實用的電器當屬“電熱板”,因為在安息日期間禁止用火或者電烹飪,或使食物變硬或變軟,也禁止烘烤食物。所以人們都會在安息日前做好三餐,但是如何保溫就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這款電熱板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把各類容器一直放到電熱板上保溫即可,它可以持續加熱數小時,也可以把面包、餅干等直接放在上面烘烤,當然不要把電熱板的溫度設置得過高,以免發生火災。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花園定時澆水器”“自動錄影器”等專用電器設備,這些都很好地解決了安息日不能工作和娛樂的問題。

而在以色列很多酒店或者高層建筑內,還會裝有安息日專用電梯,這款電梯一到安息日正式開始后,所有的按鍵都會“失靈”,為了不觸碰各類電子按鍵,電梯會進入“每層必停”的智能模式,我腦海里想象了一下這個畫面,還真是很考驗大都市快節奏的人的耐心。
這時候Haim臉上泛起了一絲調皮的笑容,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和我說道:“你要想在以色列掙點小錢的話,可以在你接下來的行程中,安息日期間去老城轉轉。很多人由于疏忽大意,有些事情在安息日之前忘了做,他們會在街上尋覓一些不必遵守規則的人,來幫助他們。比如,在安息日期間,打開冰箱門的時候,電燈是不能亮的,因此一定要在之前切斷電燈的電源,如果忘記了,就可以請這些人進入家中,幫助他們完成這項工作,還不算違背規則。”當然,主人會付一些小費,但是由于安息日期間不能有金錢交易的產生,所以要等到安息日結束后的周日,才能支付。

邊說邊聊,我和Haim已經走到了朋友家,敲門之后(是的,請勿按門鈴),得到了朋友熱情的招待。客廳已經坐滿了前來一起慶祝安息日的人們,大家互致“安息日好!”隨即進入當晚的正題:大家一起站起來高唱祝福歌曲,分享紅酒,禮儀性洗手,吃名為“challah”的面包,這一切都結束后,晚宴便正式開始了,伴隨著大家的談話和笑聲,好吃得停不下嘴的塔布里沙拉,烤得外焦里嫩的烤雞,中東特色鷹嘴豆泥……
猛一抬頭,看著頭頂小小燈泡折射出的橘色燈光,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一瞬間,作為異鄉人,我也感受到了安息日的真諦和快樂,最重要的是,更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他鄉即故鄉”的親切歸屬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