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女性優先車廂”形同虛設?媒體:善意之舉需久久之功
如今,能夠打敗當代女性的,可能不是堆積不完的工作,而是上下班高峰期,難以擠上的地鐵,與身前身后洶涌的人群。雞湯文里會反復強調沒擠過一線城市的地鐵,還不足以談人生。但當你擠過北上廣深的地鐵,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摩肩接踵,前胸貼后背,對于女性而言,不僅是尊嚴被放在地上摩擦,更可能面臨性騷擾、咸豬手的威脅。

好在一些貼心的城市做出了其他的努力。2017年6月,深圳和廣州開始試運營女性優先車廂,為女性打造一方更舒適的天地。但當倡導性宣言照進現實,尷尬無處遁形。日前,有媒體記者體驗了深圳地鐵的女性優先車廂,發現它形同虛設,和普通車廂基本無異,沒什么“優先”,男性依舊排隊入座。
面對名存實亡的難題,今年深圳給出的破解之道是,擬定立法為女性坐地鐵撐腰,提出地鐵可設立優先車廂,高峰時段僅供女性等“有需要的人”乘坐。對于乘坐優先車廂的其他乘客,地鐵工作人員應當勸離。
該不該設置女性專用車廂?女性車廂究竟是特權優待、還是隱性歧視?這類討論此起彼伏,爭議不斷。有的人認為這是暖心之舉,小細節映射出對女性的關愛,是濃濃的人文關懷。但也有人覺得這是變相歧視,默認了女性的弱勢與需要保護,還不如多設計老弱病殘專用車廂。

其實,設立女性優先車廂的初衷是好的,這種善意也不該被曲解,但在當下的大環境阻礙之下,也面臨著很多現實的阻礙。尤其是工作日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執行力度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為強制的勸離而擾亂乘車秩序,為市民增加額外的出行負擔。
地鐵擁擠的尷尬,性騷擾的潛藏隱患,賦予了“女性優先車廂”以“照顧女性”的語境,但優先兩字其實意味著這是一種紳士風度,是道德上的主動性,并不帶有性別隔離的被迫性。此次深圳立法將男性從“女性優先車廂”勸離,“女士優先”變成了“女士專用”,一切就變為了義務,是必須承擔的別無選擇。
從一個良好的倡議到一個強制的規則,從自發自覺的行為上升到必須遵守的法律,這種對于男性的綁架行為,并不可取。以男性權益一定程度上的讓渡來保障或者說提升女性權益,也并非是有效推進性別平等的思路。

(原題為《深圳“女性優先車廂”形同虛設,善意之舉需久久之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