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指揮家西蒙·拉特爾建議年輕人:少炫耀、多傾聽,保持好奇心
指揮家西蒙·拉特爾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柏林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從2002年移居柏林起,一直到2018年才卸任柏林愛樂樂團的職務。
這一回,西蒙·拉特爾帶的是倫敦交響樂團。這是他任倫敦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后,第一次帶團來中國,也是第一次登上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舞臺。

9月29日晚的音樂會上,西蒙·拉特爾攜手鋼琴家伊曼紐爾·艾克斯,帶來了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等。這場演出8月10日才開票,三天就售罄了門票。樂評人陳智鵬是第三次聽倫敦交響樂團的現場,但聽西蒙·拉特爾帶該團還是第一次,“雙方的配合很默契,這是‘天團’的水平,它響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很炸,輕的時候又不會很弱,聲音始終在那撐著,很舒服,各個聲部間的合作你感覺不到上百號人,而是渾然一體,這是最高的聽覺享受?!?/p>

倫敦交響樂團成立于1904年,由藝術家所有,采取合伙人制。這種企業家般的自治精神一直延續至今。自1982年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向公眾開放以來,倫敦交響樂團一直是這個中心的駐場樂團。樂團每年在倫敦演出超過70場音樂會,并在世界各地演出50-60場。

自1999年倫敦交響樂團唱片公司LSO Live的成立,樂團掀起了一場關于如何錄制和傳播現場管弦樂的革命。除了古典唱片,樂團還常?,F身影視音樂的錄制,包括《星球大戰》《國王的演講》《水形物語》《奪寶奇兵》等熱門電影。
西蒙·拉特爾向澎湃新聞回憶,他第一次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才20歲出頭,如今,那時候的樂手都不在樂團里了。
“年輕時我覺得倫敦交響樂團很好,但不太好相處,感覺它就像賽車,而不是家用車。40多年后再接觸,我發現樂團變化很大,很可愛,很感性,也很開放。”
和柏林愛樂樂團相比,倫敦交響樂團有什么不同?幾乎所有人都在問西蒙·拉特爾這個問題,他無奈一笑,說他沒法回答,就像父母很難說最愛哪個孩子一樣。
“柏林愛樂樂團更尊重歷史傳統。倫敦交響樂團也有很好的傳統,但更多的是面向未來,能接受任何樣式的音樂,靈活,多變,這是他們很有吸引力的一點?!?/p>
年輕指揮家在面對大牌樂團時,總有緊張或不自信的時候,有什么好建議?
“一個好指揮家總是能說服樂團,這跟年齡和國籍無關。對于年輕的指揮家,我唯一一個建議是:盡量少炫耀指揮技巧,多傾聽,多呼吸。”
曾經有一位了不起的美國音樂家對西蒙·拉特爾說,不要著急,指揮家都要到65歲以后才會更添光彩。64歲的西蒙·拉特爾離65歲一步之遙,他也想把這句話轉送給年輕人,“不用太擔心,把一切都交給時間,持續成長,保持好奇心,保持批判性,不要停止思考和感受?!?/p>
演出前一晚,一張西蒙·拉特爾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引發熱議。照片中的西蒙·拉特爾左手邊是中國指揮家余隆,右手邊是中國鋼琴家張昊辰,鋼琴家伊曼紐爾·艾克斯也在場。

照片中的幾個人看起來都很開心,大家都聊了些什么?
西蒙·拉特爾笑說,余隆是他認識了很多年的老友,“余隆先生很了不起,他在中國為普及古典音樂做了很多貢獻,我很尊敬他,我知道這個工作很不容易?!?/p>
認識張昊辰像是一個意外,西蒙·拉特爾之前聽說過他的名字,但并不了解,當天是二人第一次見面。巧的是,張昊辰那一晚也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開獨奏音樂會,“我沒看演出,但我馬上得到了消息,下半場他演了兩首作品——布列茲《第一鋼琴奏鳴曲》、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我一聽到這個曲目搭配,瞬間就對這位鋼琴家加分了?!?/p>
在此之前,西蒙·拉特爾合作最多的中國鋼琴家是郎朗,其次是王羽佳,兩人的音樂風格不同,但都讓他印象深刻。
西蒙·拉特爾訪問中國大陸多次,他看到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在古典音樂方面充滿未來和前景,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家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一切都在朝一個正確的方向走。”
余隆和他提過一個想法,讓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和中國樂團做一些短期合作,比如給戈壁上的中國樂團做藝術指導、一起演出,“這個想法讓我興奮,這一次來沒機會,下一次可以考慮嘗試?!?/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