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知識點
《長安十二時辰》中幾個長鏡頭,帶你一秒入坑


鮮活的煙火氣息
精致的景設構造
妥妥的電影質感
給人一種夢回大唐盛世的感覺
這部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
講的,是一個長安版“24小時”的故事
上元節前夕
長安城陷入危局
死囚張小敬(雷佳音飾)臨危受命
與天才少年——靖安司李必(易烊千璽飾)
要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24小時能干什么?
放到現在
周末大概也就睡一覺的功夫
劇情暗藏玄機
情節跌宕起伏
網友們在大呼過癮之余
更對劇中所展現的
這座星羅棋布的長安城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盛世大唐,萬千氣象
一百零八坊的氣勢恢宏
車水馬龍間的井然有序
……
每一幀都像畫卷一樣
將長安城的波瀾壯闊徐徐展開
唐長安城的繁盛,首先表現為規模巨大,其周長近36公里,比現在北京二環的長度還略長。面積約8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墻內面積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鼎盛時期的長安據說生活著一百多萬人,放到今天也是個大中城市了。

這樣一個巨大的都城,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根本沒有辦法建設起來的。
對比現在的西安地圖,唐代長安城的尺寸大致是現在西安城的一半左右(三環內)。

▲這張地圖基本描出了唐長安城的格局
當時的長安城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物,上到朝廷大員,下至普通老百姓,還有到唐朝學習文化和科學的外國人,往來不絕。
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
專門用來接納外國使者的鴻臚寺,最多的時候可同時接待四千多名外使。

▲客使圖(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章懷太子墓出土壁畫,紀年為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壁畫表現了唐朝鴻臚寺官員接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君長和使節的場景。
長安城還實行夜市,這在古代是非常少見的。
“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是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p>
——《夜看揚州市》
【唐】王建
雖然不知道長安城的夜市有多繁華,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這首詩里管中窺豹。
唐長安城布局方正嚴謹,結構對稱,是在隋朝大興城基礎上建成,宇文愷主持修建的。
長安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08(實際上是110)坊。

《長安復原圖》之“盛唐長安”,學苑出版社出版
每個坊都被高矮不等的坊墻包圍其中,實行嚴格的坊里鄰保制、按時啟閉坊門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強對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的配套措施。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一句詩便道出了長安城彼此平行又相互交錯的格局。
長安城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皇城、宮城和外郭城。
先來說皇城。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中間那一塊方形。這個地方是政府的行政辦公機關。相當于咱們現在說的政務廳。下面看到的宮城和皇城只隔一條橫街,寬440米。

《長安復原圖》之“盛唐長安”,學苑出版社出版
宮城是皇上上早朝,批閱奏折的地方,后宮什么的都在這里。唐朝有三個不同時期的宮城。
最早的就是皇城上的區域在太極宮,然后是大明宮,當時是李世民為給李淵安度晚年所建,修建大明宮的龍首塬是唐長安城地勢最高的地方。

最后一個宮城是興慶宮,皇城最右邊,是李隆基還是王爺時的住所,也是玄宗時期的政治中心。

宋 呂大防 《興慶宮圖》石刻拓本
除了皇城宮城外所有的地方都叫外郭城,也就是百姓官吏居住區。
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有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
可以看到皇城中間有一個朱雀門延伸的朱雀大街,縱貫南北。

朱雀大街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
西部是長安縣,東部是萬年縣,寓意長安萬年。
朱雀大街寬155米,比現在北京的十里長街還寬。朱雀大街中間是隆起的御道供皇帝出行使用。
朱雀大街之所以這么寬,據說是當時手弩射程為70米左右,皇帝出巡時,即便路旁有人用弩箭行刺,射到大街中央的箭矢也是“強弩之末”了。

東市、西市是貿易區。東市匯集了來自東南內地的各種商品,西市則更多的匯聚了外國(主要是西域)的各種進口商品。
當時的人要是想買東西,只能去東市或西市,“買東西”一詞也是這么來的。

唐三彩胡人與駱駝(西安博物院藏)

東羅馬金幣(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三彩胡人與駱駝是在唐長安城近郊墓葬出土的,表現了絲綢之路上往來的西域商賈,以及跋涉于商路上滿載金銀、陶瓷器皿等珍寶的駱駝。
我國境內已發現東羅馬金幣超過50枚,西安近郊已出土了10余枚。這些金幣主要發現于絲綢之路沿線,有些是唐代輸入的,反映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繁榮。
平康坊

