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紅色史跡|“江姐”手跡仍在的重慶歌樂山,場景文獻里的往事

澎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2019-10-02 10:14
來源:澎湃新聞
? 藝術評論 >
字號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澎湃新聞尋訪了各地的革命遺址,通過梳理博物館的歷史沿革和紅色文物的收藏,回望七十年前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大地的風云際變。

1949年11月,中國西南的重慶迎來了解放。然而,就在解放前夕,300多名被關押在此的革命烈士倒在了黎明之前。如今,重慶歌樂山上的渣滓洞看守所舊址、白公館看守所舊址及改建的紅巖革命陳列館以文物、文獻講述著重慶解放前夕的故事,也成為了游客心目中的熱門參觀地。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軍的炮聲已隔江可聞,然而,槍聲、喊聲、火光、渣滓洞、白公館已然變成人間地獄,300多名被關押在此的革命烈士倒在了黎明之前。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重慶地區的解放,江竹筠、劉國鋕、王樸、許曉軒等革命烈士為了解放而慷慨赴難的故事被寫成了小說、拍成了電影、話劇等。其中,由趙丹、于藍等主演的電影《在烈火中永生》根據小說《紅巖》改編,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作品。

如今,當汽車開往重慶歌樂山上的坡道上時,路況便會變得擁堵。歌樂山上的渣滓洞看守所舊址、白公館看守所舊址、紅巖陳列館等依然是游客參觀、了解歷史的熱門地點。這些地方的門口停滿了大巴、出租車、私家車……據了解,由于參觀游客較多,這些景點需網上實名制才能參觀。

渣滓洞看守所舊址

記者在現場看到,渣滓洞看守所舊址無疑是歌樂山上最受游客歡迎的地方。這或許是托“江姐”江竹筠以及紅巖故事的講述與傳播。

渣滓洞看守所舊址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麓,舊址原為人工開采的小煤窯,1920年由程爾昌創辦,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國民黨軍統特務看中其獨特地勢,霸占渣滓洞煤窯,設立看守所。1946年7月貴州息烽監獄、重慶望龍門看守所撤銷,與渣滓洞看守所舊址合并;1946年底渣滓洞看守所舊址關閉,其關押人員全部遷押至白公館看守所舊址;1947年12月成為重慶行轅第二看守所。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對在押人員進行了集體屠殺并焚毀男牢,180余人遇難,僅15人脫險。該舊址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有男牢16間,女牢兩間,最多時關押近300人。

1956年,渣滓洞看守所舊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這里主要復原陳列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爭事跡,展示了江竹筠、蔡夢慰等曾經關押在該舊址的革命先烈在這特殊戰場上,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信仰的英雄事跡。

渣滓洞看守所醫務室
渣滓洞看守所刑房

走進渣滓洞,最先看到的是醫務室。醫務室是一間1948年初所設立的分診所,布置簡陋,僅有一床、一桌和一個柜子,由劉石仁擔任獄醫。在醫務室旁的則是刑房,如今,觀眾可以看到刑房中所擺放的刑具,有腳銬、狼牙棒、皮鞭、老虎凳、竹簽子等。

再往里走,則是牢房。牢房墻上,一張張照片映襯出一張張年輕的面容:黃楠材犧牲時44歲,江竹筠29歲,馬秀英26歲,羅娟華24歲,黃玉清23歲……此外,牢房中還陳列了當時每間牢房所關押烈士的相關文物,包括信件、生前所用之物等。其中大多為復制品,原件收藏于歌樂山山腰的紅巖陳列館。

這其中,“江姐”的牢房陳列最受關注。“江姐”江竹筠是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后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江竹筠于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后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位于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于渣滓洞監獄所殺害并毀尸。

江竹筠給譚竹安的信,22.3cm×15cm,1頁便簽紙,鋼筆書寫。

該信件左上角印有一煙盒,煙盒左邊寫有“香味純和 皆大歡喜”八個字,煙盒右邊寫有“吉而喜牌 美國名煙”八個字,煙盒下面寫有“通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1個字。1948年1月,江竹筠愛人彭云梧在奉節竹園鎮戰斗中犧牲,她回重慶向川東臨委報告,組織上原決定讓她留下,但她不顧喪夫別子的悲痛,于1948年2月重返萬縣,參加萬縣工作。此信是在萬縣時寫給竹安弟的信。

信中寫道:

“竹安弟:你三月廿四日的信我收到了,謝謝你。信給了我溫馨,也給了我鼓勵。我把它看了兩次,的確我感到非常的愉快。由于生活不定,心緒也就不安。腦海里常常苦惱著一些不必要的幻想,他是越來越不能忘了,云兒也成了我時刻惦記的對象。我感謝你和其他的朋友,云兒是生龍活虎的,我知道他會這樣。在你們的撫育之下,他是會健康而愉快的成長的。可是,我不愿意他過多地耗費你們的金錢和時間。吃得飽、穿得暖足也,可別嬌養,但是得特別注意他的病痛,春天來了得嚴防腦膜炎。

幺姐,也成了我不能忘記的人物,可是我能給她一些什么幫助呢?我想去看她,而且很想在春假里去,但是又有多大的好處啊?除了感情上大家得到一些安慰而外,而且我的身子多病,恐怕在路上出毛病,所以去不去都叫我很難決定。要是陳援他們那個托兒所能夠組成,幺姐能在那兒幫幫忙的話,那是最理想的了。你和朋友們給她一些教育,她就會走上正路的,你說是嗎?我知道她會像親生的孩子一樣的愛云,就像我對炳忠一樣,基于人類的真摯的愛是不能否認的,我尤其相信。更何況她的孩子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孩子的父親呢? ”

江竹筠獄中遺書(復制品)

