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博會人物|四葉草5G信號全覆蓋背后:常在閉館后通宵作業
在這場盛會中,上海全城動員,寫下一頁又一頁籌辦進博會的精彩序章。
濱江的華美大氣、街道的移步易景、會場的安全保障、展區的前沿科技……這場叫好又叫座的盛會離不開工作人員的點滴力量。澎湃新聞聚焦進博會工作者,記錄他們的崗位故事與殷殷期許。
屆時,國家會展中心1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展覽、辦公、商業、酒店、新聞中心區域將實現5G信號全覆蓋。舉辦開幕式和主場外交活動的西廳、舉辦國家展的5.2H館、舉辦平行論壇的4.2H館、A0辦公樓的進博會新聞中心和進博局辦公區域,將實現5G信號的高密度密集覆蓋和5G現場直播……

他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坦言,其實早在首屆進博會,他們就與運營商開始探索5G應用的初步試驗,“我們為諾基亞、三星等少數展臺以及4.1H館、新聞中心、主會場西廳提供了點對點的5G覆蓋試點,去年進博會的試點面積全部加一起大約在5000平方米左右。”
而今年,5G覆蓋范圍要從5000平方米放大到1平方公里。
沈嘉驊說,按照第二屆進博會要比首屆“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的要求,在上海市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在市通信管理局指揮下,國展中心協調三大運營商制定了今年的5G部署總體目標,即優先重點高密度覆蓋進博會論壇所在的西廳、4.2H館、A0辦公樓新聞中心和進口博覽局辦公區域,并在此基礎上努力爭取完成紅線范圍內的全覆蓋。
他說,國展中心的展覽檔期排得很滿,白天沒有施工條件,只能利用夜里和節假日。下午展會閉館后,5G部署人員晚上八、九點進場施工,干到次日凌晨四、五點,連人帶設備一起撤離現場,待第二天展會閉館后,再連入帶設備進場施工,經常都是連續通宵作業。

常規的5G天線是蘑菇頭形狀的,但西廳已經過精裝修,不適合在吊頂上安裝常規形狀的5G天線,技術人員就重新設計了方形天線,像個喇叭,既美觀又不破壞現有設施。
“西廳的墻上不能打洞,吊頂也不能破壞,受到各種環境限制的步線人員只能爬到16米高的吊裝設備上去‘精雕細琢’完成穿線,平時一天就能完成的活,在這里要花一周時間。”沈嘉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5G部署中還遇到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前段時間一些5G設備因為種種原因來不及供貨,相關各方通力合作,對供貨方案、周期和安裝順序及時調整優化,能提供什么就先裝什么,待其它設備到貨后再補上,確保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的總體進度不受影響,也證明了這是一支能打硬仗、經得起考驗的5G團隊。

李任卿說,與天花板吊頂或墻面上懸掛的小范圍、高精度5G時分天線相比,這兩臺5G基站天線屬于大范圍、大覆蓋天線,在沒有柱子的空曠空間內,可覆蓋四分之一場館面積,總面積3萬平方米的3H館只需在四個角落各安裝一套這樣的5G基站天線,就能實現館內5G信號的全覆蓋。

李任卿與沈嘉驊同年,今年都是39歲。為了做到“隨叫隨到”,李任卿在離“四葉草”只有半小時通勤時間的普陀區租房居住已經兩年了,平時,只有周末或者節假日不加班的情況下,他才回到浦東的家里看望老婆孩子,路上要花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
沈嘉驊同時透露,國家會展中心正在積極推進第二屆進博會期間的5G應用試點落地,其中北廣場無人自動駕駛、AI智能機器人和5G現場直播等應用正在推進中。此外還有大量國內外展商將在本屆進博會上推出基于5G的新產品和新應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