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質疑中國選手男扮女,是在藐視80年的性別鑒定發(fā)展史
原創(chuàng): SME SME科技故事

除了外表之外,廖夢雪的聲音也稍顯低沉、中性。于是輿論中充滿了質疑,中國女子田徑運動員難道是男兒身?韓國媒體甚至大喊“中國體育無性別”,表示強烈的反對。

其實中國田徑協(xié)會已經(jīng)出面證實,兩名運動員確實是女性。而就在今年5月,她們還參加了國際田徑聯(lián)賽,又怎么可能男扮女裝混過如此重大賽事的檢測?質疑不攻自破。
實際上,確保公平公正的國際體育賽事中,性別鑒定已經(jīng)在生物醫(yī)學等技術的運用下得到完善,方法已經(jīng)不是脫褲子檢查身體特征那么簡單。如何鑒別性別異常者?變性人又應該按哪個性別參賽?一切都有科學嚴謹?shù)墓娇季俊?/p>
而一些無良媒體僅憑電視屏幕上的外表特征,就做出草率評判, 這不僅傷害了運動員本身的尊嚴,也是否定了國際體育組織近一個世紀以來,為性別鑒定所做出的科學改革與努力。

早在1936年的奧運會上,就出現(xiàn)了和廖夢雪、童曾歡兩人如出一轍的性別質疑。在女子100米田徑比賽中,美國選手海倫·斯蒂芬斯獲得了冠軍。而這場比賽中的第二名,來自波蘭的斯特拉·沃爾什淪為她的手下敗將,她對海倫的真實性別產(chǎn)生質疑。斯特拉向國際田聯(lián)(IAFF)提出驗證海倫性別的要求。

這是國際體育賽事上第一次對運動員進行性別測試。 奧委會對海倫通過直觀的目測法鑒定,也就是讓她脫光衣服,檢查性別特征。結果證明海倫的確是女性的身份,斯特拉的質疑不成立。
然而出人意外的是,舉報者斯特拉本身反而“性別模糊”。 當時奧委會只針對海倫做了性別檢測,顯然不會把注意力放在看似站在正義一方的斯特拉身上。直到44年后斯特拉的逝世,才讓完整的真相浮出水面。
斯特拉不幸地遭遇了一場搶劫,被劫匪槍殺,而她的尸檢卻令人震驚。原來斯特拉具有一個微小、但無功能的男性器官;而“她”的細胞顯示的性染色體類型也有問題,部分攜帶著XY染色體,部分只有一個X染色體,這說明胚胎細胞分裂錯誤,導致了鑲嵌現(xiàn)象。而不應該出現(xiàn)在女性賽場上的,反而應該是斯特拉。

同一年的奧運會中,還有一名德國跳高運動員,多拉·拉簡也存在性別質疑。她當時在女子跳高項目上取得第四名的成績,兩年后她在另一場賽事中刷新了女子跳高記錄,但幾天后她卻被偶然揭露了性別問題。在返回德國的火車上,有人報警舉報她是打扮成女人的男人。
警方介入調查才發(fā)現(xiàn),多拉出生時就被助產(chǎn)士誤當成女孩子,家人從小用女孩子的方式養(yǎng)育多拉。而原因在于多拉雌雄同體的怪異身體特征,這種情況下的性器官是不能發(fā)揮性功能的。所以其實多拉不是女性,也不能算是男性,她是雙性人。
在多拉的意識中,自己是屬于女性的。于是她只能隱藏身體特征,避免露出裸體,以女性的身份參加比賽。直到尷尬的性別身份被揭露,她贏得的獎牌被悉數(shù)沒收,名字也從記錄中被刪除了。

接連幾起性別糾紛讓體育界意識到其中存在的爭議,于是1966年,國際田聯(lián)增加了性別鑒定步驟,兩年后國際奧委會也緊跟其后。運動員在醫(yī)生面前集體全裸列隊,醫(yī)生粗糙地通過肉眼觀看鑒定性別。
方法雖然直觀、簡單,但這種方式也引起了人們心理上的反感,被批判為不文明、不道德。而當復雜的情況出現(xiàn),性別鑒定也就難以作出判斷了。

染色體測試操作簡單,只需要從運動員口腔內(nèi)取一些組織涂片,然后用顯微鏡檢查其中是否存在巴氏小體。巴氏小體是哺乳動物的體細胞核中,除了一條X染色體之外,其余X染色體會濃縮形成直徑大約1微米的染色質體。這其實是在細胞分裂周期中,大部分染色質沒達到同步的螺旋化現(xiàn)象。
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男性細胞核中沒有巴氏小體;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所以存在一個巴氏小體。經(jīng)過對染色體染色,巴氏小體會呈現(xiàn)更深的顏色,觀察也就顯而易見了。

