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評論:會員經濟,當以誠信為先
近年來,聽歌、看劇、購物、旅游、點外賣……各類互聯網平臺都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會員制度,覆蓋生活方方面面。前段時間,一家超市開業引發的搶購,也讓人把更多目光投注在其會員制的模式上。為了享受更優惠的價格、更有品質的服務,辦理付費會員正在成為一種消費常態。
實際上,早些年,在美容美發、健身娛樂、餐飲商超等消費領域,充值換優惠、積分兌折扣的會員模式屢見不鮮,但暴露出的一些不誠信亂象,一度令消費者煩惱。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剛辦了卡,健身房倒閉了、美容店跑路了、超市關門了……這也讓不少人對“辦卡”充滿了不信任。
然而,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人們再次看到會員模式的增長潛力。當亞馬遜、網飛、好市多依靠付費會員大獲成功時,國內各大互聯網平臺也推出自己的付費會員體系和機制。短短幾年,從線下商場到新零售商店、從電商平臺到內容平臺,付費會員已經成為商家和平臺識別高黏度用戶的標配。一個視頻平臺的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會員服務收入占到總營收的近一半,而且增長勢頭還很強勁。

應該說,雖然網絡平臺重新帶火的會員經濟,部分是源于流量紅利逐漸萎縮的壓力,但會員經濟的產生,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會員經濟被認為是改變了一刀切的定價理念,引入了以“價值認同”為基礎的定價理念。這有利于品牌運營、用戶管理、渠道拓展和產品開發,甚至可能形成一種生活方式與身份認同。
從這個角度看,付費會員興起,也意味著行業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比的是會員的含金量、服務的精準度、品牌的忠誠度。遵循這樣的邏輯,國內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尋求跨界合作。外賣平臺和視頻平臺聯合,電商平臺和內容平臺聯合,旅游平臺與金融平臺聯合……購買一個平臺會員,享受二重或是三重平臺的權益。跨界合作釋放“飛輪效應”,不僅實現了精準的場景消費互動,也促進消費者和商家實現了“1+1>2”的共贏。這是滿足消費升級的一種表現,更是促進消費升級的一個契機。

互聯網時代,商業的本質是用戶哲學。盡管消費分級為會員經濟帶來了新機遇,但當會員用戶需求更集中,對商家平臺的服務標準的要求也更高。因而,會員經濟,道在“優質”,功在“更”字。商家希望獲得高忠誠度用戶,也應該對用戶忠誠,只有提供更好、更安全、更高效的服務和產品,做好會員的運營和維護,才能讓他們愿意長留,與平臺共成長。
這正是:付費會員繁興,優質服務先行;守住經營誠信,實現雙向共贏。
(原題為《會員經濟,當以誠信為先 | 睡前聊一會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