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提出的白冠長尾雉、鎮(zhèn)海棘螈等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白冠長尾雉、鎮(zhèn)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在8月28日結束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被列入《公約》附錄II,意味著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當?shù)貢r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169個締約方的政府代表團、200多個國際組織和新聞媒體共17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審議了107項政策性議題和57項附錄修訂提案,通過了300余項決議決定,并宣布《公約》第19屆締約方大會將于哥斯達黎加召開。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我國派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外交部、農業(yè)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國科學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有關部門共同組成的政府代表團參會。
大會期間,我國代表團廣泛開展磋商交流,深度參與國際規(guī)則制定,特別是在大象、老虎、賽加羚羊、鯊魚、海參、熱帶木材等與我國密切相關的焦點物種,以及貿易規(guī)則、執(zhí)法、生計等綜合性議題方面,密集溝通協(xié)調,提出合理對策,推動議題結論客觀公正。
據(jù)介紹,我國提出的將白冠長尾雉、鎮(zhèn)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列入附錄II的五項提案全部順利通過。組織召開了以“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擔當:全鏈條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為主題的中國邊會,倡導包括源頭國、中轉國、目的國在內的全鏈條打非理念,全面展示我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成就。參加了公約第71、72次常務委員會會議、野生動植物執(zhí)法網絡第三次全球會議、生計邊會、大象邊會、減少需求邊會等會議和活動。開展了與歐、美、亞、非等近二十個締約方、公約秘書處、有關國際組織的雙多邊磋商,為《公約》談判奠定了良好基礎。
《公約》于1973年3月締結,1975年7月生效,目前有183個締約方。《公約》通過制定監(jiān)管物種的附錄、實行進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推動國家履約立法和執(zhí)法、對違約方實施制裁等措施規(guī)范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活動,以達到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每兩至三年召開一次,主要任務是:討論各締約方提交的附錄修訂提案,調整貿易管制范圍;討論《公約》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制訂修訂決議決定;選舉締約方大會下設的常務委員會、動物委員會、植物委員會的成員等。
《公約》管制國際貿易的物種,可歸類成三項附錄,附錄一的物種為若再進行國際貿易會導致滅絕的動植物,明確規(guī)定禁止其國際性的交易;附錄二的物種則為目前無滅絕危機,管制其國際貿易的物種,若仍面臨貿易壓力,族群量繼續(xù)降低,則將其升級入附錄一。附錄三是各國視其國內需要,區(qū)域性管制國際貿易的物種。
(原題為《白冠長尾雉、鎮(zhèn)海棘螈…… 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