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軟身段,低姿態:特朗普第四位國安顧問的優勢是“不生事”?
9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任命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 為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他的前任約翰·博爾頓,在8天前被特朗普解職。
現年53歲的奧布萊恩從2018年5月起擔任美國國務院人質事務特使,在此之前還曾在小布什和奧巴馬政府任職。除此之外,奧布萊恩還曾經在多位共和黨政客的團隊充任安全顧問的角色。
博爾頓因在朝鮮、伊朗等問題上固執地堅持強硬立場,最終惹惱了特朗普。特朗普任命奧布萊恩出任國家安全顧問被認為是一個更加傳統的選擇。盡管他在許多政策議題上與博爾頓有著相近的觀點,但并不像博爾頓那樣好斗。
比博爾頓會做人
“羅伯特·奧布萊恩是誰?”當特朗普宣布新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之后,許多美國媒體紛紛發問。盡管多年以來他游走于不同政府部門和共和黨政客之間,但是相對于博爾頓,奧布萊恩對于許多人而言并不是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
“從履歷上看,奧布萊恩并沒有太重要的任職經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
在2018年5月擔任國務院人質事務特使之前,2005年奧布萊恩曾被小布什任命為美國在聯合國大會的一名代表,與他的前任、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共事過。在康多莉扎·賴斯和希拉里·克林頓任國務卿期間,他還曾擔任阿富汗司法改革公私合作組織的聯合主席。在政府外部,他也曾在多位共和黨政客門下充任外交和安全方面的顧問角色。
“說他資歷有限,但他還是有點資歷。雖然不是高階職位,畢竟還是熟悉某些事務,”刁大明評價說,“(關鍵在于)他符合特朗普的想法,同時也有點專業背景,不會(像博爾頓一樣)太‘跑偏’。”
不過,資歷對于特朗普而言并不是大問題,奧布萊恩在擔任國務院人質事務特使期間贏得了特朗普的賞識。特朗普18日在介紹他時稱,奧布萊恩在解救海外美國人方面的工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朗普強調,奧布萊恩解救了許多美國人,而沒有支付任何費用。
奧布萊恩參與了一系列解救美國人的行動,包括今年8月在他的斡旋之下,促使瑞典釋放了因斗毆被捕的美國說唱歌手A$AP Rocky。此外,他還成功促使土耳其釋放了被捕的美國律師布倫森。
奧布萊恩深諳華府官場之道,很明智地將解救美國人質的功勞歸于特朗普,他曾稱贊特朗普“是我所知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質談判專家”。
今年4月,當有媒體質疑美國政府2017年6月在解救被朝鮮關押的大學生奧托·瓦姆比爾時是否向朝鮮支付了200萬美元贖金時,特朗普堅決否認,還在推特上引述了奧布萊恩對自己的這番夸贊加以佐證。
奧布萊恩的性格中有許多特質是他的前任博爾頓無法比擬的。博爾頓被認為脾氣古怪,特朗普曾直言,他與政府中的其他人相處不好。不過,奧布萊恩卻在同僚之間頗有人緣,他被認為是一個和藹友善的人,“有很高的情商”。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特質,奧布萊恩被認為是一個“技巧高超的官僚”。《華盛頓郵報》稱,他與政府中的高級官員建立起了強有力的接觸渠道,使他在人質事務之外的政策審議中也發揮了作用。
這一點也許使奧布萊恩恰好符合總統國家安全顧問主要作為“協調者”的角色,避免重蹈前任博爾頓的覆轍。博爾頓被認為在這個職位上并沒有扮演好“協調者”的角色,他固執地反對特朗普的朝鮮和伊朗政策被認為是其被開除的重要原因。
“博爾頓想要繞過官僚層面說服特朗普的意圖比較強,把自己的一些政策意圖過度放大了,”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佳駿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奧布萊恩是個比較低調的人,這種低調的風格可能比較符合特朗普現在的要求,也是蓬佩奧比較喜歡的。”
觀點與博爾頓大同小異
盡管在為人處世方面,奧布萊恩與博爾頓有著顯著的不同,但在許多政策議題上他的觀點與博爾頓十分接近。奧布萊恩曾明確表示自己和博爾頓一樣,贊同在與伊朗的談判中堅持強硬態度,也質疑美國與朝鮮達成核協議的努力。