1949年8月,江竹筠在獄中用竹簽子筆寫了最后一封家書給照料兒子的譚竹安,表達了對孩子的殷切期望。

1947年11月27日出版的第12期《挺進報》。(復制品)

在陳列中也可以看到烈士在艱苦環境下的文藝生活,包括獄中難友自制的賀年卡,包括鐵窗詩社人員的詩稿手跡。

獄中難友自制的賀年卡(復制品)

鐵窗詩社誕生于1949年春節,是渣滓洞監獄中秘密活動的文藝小團體,成員共有20余人,其中有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有詩歌愛好者。因為身處監獄,難友們交流不便,鐵窗詩社的成員們所創作的詩歌只能通過口傳。在黑暗中,那些口口相傳的詩歌就像夜空中明亮的星辰,照亮著那些心有信仰的人們。自誕生以來,鐵窗詩社創作新舊體詩共計50余首,但大部分詩稿都在“11·27”大屠殺中被焚毀。

蔡夢慰獄中遺作《黑牢詩篇》。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作者在被押往松林坡刑場的途中,將詩稿拋于路邊亂草叢中,得以保存。(復制品)
古承鑠遺作歌曲《磨坊的瘦馬》(復制品)

離渣滓洞不遠的則是白公館看守所舊址。白公館看守所舊址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后人習稱白公館。白駒自詡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后代,便以白居易的號“香山”為名,刻“香山別墅”于公館正門之上,門柱刻有 “洛社風光閑處適,巴江云樹望中收” 。

白公館看守所舊址

1939年10月被國民黨特務戴笠實地查看后重金買下,改為軍統局重慶臨時看守所,原一樓一底的十余間住房改為牢房,地下儲藏室改為地牢,防空洞改為刑訊室。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該舊址被作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抗戰勝利后,又改為特別看守所。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軍統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近30人殉難,僅20人脫險。新中國成立后,該舊址成為了新社會改造國民黨戰犯的管理所。1988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舊址主要陳列了白公館革命先烈斗爭事跡,展覽面積750平方米,展示了王樸、劉國鋕、陳然、“小蘿卜頭”宋振中等紅巖英烈的革命事跡。

走入白公館,首先可以看到位于地下的刑訊洞。刑訊洞原為白公館防空洞,后被改為刑訊室,審訊被關押的“政治犯”。

刑訊洞

走入館內,可以看到革命烈士所留下的文獻資料,有信件、筆記、生活用品等。此外,觀眾還可以看到重慶解放前夕犧牲于白公館的“川康五魂”之一的周從化刻在牢房內的遺詩,“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這一誓言也正是烈士們用生命所踐行的。

周從化刻在牢房內的遺詩
許曉軒獄中寄愛人姜綺華的信,20cm×16.3cm,一頁24開筆記本紙,鋼筆書寫

1947年4月15日,關押在白公館的許曉軒從獄帶出信給妻子姜綺華,談到自己常年在外工作,對家庭關心不夠,讓妻兒吃了不少苦頭,表達自己的歉疚,并請妻子“少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吧,因為我是身不由己的人”。捐贈者:1965年,姜綺華捐贈給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收藏。

劉國鋕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畢業證書,49.5cm×39.8cm,紙質。

畢業證書上印有“學生劉國鋕四川瀘縣人,現年貳拾貳歲,在本校法商學院,經濟學系,修業期滿成績及格,準予畢業,依照學位授予法弟三條之規定授予法學士學位此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常務委員會 中華民國叁拾叁年柒月等”字樣。捐贈者:1962年,重慶劉國瓊捐贈給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收藏。

獄中制作的紅旗(復制品)

在歌樂山山腰處,正對著西南政法大學的是紅巖陳列館,該館陳列了“紅巖魂——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斗爭事跡展”,展覽分為“歌樂山,歷史的見證”“歌樂山,歷史的記錄”“歌樂山,歷史的悲壯——大屠殺”“歌樂山,屬于歷史”四個部分,展出珍貴文物900余件、歷史照片1300多張,渣滓洞、白公館中所陳列的文物原件大都安置于此。

1963年11月27日,在原軍統鄉下辦事處“四一”圖書館內有一基本陳列。因場地狹小,交通不便,不能滿足觀眾參觀的需要,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與“11·27”死難烈士之墓相鄰的原中美合作所特警班閱兵場修建陳列館。1966年,一座面積1000余平方米的陳列館建成。2008年在陳列館原址上新修建“紅巖魂陳列館”,展館占地面積5020平方米,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

紅巖魂陳列館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陳列館門口則是紅巖魂廣場,是1999年在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的基地上修建而成,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廣場西端有一水晶漢白玉砌成的碑體,上面鐫刻著1984年鄧小平題寫的“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南北兩側寬敞的斜面草坪,寓意“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的先烈遺愿。廣場東端,《不朽》浮雕墻襯托著刻有《紅梅贊》詞曲的噴泉音樂壁,與烈士群雕《浩氣長存》遙相呼應,寓意時間雖不停地流逝,但紅巖英烈的精神卻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奔流。

紅巖魂廣場
鄧小平題寫“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
    責任編輯:錢雪兒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阳春市| 沁阳市| 高雄市| 华阴市| 宿州市| 陆良县| 绥化市| 磐安县| 莱阳市| 汝州市| 邓州市| 新野县| 哈尔滨市| 汝阳县| 通河县| 睢宁县| 甘南县| 贵南县| 宽城| 海原县| 息烽县| 宜都市| 日照市| 邳州市| 陵川县| 克拉玛依市| 醴陵市| 闽清县| 安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泗水县| 本溪| 上高县| 鹤岗市| 米易县| 安庆市| 永年县| 新龙县| 阳信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