然而,在推出染色體檢測的那一年,一位波蘭女運動員就無法通過性別鑒定。 她的染色體結果顯示“無巴氏小體”,也就是說“她”被判定為男性。
其實她的確是一名女性,只是患上了罕見的特納氏綜合征。 這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疾病,X染色體部分或完全缺失,導致染色體組成不是常人的44+XX,而是44+X。于是,顯微鏡觀察下自然不會出現(xiàn)巴氏小體。最終遵循鑒定結果,這名女運動員終身被禁止參加奧運會和職業(yè)體育比賽。
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染色體檢測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盲點。除了患特納氏綜合征的女性沒有巴氏小體的異常情況之外,患有克氏綜合征的男性性染色體為XXY,卻能檢測出一個巴氏小體;患有雄性激素不敏感癥的運動員,體內(nèi)含有XY性染色體,但無法正常分泌雄性激素,也被拒之賽場之外。

Y染色體上有一段決定性別的區(qū)域基因,SRY基因。這段基因雖然通常位于Y染色體上,但極少數(shù)情況下也會轉移到X染色體上發(fā)揮作用。這樣一來,即使性染色體是XX的胎兒也會發(fā)育成男性;同樣,如果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失效,性染色體為XY的胎兒也會發(fā)育成女性。這就繞開了染色體異常的情況,直接根據(jù)基因情況判斷其后續(xù)的表達。
取用被檢測者的微量DNA,在一個小時內(nèi)就能擴增得到大量的拷貝,這時只需要檢測性染色體上是否存在SRY基因,就完成了性別鑒定。由于價格低廉、步驟簡便、可靠,PCR鑒定法后來成為主流的鑒定方法。


睪酮是主要的雄性激素,男性體內(nèi)90%的睪酮都通過睪丸間質細胞分泌,它促進男性性器官成熟等第二特征的發(fā)育。
而睪酮的本質其實是助長蛋白質的合成,所以睪酮還能促進肌肉和力量的增長,增強骨骼成熟,這對于運動員來說是極大的優(yōu)勢。

女性體內(nèi)其實也能分泌睪酮,雖然沒有睪丸,但卵巢間質細胞、腎上腺也能分泌出少量,大約只有男性分泌量的1/10。
從某種程度看,在競技場上,雄性激素成了運動員的“力量值”,而男性的值域明顯比女性更高。所以,人們極力抵制男性參加女性賽事。
而激素檢測,也成為了性別鑒定中的一項輔助方法。其實它更主要的,是作為檢測運動員是否服用激素類藥物的鑒定手段。

迄今為止,體育賽場上幾乎每一種鑒定方法都存在缺陷。而只有綜合多種鑒定方法,才能降低誤判率。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就成立了“性別鑒定試驗中心”,結合了臨床、性激素、基因、染色體多項檢測方式進行性別鑒定。全面的性別鑒定方式,才為現(xiàn)在的國際賽場提供了更公平的賽制基礎。
其實如今在嚴格的鑒定手段下,男扮女裝的男選手混入女性賽事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而真正處于尷尬地位的,是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的性別異常群體。 從體育競賽的角度來看,他們也應該有權利參加比賽。在鑒定性別之后,如何安置這些運動員又成了一項難題。

在性別鑒定方法不斷更替的過程中,最難準確判定性別的,也恰好是性別異常者。他們性別模糊,有些人明明認定自己是女性,卻無法參加女性賽場。
2003年,國際奧委會制定了一項斯德哥爾摩性別分類共識,就向這部分群體寬容地打開了一扇門。
共識規(guī)定,允許雙性或跨性別者參加奧運賽事。而條件是,在參賽前兩年需要接受性激素治療和變性手術。也就是在賽前可以通過手術,明確自己成為男性或女性,于是可以通過性別鑒定,參加比賽。
2016年國際奧委會再次制定共識,不符合女子比賽資格的跨性別運動員,不是必須要做變性手術,他們可以選擇參加男子比賽。改革后的共識顯得更具人性化,不再把性別對立為只有男性和女性的兩性局面,也對跨性別者更大的包容。

而照此來看,文章開頭對于我國女運動員的質疑,更是無中生有了。與其花費精力煽動質疑,不如設法為精彩刺激的體育賽事加上公平的科技保障。
在日漸精細化的鑒定手段下,鑒定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已經(jīng)不再是非男即女兩個向度的困擾。 體育賽場上的性別判定以公平競技為標準,可是如果陽剛的面孔、性別特征、染色體、激素這些都不能斷定性別,那性別的標準究竟是什么呢?
Wood R I , Stanton S J .Testosterone and sport: Current perspectives[J]. Hormones & Behavior, 2012,61(1):0-155.
Vanessa Heggie. Sex testing andthe Olympics: myths rumours and confirmation bias. The Guardian, 2012.08.02.
周衛(wèi)海, 肖國強. 不同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血清睪酮值[J]. 體育學刊, 2002, 9(2):34-35.
Kate Allen. How the practice ofsex-testing targets female Olympic athletes. The Star, 2016.07.31.
Settin,Ahmad et al. Rapid sex determination using PCR technique compared to classiccytogene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vol. 2,1(2008): 49-52.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