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約翰遜“脫歐”協議廢除北愛“后備方案”,三大反對黨齊抨擊
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張無為
字號
10月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均在網絡上表示,歐盟已與英國就新的“脫歐”協議達成一致。英國三大主要反對黨以及執政的保守黨盟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已就新“脫歐”協議表態反對,意味著約翰遜仍無法保證英國議會能通過新的“脫歐”協議。
新協議廢除“后備方案”
當地時間10月1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其推特上發文稱,涉及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后備方案”(backstop)已被廢除,北愛爾蘭人民將掌管他們自己的法律,而且與“后備方案”不同的是,如果他們愿意,他們將有權結束這種特殊安排。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道,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米歇爾·巴尼耶說,新協議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北愛爾蘭將與“有限的歐盟規則”、特別是商品方面的規則保持一致。第二,北愛爾蘭將與英國關稅政策共進退但“仍保留了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切入點”。第三,新協議將維持(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并同時滿足英國對增值稅問題的關切。第四,北愛爾蘭地方議會每四年將決定是否讓北愛爾蘭繼續沿用歐盟的有關規定。
在英國前任首相特雷莎·梅政府此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中,包含所謂的“后備方案”,以確保英國“脫歐”后,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和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不會出現有邊檢和崗哨的“硬邊界”。但是特雷莎·梅帶著該協議在英國議會下院的投票中三度受挫。
據《衛報》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曾暗示,如果能解決目前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僵局,那么原有的“后備方案”就不再有必要了。
據《每日電訊報》17日報道,新協議達成消息傳出后,英鎊已升至5個月來新高。
三大反對黨表態反對,約翰遜曾向歐盟打包票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道,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表示,約翰遜的這份新協議比原先由特雷莎·梅達成的協議“還要糟糕”,強調這份協議“將食品安全置于風險中,降低了環境標準與削減了工人權利,還將英國國民醫療保險(NHS)開放給美國私營企業”。科爾賓認為,處理“脫歐”協議的最佳方式是付諸公投。
另一大反對黨自由民主黨本就反對“脫歐”,已表態反對這項協議。
此外,蘇格蘭民族黨宣稱,新的“脫歐”協議“不公平”。
“對于蘇格蘭來說,這份協議將使我們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這完全違背我們的意愿。這將使我們成為僅僅是英國的一部分,對未來的關系沒有發言權。”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在推特上補充說,她的政黨“不會投票贊成”(新協議)。
然而,據英國《衛報》17日報道,米歇爾·巴尼耶在記者發布會上說,約翰遜已向歐盟方面表示,他有信心新協議能在英國議會獲得通過。
據CNN報道,若想讓新“脫歐”協議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約翰遜需要所有保守黨議員、21名因反對無協議“脫歐”而被開除黨籍的前保守黨議員、10名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議員的支持。
如果約翰遜無法獲得上述全部議員的支持,就只能期望反對黨方面的議員能支持他。據CNN推測,有5到20名工黨議員可能支持新“脫歐”協議,難以保證約翰遜能擺脫困境。
關鍵票數: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
據《衛報》報道,巴尼耶特別指出,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對上周談判能有所突破有著特別的意義。在瓦拉德卡于利物浦與約翰遜會面后,英愛雙方同意了在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地區都不設置海關檢查,這讓英國與歐盟的談判得以向前取得進展。
屬于英國的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是否設置“硬邊界”,是令“脫歐”談判僵持不前的重點議題。巴尼耶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歐盟方面希望保持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間的邊界開放與保護歐盟的單一市場,約翰遜則認為讓北愛爾蘭留在英國海關內至關重要,這讓談判一度艱難,但他們最終達成了共識。
然而,在北愛爾蘭內部,仍未就“脫歐”協議達成共識。
據報道,民主統一黨已表示,他們將不會接受新的“脫歐”協議。該黨一直擔憂“脫歐”后為北愛爾蘭特別設定的海關檢查安排將瓦解北愛爾蘭與英國其他地區的經濟統一。
巴尼耶說,根據新協議,因歐盟法律在北愛爾蘭商品上應用僅需要北愛爾蘭地方議會的簡單多數支持,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并未獲得“一票否決權”。
根據1998年各方簽署的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屬于英國,但會建立自治政府,必須由親英國的聯合派與親愛爾蘭的民族派共享權力。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自治政府實行“平行同意”制度,任何提案需要在聯合派和民族派中都獲得大多數支持。外界曾據此認為,聯合派主要政黨民主統一黨將因此獲得“一票否決權”。
責任編輯:吳挺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