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車預計明年下線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似乎總能給人帶來驚喜。
8月26日,記者來到中車株機,機車事業部總成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輛有些復古味道的“綠皮火車”進行調試。講解員介紹,這輛外觀繼承了傳統綠皮火車元素的列車,就是被網友們親切稱為“綠巨人”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
這輛“綠巨人”以國槐綠為底色,以黃色為色帶,跟傳統綠皮車相比,其座椅間距大了不少,可調節座椅、USB插座、小餐桌……內部服務設施與既有動車組基本一致,能在現有的普速鐵路上奔跑,馬力更為強勁,一次可乘坐1440名旅客。
中車株機產品研發中心總體設計師曹文祥介紹,“綠巨人”已經飛馳在蘭渝鐵路之間,并駛入了新疆,8月16日,大理至麗江,也首次開行了復興號“綠巨人”動車。
曹文祥告訴記者,除了參與研制“綠巨人”這款新產品,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車也進入了組裝階段,預計明年下線,由中車株機組織國內20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聯合研發而成。這款無人駕駛的磁浮列車,設計時速200公里,將填補全球該速度等級磁浮交通系統的空白。
相比時速100公里的1.0版和時速160公里的2.0版磁浮,磁浮3.0版列車在技術上有全新突破,可以像“過山車”一樣在100米內陡然爬升近4層樓的高度。彎道通過速度更快、加速性能好,載客量也進一步提高。
曹文祥說,磁浮3.0版列車還可實現無人駕駛,通過車地無線通信、在線狀態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時診斷車輛、軌道、供電等多方面的故障,確保無人駕駛安全可靠。
除了不斷推陳出新、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中車株機在制造環節也下了不少功夫。
今年3月,中車株機的全球首個軌道交通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投產運行。相比傳統人工操作模式,該車間可精減人員50%,提升生產效率30.1%,縮短產品研制周期35%以上。
轉向架,相當于軌道交通車輛的“底盤”,是決定車輛安全、舒適、導向以及支撐車身的核心部件。智能制造車間可根據任務變化進行柔性化生產,只需約20分鐘,即可生產出一個車輪。
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面質量管理推進暨中國質量協會成立40周年大會上,中車株機的轉向架智能制造項目,獲得了國家質量技術最高獎。
曹文祥說:“為了成為世界軌道的‘領跑者’,中車株機一直不懈追求自主創新,在產品和制造上不斷創新升級。”
近年來,中車株機每年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5%以上,公司超過25%的員工從事產品及工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原標題《復古的“綠巨人” 飛馳的磁浮3.0——中車株機自主創新見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