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怎樣去愛一個和我們不同的人?
今天下午,韓國藝人崔雪莉去世的消息傳來,瞬間刷屏。對喜歡韓國文化的朋友來說,這條新聞令人震驚。而對那些此前并不了解雪莉的網友來說,以這樣一種方式認識她,也讓人感到遺憾。
青春年少、美麗動人,為何偏偏要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據媒體報道,雪莉的自殺,可能與其近日的走光事件有關。因為這樁意外,她還與網友打起了口水仗。
其實,如果在網絡上搜索一下雪莉的消息,不難發現,大多數新聞不是她的影視或歌唱作品,而是各種負面“花邊”。從曝光戀情到剪頭發再到退團,雪莉頻頻因為“怪異”舉動成為互聯網上的焦點。用網友們的話來說,她是在“放飛自我”。
于是,“網絡暴力”,就成了大家頭一個找到的“兇手”。確實,互聯網給娛樂明星們帶來更高的關注度和知名度,但也帶來了更多副作用。聯想到國內的“私生飯”“黑粉”等病態的追星行為,怎樣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顯然是個老生常談卻又不該被忽視的課題。
但說到底,雪莉飽受網絡暴力之苦,還是因為她在某種程度上選擇了做自己。盡管我們常常批評,娛樂圈里的“人設”是虛偽而可笑的,但事實上,它倒也是明星以及公眾人物的一張護身符。如果更循規蹈矩、繩趨尺步一點,雪莉的生活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沒有人能知道答案,但是雪莉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本來就有權利“放飛自我”。如果連一個人的個性都得不到尊重,這樣的輿論環境才是真正的病態。
當代社會應該是多元的,這個多元,不僅是指工作、娛樂的方式變多了,也意味著人生觀、價值觀的多樣化。求同存異、相互理解,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也更豐富。難以想象,只有一種顏色的生活,該是多么貧瘠。
面對洶涌而來的網絡暴力,雪莉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懇求,“記者們,觀眾朋友們,請疼愛我一些吧”。其實,她需要的不是什么疼愛,而是一點點尊重和理解。而尊重雪莉,也就是在尊重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包括你和我。
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突然愛你。這句話此時聽來格外諷刺。一位遠在韓國的女藝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她的遭遇,并不是和我們毫無關系。如何去愛別人,哪怕這個人的個性、喜好與你并不相同?在我們的人生中,理應學好這門課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