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將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在義務教育教材中融入金融知識
“加強中學生一定的金融知識教育很有必要,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多種形式推動金融知識教育,特別是加強相關課程教材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10月16日,教育部官網“建議提案辦理”一欄刊發《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795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針對“關于在中學階段引入金融公共課程提高金融素養的建議”,教育部經商中國人民銀行,予以正式答復。
日前,針對“關于在中學階段引入金融公共課程提高金融素養的建議”,教育部從相關課程教材建設和金融機構提供教育支持兩方面給出回復,肯定了加強中學生一定的金融知識教育的必要性和目前中學生金融知識教育取得的積極進展。
《答復》表示,當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典型案例和相關法治知識教育,已重點增強學生對公民財產、家庭投資等相關金融知識的了解。此外,教育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采取多種方式共同推進金融素養教育。
譬如,教育部門在上海、廣州等地將金融教育納入地方中小學課程設置,編制了《理財教育系列讀書》《金融理財知識教育讀本》等;浙江教育廳與證監局建立合作機制,將金融知識納入浙江省地方課程教材《人·自然·社會》;四川證監局與西南財經大學聯合編寫《國民金融教育之青少年五德財商系列》(初中段)在部分中小學試用。
截至2018年末,已有三個省教育廳與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聯合在全省范圍內推開金融知識教育工作。
此外,教育部還在《答復》中透露了將在義務教育課程教材中有機融入金融知識的消息。
《答復》稱,近期,教育部結合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已商請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提出義務教育階段金融教育的知識要點,將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在課程教材中有機融入金融知識,切實為提升學生金融素養提供重要保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