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個電影史活傳奇,兩百億陣容的黑幫片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編劇: 查爾斯·布蘭特 / 斯蒂文·澤里安
主演: 羅伯特·德尼羅 / 阿爾·帕西諾 / 安娜·帕奎因 / 喬·佩西/ 杰西·普萊蒙.
類型: 劇情 / 傳記 / 犯罪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9-27(紐約電影節)
片長: 210分鐘
作者 斯大凌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在讀,線上線下觀影狂熱分子,影評及產業類文章隨緣型作者,目標是成為全能型電影人。
編輯 往事如煙
在相對低調的紐約電影節,媒體場次已經行進過半,但是有一部電影卻能讓一眾電影媒體人在七點鐘就早早開始排隊,那就是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愛爾蘭人》。
這部電影是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和喬·佩西繼《賭場風云》24年之后的歷史性再聚首,再加上阿爾·帕西諾,可以說是匯聚了當下世界影壇最傳奇陣容。從2010年就傳出立項制作的信息,加上本身的黑幫傳記片題材,可以說讓一眾影迷期待了近十年,今年終于在紐約電影節作為開幕片粉墨登場。

《IndieWire》稱“憑借《愛爾蘭人》,馬丁·斯科塞斯證明了他的創作活力仍在巔峰”,《時代周刊》的評論則表示“影片的細節非常豐富,在多個年代間的過渡也非常優雅”。影評人們的熱捧,也證明了老馬確實寶刀未老。

名字的變更也傳達出更為精準的訊息,本片將聚焦于這位愛爾蘭人。電影表現的內容有著非常大的時間跨度,分別講述了上世紀50、60和70年代的故事,同時還有本世紀初的段落,從晚年的弗蘭克面對鏡頭自述回憶開始,先進入到70年代的一次“公路旅行”,再穿插入公路中角色們的“二次回溯”進行50和60年代故事的講述。這樣的結構與如此巨大的時間跨度,配套巨量的電影內容,使得這部《愛爾蘭人》也有著非常驚人的時長——209分鐘。
這樣“任性”的時長對于任何一位觀眾來說,無疑都是一種挑戰,對于電影人來說也需要承擔很多風險。但對于馬丁·斯科塞斯這樣國寶級別的導演,以及這部制作多年的作品來說,似乎完全不是問題。正如《紐約郵報》評論的那樣,“好吧,《愛爾蘭人》能一口氣消耗掉你五個小時的能量,但這部影片值得你全神貫注”。
對于這樣的故事和制作,觀眾的預期很有可能放在了諸如《教父》系列那樣的同類型嚴肅史詩,但是馬丁·斯科塞斯在這里依舊保持了自己的一貫風格。雖然比起《好家伙》、《華爾街之狼》等作品,影片已經顯得收斂和沉穩了很多,但還是用了一種輕松詼諧又不乏調侃挖苦的態度來呈現“愛爾蘭人”這樣一個人物,同時展現出那個時代美國集團犯罪的瘋狂歷史。
其中一個很顯眼的點就是,影片在介紹很多只露一兩次臉的真實人物時,都會在他的名字下面加上字幕注釋,標明這個人是在何時何地什么部位挨了幾槍死的,這樣的介紹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對于這樣的風格,盡管可能會有批評認為是一種迎合觀眾的行為,同時消解了影片的嚴肅性,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首先影片關于主觀回憶,并非嚴肅歷史表達,其次老馬的戲謔也反而強化了他所展現的那個時代的狂野和傲慢。

盡管整體風格方面較為輕松,但是在細節方面,《愛爾蘭人》無疑做到了規整而又精致。畢竟是主創們的“主場時代”,50、60、70年代從基礎布景到攝影風格都有區別,以幫助觀眾們在各個年代間的穿插中更加游刃有余。
同時,電影也并沒有試圖創造太多戲劇化或符號化的象征含義,沒有把黑幫的工作和生活表現得多么詩意浪漫——他們也就是一個又一個或大或小的螺絲釘,對他們來說所有的事情也都只是工作而已。只不過術業有專攻,他們的專業是暴力和殺戮。在這樣的“方法論”下,影片對于本來可以很驚心動魄的各種暴力和獵殺事件的表現都頗為冷靜客觀,基本上都是快節奏的中遠景鏡頭,以產生一種間離感。畢竟對于“愛爾蘭人”來說,爆一個人的頭真的只是常規工作而已。

