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面包會議”背后,上海發展拿出了逆勢飛揚的勁頭
新華社上海9月1日消息,獲得土地不到24小時,就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證、用地批準書、工程規劃證“三證連發”。在剛剛落地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拍下首塊工業用地的新奧公司,體會到了什么叫“臨港速度”。
臨港是上海發展的縮影。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的上海,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絕佳窗口。應對外部挑戰,上海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積極構筑城市發展戰略新優勢。在申城走訪,記者聽到的是敢闖敢干、只爭朝夕的故事,感受到的是逆流而上、逆勢飛揚的勁頭。
“越遇貿易逆流,越要開拓創新”
“秋褲”和“時裝”,兩個看似極具反差的詞,卻因中國企業的努力,即將“神奇”地走到一起。
這兩天,老字號企業三槍集團最忙碌的事情就是籌備紐約時裝周的走秀事宜。三槍母公司上海龍頭股份董事長王衛民告訴記者,在9月份舉辦的紐約時裝周上,三槍將帶去40套內衣服飾,把老品牌的工藝面料與當下的審美相結合,展現“國貨潮牌”的新風采。
走上時裝周舞臺,是三槍國際化經營“厚積薄發”的結果。“越遇貿易逆流,越要開拓創新。”王衛民說,呼應“一帶一路”倡議,龍頭股份在埃塞俄比亞的毛衫工廠2018年建成投產。“非洲工廠開工的第二天,我們就接到了美國客戶的訂單。明年,這個500人規模的工廠計劃擴大到目前的五倍。”
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堅定信心辦好自己的事。地處中國開放最前沿的上海,無論傳統行業還是新興產業,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在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中反而增強了“以靜制動、任爾折騰”的定力。
汽車氣門嘴、排氣系統管件、胎壓監測系統……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領域,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到了全球前三。盡管受貿易摩擦影響,清關稅費和物流成本均有所上升,但保隆科技并不慌亂。
保隆科技技術中心總監尹術飛說,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來自美國的訂單并沒有減少。“因為我們的產品雖小,但質量和技術過硬,客戶粘性很高。”
在尹術飛看來,汽車作為支柱產業,企業要做的就是技術上不斷突破、質量上精益求精。與此同時,還要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開拓歐洲、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過這樣快速的發展”
企業開拓創新主要靠自己。政府職責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引擎增添更多的“燃料”。對于營商環境的優化,上海近兩年來一以貫之、一路升級。
在集聚了逾7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上海,最近有兩個外企的故事在朋友圈里頻頻刷屏:一個是剛剛開業的美國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開市客(Costco),開業當天因為人流量過大被迫“停業”半天。另一個是位于上海臨港的中國首家外商獨資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預計2019年底正式投產。
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是吸引這些跨國企業進駐上海、加碼中國的重要原因。就像專家說的,開市客被“擠爆”或許不是常態,但中國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產品的巨大需求肯定是常態。對于違背經濟規律的行為,企業會用腳“投票”。
吸引外企的不僅是中國市場,還有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不到一年的時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完成了廠房建造、設備進場和安裝調試,為年底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過這樣快速的發展,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剛剛結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由衷地表示。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上海的基層,今年以來“小面包會議”(錯過了飯點啃面包)、“站立式辦公”(在企業車間里召集相關部門商議)蔚然成風,各級干部加班加點為企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
上海市負責人在一些面向全市的大會上提出,將努力把個別項目落地時展現的“上海速度”,在面上復制推廣。讓“個案”變“常態”,優質政務服務成“慣例”。
“吸引中外人才在新片區的熱土上成就人生價值”
一輛外表與眾不同的卡車,連駕駛室都沒有,電池箱就放在車頭,外面還可以實時顯示剩余電量——這臺名為Q-Truck的無人駕駛電動重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臨港展區甫一亮相,就收到了“彈眼落睛”的效果。
“這款無人駕駛卡車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未來將在國內的港區、碼頭率先商業化落地。”西井科技創始人譚黎敏說。
無人駕駛,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打出的產業“新名片”。除了對區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企業實施15%的所得稅優惠,上海市政府近日還提出,建立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5年總計出資不少于1000億元,統籌用于新片區內各類產業扶持、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建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啟動科創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是首屆進博會期間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三大任務加一大平臺”,將幫助上海積極迎接各種挑戰,構筑這座城市新的戰略優勢。
細數三大任務,科創板已經順利開板,近30家已上市企業募資逾400億元。長三角一體化穩步推進,三省一市共筑強勁活躍增長極。剛剛落地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在緊鑼密鼓落實總體方案要求。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對人才的吸引,對人才發展環境的重視,貫穿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的全過程中。
“新片區的一大政策突破是人員從業自由,將在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以及國內人才落戶、購房等方面提供最便利、最周到的服務,吸引中外人才到新片區安家落戶、安居樂業,在這片熱土上成就人生價值。”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說。
(本文原題為《“小面包會議”背后 上海發展拿出了逆勢飛揚的勁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