有意思的一點是,當時長安青樓云集的“紅燈區”,卻坐落在緊鄰皇城東南角的平康坊,而且開元年間的右相李林甫的宅邸就在平康坊。
這些布局特點和北京城倒是很像,當年北京的八大胡同也是離皇城不遠的。

樂舞圖(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崇仁坊

由于唐朝的貿易十分繁盛,做生意往來的人非常多,旅館什么的肯定是有的,外來人口或者來不及回去的,晚上都可以住在長安城里,崇仁坊就是旅館的聚集地。

唐代院落 唐三彩
通濟坊

通濟坊本是唐長安最荒涼城坊。在《唐兩京城坊考》中,關于通濟坊的記載只有70多字,兩座宅邸兩座家廟,還不一定在同一時期。
如今西安城的夜明珠——大唐不夜城就位于此。

唐代仕女俑
通善坊

坊內唯一有記載的古跡是“杏園”,表面上像是個農地,但實際還是有點文化的。
這座“杏園”緊挨著北邊鄰坊的慈恩寺,在這個唐長安書生們“雁塔題名”的圣地,去“杏園”里游賞休憩一番,也是意氣風發的新科進士們不約而同的默契儀式。

唐 閻立本《步輦圖》
曲池坊

曲池坊緊鄰曲江池,曲江池是當時皇族貴戚的主要游覽場所。
曲江是位于唐長安城東南的風景名勝,因流水屈曲而得名。唐代疏鑿為池,煙水明媚,為都城游賞勝地,以“曲江流飲”的盛事而聞名。
在曲江池的南岸,還有占地30頃的隋代皇家御苑芙蓉園。唐代時北筑夾城,與興慶宮、大明宮相通。

唐 李昭道《曲江圖》(局部)
晉昌坊

今天慈恩寺寺廟區、慈恩寺遺址公園、師大附中北側和大悅城北側,都在晉昌坊范圍內。
慈恩寺是唐長安城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法相宗祖庭。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建寺,唐太宗為其賜名“大慈恩寺”。
永徽三年(652),玄奘為保存由印度帶回的經籍而修建了5層佛塔,主持翻譯佛經。后又改建成7層樓閣式磚塔,即今天所見的大雁塔,為游覽勝地。

大雁塔
永興坊

大家可能萬萬沒想到,如今因“摔碗酒”爆紅的永興坊竟然卻有其名,雖然位置偏移了點。
在1400年前,永興坊曾經是著名諫臣魏征的府邸,關于他的典故,最有名氣的大概是直言納諫李世民,成為千古佳話。

摔碗酒
名人故居

臨近東市就愈發熱鬧了,富貴如安祿山,在這里又有套房,玄宗賞賜公款裝修,精美無比。
“堂皇三重,皆像宮中小殿”,“什物充牣,以金銀織傍框笊籬”等,不知道有沒有言過于實。

“秦中自古帝王州”,陜西省關中的西安(古稱“長安”),曾先后作為周、秦、漢、唐等十三朝都城,其中漢長安城獨占九朝之多。
千年回望,歷史的回音始終在今天的西安城里沉吟,比如至今屹立的大雁塔、小雁塔,比如在原址上興建的興慶宮、大唐西市、大唐芙蓉園,比如讓人們更直觀了解唐朝皇帝居所的大明宮遺址,比如含光門、朱雀門、明德門等一個個傳承至今的名字……
文字綜合自新京報、駿途旅游網等
手繪地圖出自《長安復原圖》
為了地道還原西安的古風遺韻,我們參考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及最新考古成果,對大漢長安及盛唐長安兩個時期的城市布局、主要建筑風貌進行高度復原。
我們將這些復原成果手繪下來,制成了一套精美的《長安復原圖》,這套復原圖由西安博物院權威機構監制,并邀請到多名歷史研究及考古專家撰文、審核。
復原圖展示了大漢、盛唐時期長安城發生重大事件及珍貴出土文物,絕大部分圖片由制作者手繪而成,呈現了長安曾經的輝煌樣貌及民俗風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