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宿州:農業轉移人口購買首套商品住房,財政全額補貼契稅
安徽省宿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微信公眾號10月8日發布《關于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致全市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宿州市全面放開城鎮落戶,取消一切門檻。凡宿州市內農業轉移人口、外省市人口落戶城鎮,憑《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和本人書面申請到擬入戶地派出所(戶辦大廳)申請辦理。宿州市實行“一站式”服務,所有業務均免費辦理。
《一封信》提到,符合保障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可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或者住房租賃補貼。農業轉移人口在主城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并落戶,對繳納的契稅給予全額財政補貼。進城創業的農業轉移人口,可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通過戶籍的變化,可以提高低保保障水平。
10月9日,宿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措施(試行)》明白紙”。
“明白紙”具體介紹了“一站式”服務,“三權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就讀小學、初中),住房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創業培訓、社保關系轉移接續,以及高齡補貼、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保障各類補貼補助等16條內容。
“三權保障”主要是指農業轉移人口原享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以及派生的征地補償權、惠農補貼享有權,在戶口遷移至城鎮后,依法保持不變。
具體看,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障:以農村二輪承包為基礎,農業轉移人口與農村人口按照同等條件落實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政策。對全家或部分家庭成員遷入城鎮轉為城鎮戶口的,原享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農業轉移人口同等享有放活承包地經營權的各項政策。可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獲取土地收益,可通過“土地托管服務”委托經營,同等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業政策保險等金融保險政策。
對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保障: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中,對因居住在城鎮不便了解公示結果的農業轉移人口,應通過電話、微信、信函等方式進行專門告知。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工作中,保持農業轉移人口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不變,通過頒發股權證書,確認農業轉移人口對農村集體資產的擁有權和收益分配權。
對宅基地使用權和地上房屋所有權的保障:農業轉移人口與農村人口按照同等條件統一納入“房地一體”的農村權籍調查,統一落實“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各個環節,統一落實“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政策。全家或部分家庭成員遷入城鎮轉為城鎮戶口的,原享有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地上房屋所有權不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不得以民主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等理由剝奪其宅基地使用權和地上房屋所有權。
對派生的征地補償權的保障:農業轉移人口與農村人口按照同等條件享有征地補償權。農業轉移人口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的征地補償費用享有與其他成員同等權利;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得以內部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等理由剝奪其權利。
對惠農補貼權的保障:通過“一卡通”發放惠農補貼,保障農業轉移人口應得的惠農補貼不被截留。嚴格執行公開公示制度,確保惠農補貼政策不走樣;對因居住在城鎮不便了解公示結果的農業轉移人口,應通過電話、微信、信函等方式及時告知。
在住房保障方面,1.農業轉移人口中,符合保障條件的城鎮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的無房職工、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及符合申請條件的其他人員,可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或者住房租賃補貼。
2.務工人員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半年及以上,符合相應條件,在宿州市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并辦證落戶的,給予2萬元購房補貼。
3.農業轉移人口在主城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并落戶,對繳納的契稅給予全額財政補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