一些與奧布萊恩共事過并且關系密切的人稱,在伊朗議題上奧布萊恩和他的前任博爾頓一樣咄咄逼人。奧布萊恩反對2015年美國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他曾稱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資助國。”
2016年,奧布萊恩曾出版過一本關于美國外交政策的書,名為《美國沉睡時:恢復美國對危機中的世界的領導力》,這本書被認為給特朗普政府可能的外交政策目標提供了指導。在這本書中,奧布萊恩提倡一種“以實力求和平”的戰略,批評了奧巴馬政府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他形容在奧巴馬領導下美國的影響力出現衰退,奧巴馬“一廂情愿的外交政策”削弱了美國的軍隊。
“這本書的標題就說明,他還是要恢復美國的國際領導力,恢復美國在全球霸主的地位,容不得其他國家對他們的挑戰。”陳佳駿說,“這與包括博爾頓、蓬佩奧等人的新保守主義思想是一致的,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
曾在奧巴馬政府中擔任負責中東政策的副助理防長安德魯·埃克姆與奧布萊恩相熟,他認為奧布萊恩可能是個鷹派,但他絕不是那種好斗的人。另一位與奧布萊恩關系密切的人也形容奧布萊恩為鷹派,但是更加具有“團隊精神”,更加符合蓬佩奧的要求。
“在朝鮮、伊朗等問題上,蓬佩奧認為強硬還是需要強硬,但是需要用一種理性克制的方法,博爾頓比較激進一點。”陳佳駿說。
刁大明認為,未來奧布萊恩可能會比較順從于特朗普以大選為驅動的政策,長遠的戰略性的規劃可能會少一些,政治計算層面上的東西更多一些。
“這意味著,未來就不是‘美國優先’,而是‘美國人民的選票優先’。”刁大明說,“奧布萊恩完全是軟身段低姿態為選舉服務的。”
鞏固蓬佩奧的地位
奧布萊恩出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被外界普遍視為是國務卿蓬佩奧的勝利。此前媒體曾經披露,蓬佩奧與博爾頓長期不和。
博爾頓被解職之后,作為國務卿的蓬佩奧成了特朗普政府中最有影響力的外交政策官員。外界分析普遍認為,奧布萊恩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將鞏固蓬佩奧的這一地位。
“蓬佩奧是有政治野心的,他可能覺得博爾頓在國安顧問的位子上會影響自己的權力,所以他不喜歡博爾頓,”陳佳駿說,“他還是希望找一個低調的、不會搶他風頭的人,奧布萊恩可能就是類似于這種角色。”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援引一名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的說法稱,正是蓬佩奧向特朗普極力推薦了奧布萊恩。奧布萊恩在國務院任職期間與蓬佩奧的關系變得日益密切。
9月18日,奧布萊恩獲得任命之后,蓬佩奧便在推特上對奧布萊恩大加贊賞,稱“為了維護美國的安全,我們必須以一種有力的姿態來領導。如果有誰理解這一點的話,那就是羅伯特·奧布萊恩。”
不過,奧布萊恩或許也有自己的野心。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一些曾與奧布萊恩共事和了解他的人稱,在特朗普當選之后,奧布萊恩最初希望被提名為海軍部的部長,國務院的一些人稱,從事外交政策多年的奧布萊恩特別關注海軍事務。據稱,奧布萊恩將人質事務特使這個職務視為晉升到更高、更有影響力政府職位的一個跳板。
不過,奧布萊恩雖不乏政府工作經驗,但他在國安圈和情報界沒有多少知名度。更為重要的是,奧布萊恩與特朗普私交有限。外界質疑,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否按照特朗普的意愿制定連貫的政策,同時管理好在國防部、國務院以及財政部的顧問們。
介紹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歷史的《白宮武士》一書的作者約翰·甘茨說,“如果沒有與總統深厚關系所產生的權力,沒有在國安界的聲譽或者豐富的政府專業知識,一個弱勢國安顧問會導致紊亂。”
外界猜測,選擇奧布萊恩可能是為了通過挑選一位外交政策經驗有限的國家安全顧問來加強國務卿蓬佩奧的影響力。此前曾有傳言,經驗更加豐富的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史蒂芬·比根有可能接替博爾頓,不過特朗普最終選擇了奧布萊恩。
刁大明指出,國家安全顧問這一職位設置之后,在后來的很長時間經常會出現與國務卿的對峙局面。雖然相比于奧布萊恩,比根更具有做國家安全顧問的可能性,但如果比根出任國家安全顧問,他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有可能再次出現國安顧問與國務卿對峙的局面。
“奧布萊恩可能就是一個相對平穩的、能和團隊其他人和平相處而不生事,同時還有一點知識儲備的這么一個人選。”刁大明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