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旦新聞學院推出中外珍報展:90周年院慶之際向新聞人致敬
而這則消息,實則是一封邀請函。
邀請函中寫道:為紀念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創辦90周年,向印刷文明致敬,茲定于2019年10月26日舉行《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后中外珍報展》揭幕儀式,展出90件中外報刊原件。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了解到,該展覽地點為上海市國年路300號復旦大學文科圖書館一樓,展覽將從10月28日持續至11月25日。
展覽原件源自全球各大洲、數十個國家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是這場展覽的策展人。他表示,這個“17世紀后中外珍報展”,意在回望印刷文明,追溯傳媒演進,向新聞人脫帽致敬。
此外,他還在邀請函中專門作文說明了這個展覽的特別之處。
他回憶稱,1935年10月,復旦大學30周年校慶之際,系齡六歲的新聞學系曾舉辦“首屆世界報紙展覽會”。據記載,展出33國上千種報紙,包括1833年美國《太陽報》創刊號、1872年《申報》創刊號等,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創舉”。
他表示,時隔八十多年,這次中外報刊特展,希望承繼先人的召喚,勿忘新聞的胎記。
展覽將重溫重大事變的瞬間、新聞的生產、集體記憶的生成
除了突出“國際范”的特征,張力奮還在文中敘述了這次展覽展品選取的考量。

張力奮表示,“展品選取,有以下考量:一、報刊本身的新聞史價值;二、頭版刊發重大新聞;三、報刊的地域與國家分布。中國之外,可讀到十七世紀的英國《倫敦憲報》(London Gazette)、1888年FT創刊號、19世紀中葉的巴黎少女雜志、20世紀蘇聯《真理報》。你將讀到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突發新聞:美國介入一戰、人類首次登月成功、毛澤東去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柏林墻倒塌、911紐約恐怖襲擊、曼德拉去世......重溫重大事變的瞬間、新聞的生產、集體記憶的生成。”
他說道,中國報刊中,你可發現1930年代的《申報增刊》、刊載小說《傷痕》的《文匯報》、文革后中國報紙頭版刊出的首條社會新聞、紀念《新民晚報》復刊的微型金箔報。
張力奮在文中透露,“有些偏遠小國的報紙,得之不易,全靠旅行、出差的友人相助。一旦在朋友圈察覺他們行跡,我即微信搔擾,拜托他們尋覓當地報紙。幾乎每人都忠實地完成使命,將一并鳴謝。”
張力奮還特別指出,過往200多年,報紙已成為人類文明與思想的“百科全書”,是歷史的第一版底稿。媒體與新聞業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指標。
“感謝‘母系’復旦新聞學院、復旦圖書館對這個特展的支持。沒有支付寶公益基金會的贊助,本展就難以落地。部分展品或因年代久遠, 或因語言障礙,查證與核實難度加大。存疑處,已在展品說明中如實提示。錯漏之處,理應由我承擔責任。”張力奮寫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