這樣相對克制的做法,使得影片的重心完全從奇淫巧技式的奇觀展示轉移到了電影的角色表現上,這也理所當然——由羅伯特·德尼羅、喬·佩西和阿爾·帕西諾這三位真正意義上的“老戲骨”的組成的神仙主演陣容,不看他們飆戲還看什么?而三位主演也毫無懸念地貢獻出了又一次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三位主要角色本身的性格迥異,阿爾·帕西諾飾演的吉米·霍法是一位傳奇的工會領袖,性格強硬且極具煽動力,是一位非常強勢的領導角色;喬·佩西飾演的羅素·布法利諾則是一位低調又內斂的紐約黑幫老大;而在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則是由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主角弗蘭克·希蘭。
影片通過弗蘭克的回憶,為觀眾呈現了他從初識羅素到一步一步進入黑社會幫派,與羅素成為相互信賴的好友兼搭檔,再到他被羅素推薦去為吉米·霍法工作。而這位頗有聲勢的工會領袖,在形勢大好之時卻因為野心鋃鐺入獄,等他出獄之時時局早已天翻地覆。但羅素并不愿意就此退休,而是仍想重歸之前的光榮時刻再次掌握工會,隨著新舊勢力的矛盾加劇,弗蘭克也不得不做出新的人生抉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情緒外放的角色表演難度并不高,但是他同樣也有與已經成為心腹的弗蘭克的床頭睡衣私語、深情擁抱戲份,以及對于卷土重來艱難的不甘、落寞和偏執。相較之下,之前丹尼·德維托執導由杰克·尼克爾森主演的傳記片《最后巨人》對于吉米·霍法的表現太過正面化頗為無趣,反倒是這一次阿爾·帕西諾的演繹更加入木三分,他的野心勃勃帶來的巨大不穩定性,成為了那一個時代的最佳注解。

相比另外兩位主演,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主角,同樣是見證者和講述者,就平穩得多。這樣一個同時是中間人和事佬,但又是殺手的角色,德尼羅在“前半生”的演繹中可以說非常穩定扎實,通過表情、語言表現個人的情緒起伏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有著對應的收斂。但是到了當代戲里,對于老年弗蘭克的回望和自省,德尼羅表現出了一個耄耋老人的疑惑和懺悔,以及時代遠去的無奈。
作為《愛爾蘭人》的片名角色,德尼羅在影片中的表現可能不是最亮眼的,但是他在整個宏偉篇章中的穿針引線,以及最后的主題呈現表達中,都發揮著最核心的作用。德尼羅在不卑不亢、不與他人爭鋒中完成了這樣的任務,這也展現了他的作為一個演員的深厚功力。

而本片則完全不同,因此需要大量的特效??傮w來說,這一次的技術實踐成果并不盡如人意,即便是年輕版的羅伯特·德尼羅依然有一種非常成熟甚至有些老態龍鐘的感覺,和演員之前年輕時候的銀幕形象及狀態有很大差異,因此也很難讓觀眾信服。但是,這一次的實驗不成功并不代表減齡技術的用處不大,恰恰相反,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技術對電影產業尤其是演員行業即將帶來巨大的沖擊。德尼羅自己就表示,他覺得減齡技術延長了他的職業生涯,以后他又有可能去演繹一些更加年輕的角色了。
可以預見的是,減齡及相應技術成熟后,演員形象將會被重塑和任意操控,屆時電影“制造幻覺”的能力也會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影響是好是壞需要之后判定,但是鑒于電影媒介本身就與技術有著強相關性,從技術的角度說《愛爾蘭人》這樣的探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使得這部電影更有意義。

但有意義的并不只是這一點。影片對減齡技術的大規模使用,以及本身非常高層次的制作水準,使得影片的成本高達1.5億美元。這樣一部有共著309個場景,117個拍攝場地,209分鐘時長,以及巨額制作成本卻未必有市場緣的電影,要問在現在的產業環境下有什么樣的公司愿意且能夠出品,答案真的只有一個——Netflix。
馬丁·斯科塞斯拍這樣自己想拍的大制作需要資金,而Netflix需要聲勢,兩者的結合雖然合情合理但還是會讓人覺得有點意外,特別是在Netflix被各路圍剿的今日。在電影片頭Netflix放出了新版的廠標logo動畫,也直接表達了其想正式作為一個電影公司與好萊塢幾大平起平坐的“野心”。
實際上,《愛爾蘭人》影片里的故事和現實中馬丁·斯科塞斯借力Netflix“東山再起”形成了一種有趣的互文,馬丁這樣未老的“寶刀”,還是需要Netflix這樣的“外來者”拔刀和揮刀,才有可能劈開一個新時代。
馬丁和Netflix一齊,用了《愛爾蘭人》這樣一次罕見且極端的案例,再次證明了各自在電影行業的地位和意義——在電影中,觀眾們欣賞馬丁·斯科塞斯呈現的歷史;在電影外,我們同樣見證著馬丁·斯科塞斯和Netflix將創造的歷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