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2.6億年前滅絕事件被低估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道,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于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他們認為,大約2.6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火山噴發,產生了峨嵋山暗色巖,這次火山噴發可能是此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給陸地和海洋生命造成了極大影響。
蘭皮諾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大規模噴發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導致了嚴重的全球變暖,海洋變暖、缺氧,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無論是物種數量的減少,還是整體生態的破壞,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現在都應該被列為一次大規模滅絕,與其他五次類似。”
以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在地質記錄中有五次大滅絕事件。按照順序,這些滅絕分別稱為“奧陶紀”(4.43億年前)、晚泥盆世(3.72億年前)、二疊紀(2.52億年前)、三疊紀(2.01億年前)和白堊紀(6600萬年前)大滅絕。
白堊紀生物大滅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此次事件導致地球上約四分之三的動植物物種滅絕,包括所有恐龍。專家們認為,這是由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造成的,這次撞擊幾乎給全球環境帶來滅頂之災。
目前,物種正在以令人擔憂的速度消失。我們現在經歷的多樣性喪失曾被稱為第六次大滅絕。聯合國最近一份報告警告說,由于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世界上有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
蘭皮諾在聲明中說:“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都與毀滅性的環境劇變有關,特別是大規模火山噴發。”
(原標題: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2.6億年前的生物滅絕事件被嚴重低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