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點綠成金,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兩山”理念重要發源地和先行實踐地浙江麗水市,將以首個國家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為契機,為探索“兩山”理念實踐經驗和樣本提供智慧力量。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9月4日從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麗水專場發布會上獲悉,試點中,麗水將重點做好“護綠固本”、“變綠出新”、“點綠成金”,目前市縣鄉村四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評估正全面推進,已完成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的全國首個村級GEP評估并發布核算報告;制定實施生態信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意見、個人信用積分管理辦法等4個生態信用制度,梳理出正負面清單49條206項。
麗水是浙江的生態屏障,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首批國家生態保護和建設示范區、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據中科院核算,該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209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46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幅為86.7%。
去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浙江麗水市多年來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生態環境質量、發展進程指數、農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今年1月,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麗水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試點市,要求從建立價值核算評估應用機制、建立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創新生態價值實現路徑等方面深入探索,確保2020年前形成一系列有示范效應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麗水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先行先試的實踐基礎,獲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是重大機遇,為全市高質量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在發布會上表示。
他指出,麗水在試點中堅持“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全面落實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責任追究制度,統籌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打造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目前,全市95.8%的區域規劃為生態空間,其中生態紅線區占比達31.8%。
同時,麗水正探索完善基于“綠水青山”的制度供給,加快構建形成包括生態資產產權制度、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市場交易、質量標準認證在內的創新制度體系;突出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建立“生態+、品牌+、互聯網+”機制,培育“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區域公用品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路徑。
胡海峰表示,下一步麗水將做強做優“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運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推動GDP和GEP規模總量協同較快增長、GDP和GEP轉化效率持續較快增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