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無腿勇士”夏伯渝:架設中國梯,他把雙腿獻給了珠峰

9月30日,電影《攀登者》就將在國慶檔公映,這部影片講述了中國人勇攀珠峰的史詩,還原了中國幾代珠峰人的不屈努力。
在中國人挑戰珠峰的故事里,總不會少了夏伯渝。
70歲之前,夏伯渝的人生就是一部抗爭史:26歲時選入國家登山隊挑戰珠峰,他把睡袋讓給隊友,自己的雙腳卻被凍傷截肢。從此再登珠峰成為他四十多年的追求。
而這些年,哪怕他47歲查出患有淋巴癌,67歲診斷得了血栓,這一切都沒能阻止這位攀登者的腳步,在43年的時間里夏伯渝5次挑戰世界之巔,終于在去年一朝圓夢……他是成了中國年齡最大,也是第一個依靠雙腿義肢登上珠峰的人。

搭建中國梯,為了我們的珠峰
上個周末,夏伯渝受邀參加了“新地公益垂直跑”慈善嘉年華活動。作為愛心大使的他,臉上始終帶著謙和笑容,身著短T恤加登山褲,腳踩運動鞋,步伐矯健,哪怕在年輕的志愿者中,也顯得格外的健朗。
“氣色真好,精神頭也太足了”、 “看上去一點也不像70歲呀”、 “這身子也太硬朗了吧” 、“不愧是登過珠峰的,身體這么好”……當夏伯渝登臺時候,人群中不約而同地發出這樣的贊嘆。
的確,這是很多人對夏伯渝的第一印象。然而,當他緩緩坐下時,腳踝處隱隱露出的鈦合金義肢,卻也在提醒人們他有著的不同尋常經歷。
時間撥回到44年前的1975年,26歲的夏伯渝被選入國家登山隊,和隊友們肩負使命沖刺珠峰。他們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在“第二臺階”的巖壁上搭建登山梯。

提起這個登山梯,它的雛形無疑是悲壯的。
“第二臺階”位于珠峰北坡約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個30多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峭壁。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它是從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頂必經之路。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擊頂峰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貢布到達“第二臺階”之后,憑借著驚人的勇氣、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創造了奇跡。
短短的一段里程,他們用了一個多小時。甘當“人梯”的劉連滿,體力耗費過度,無法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氧氣瓶留給了他,然后繼續沖頂。
就這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在沒有食品、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嚴酷條件下,忍受著凍傷的巨大困難,成功從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這段歷程,就將在電影《攀登者》重現……

也正因為前輩遭遇的重重險阻,26歲的夏伯渝和隊友們在1975年發誓要架好登山梯。
“架設這個梯子非常艱難,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耗費體能,打了四個巖點,然后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夏伯渝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講述了這段故事。
正是夏伯渝和隊友們架設的金屬梯,幫助中國第二代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而截至2008年,它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珠峰夢,這個梯子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43年,“拼一天,斗一天”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夏伯渝首次攀登并沒能登頂。
當時他們架設完梯子后,隊伍已經到了8600米,本想著在營地等待最后的沖頂,可暴風雪越來越大,耗盡了食品、燃料等供給,隊伍只得被迫下撤。
一位隊友下撤時丟失了睡袋,夏伯渝就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他,自己卻在零下30度的帳篷里挨過了一夜。他的雙腳不幸凍傷壞死,最后只能截肢。
后來一位德國的義肢專家告訴他,安裝義肢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可以登山。這一席話讓夏伯渝走出陰霾,重新燃起了希望。此后,再登珠峰便成了他為之奮斗的人生目標。

之后的43年里,他5次挑戰珠峰,多次遭遇雪崩、地震等險況九死一生,期間還被查出患有淋巴癌、血栓,然而這一切絲毫沒有動搖他登頂珠峰的信念。終于在2018年5月12號,將近古稀之年的夏伯渝終于登上了夢想四十多年的峰頂。
“珠峰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信念,就是要挑戰命運,永不放棄。”面對澎湃新聞記者的提問,夏伯渝顯得從容淡定,眼神中卻透著說不出的堅毅。

下一步: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極
上個月,剛攀登完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12月即將趕赴南美,挑戰阿空加瓜山……
登頂珠峰成功后,夏伯渝也沒有止步。他又給自己制訂了新的計劃——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極。
“人總要有一個目標,有目標就不會失去方向”。夏伯渝對澎湃新聞記者說,珠峰曾經是自己的目標,自己也為之努力拼搏過。而在登頂成功后,他就需要給自己制定新的計劃,保持這種為目標奮斗的狀態。
此外,本就熱愛挑戰的他,也渴望接觸一切新鮮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

為了完成新的攀登計劃,夏伯渝繼續堅持著幾十年來的習慣:每天早上五點鐘就開始進行體能訓練:
負重10公斤的沙袋練下蹲,10次,一次150個。引體向上,10個10組。俯臥撐,一次60個6組。仰臥起坐,一次40個6組。每天早上還有1個半小時在力量訓練。
面對夏伯渝的新挑戰,他的家人也給予著一貫的支持。“他們知道我這一生就只有攀登一個愛好,所以他們也不愿意讓我留遺憾。不過這一次他們會比較安心,因為七大洲畢竟不高,危險系數比珠峰要小得多。”夏伯渝解釋道。
但對于一批又一批新的珠峰攀登者,夏伯渝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不能盲目攀登,要有一定經驗積累。
“生命是很重要的,最好先登個5000米,然后6000米、7000米,一步一步的來,畢竟山永遠在那里,但生命只有一次。”說這話的時候,夏伯渝顯得格外嚴肅。

《攀登者》有他的原型嗎?
在《攀登者》即將上映之際,外界還有一個小小的期待。
6月16日,《攀登者》在上影節期間舉辦了“登峰時刻”發布會,夏伯渝就和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主演一同出席。
不過最近談到這部大片,夏伯渝“賣了個關子”,他說自己也不知道影片中誰“扮演”他
“我只是看了一些預告片。看的時候就覺得,登山真難。演員主創們的條件好艱苦,看得出攀登者們都很困難。”夏伯渝此前在接受《揚子晚報》采訪時表示。
而除了繼續攀登之外,夏伯渝還不忘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9月21日,夏伯渝在上海參加了“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闖上海IFC”慈善嘉年華活動。該賽事自報名開啟以來,吸引了近1700名挑戰者參與運動行善的行列,累積善款將全部用于上海兒童醫院醫學中心貧困病童的醫療救治。
對于70歲的夏伯渝來說,新的攀登,才剛剛開始。無論是挑戰自我,還是助力慈善,他都是攀登精神的寫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