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部電影是一盞燈,照亮孩子生命的陰暗面
30年前,有一個畫家,業余從事美術教育。所接觸到的孩子們心靈的緊張和承受的壓力,深深地觸動了她,讓她決心研究并實踐適合兒童天性的教育。她就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芭學園的創辦人——李躍兒。
李躍兒老師也是紀錄片《零零后》兩位主角的恩師。在她的指導與幫助下,他們從童言無忌的孩童成長為獨立自信的個體。
關于教育,家長們總是不由地產生焦慮,畢竟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這方面,大李老師正是行家。多年來,她在育兒上的實踐與研究,兼顧了中西方教育的優點。
《零零后》上映前的一周,我們向電影里給了兩個孩子人生重大影響的大李老師發出了邀請,想請她談談對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感受、對教育的看法。下面的這篇文章就是大李老師給我們的回復。或許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視角,我們更能預知即將迎來百城首映禮的《零零后》會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意義和感觸。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芭學園的創辦人李躍兒
寫在電影觀看之前
電影《零零后》要上映了,我寫下這篇文章,不是因為它的主角是李躍兒芭學園的孩子。
這是一部紀錄片。一直以來我都是紀錄片愛好者,隨著閱片量的增加,我發現紀錄片多以苦難獵奇的人物生活為主題,以便有被廣大觀眾所青睞的機會。但是《零零后》卻不同,它充滿力量,帶著濃厚的陽光味道,就情節來看,單純為了娛樂,都是一部好看的片子。

早先,當導演張同道說,他要把連續追蹤12年拍攝的孩子們的真實故事剪輯成一部電影,以池亦洋和柔柔從5歲到17歲的成長生活為主題。我心想“老道就是不消停,隨他去吧”,那時真沒對他的想法有所共鳴和觸動。
現在,《零零后》的電影真的要上院線了。張同道導演讓我先看看,我竟然不想打開看,因為對我和芭學園的老師來說,無論是電影《零零后》的主角池亦洋、柔柔,還是2017年播出的電視紀錄片《00后》的主角一一、劉嘉陽、萌萌、錫坤、梁昊天、辰辰,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永遠在我們記憶深處珍藏。
雖然我清醒地知道,幼兒園時期對于一個孩子的記憶來說是多么的不起眼,他們很快會面對更多教育者的培育,還有無限愛著他們的家人陪伴他們,童年經歷過的幼兒園老師們和我都會變得模糊。

但是,作為一個老奶奶,我害怕看到他們受苦,害怕看到有人對他們不夠愛護,也擔心他們的家人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不夠理解他們,而最難過的是這一切我都愛莫能助。
拖延了大半個月,堅決咬著牙,我還是緊張又害怕地觀看了電影。之后,隨著《零零后》的第一個鏡頭呈現出來,那個小老太太的小女人氣被掃得蕩然無存。
在憤怒中掙扎的小獅子
電影一開始,就是非常振奮的一場橄欖球賽,賽場上那種緊張的氣息、充滿力量和對抗的氛圍,瞬間把我們帶入看一場精彩球賽的狀態。

突然,一個孩子稚嫩又霸氣的聲音打斷了球賽:“誰敢再說,我要把你們都打成肉泥!”隨著電影的深入,我們跟著經歷池亦洋小學時期的困難,他像一頭小獅子墜入了深坑,在困難中掙扎,在課堂中無助、惆悵。他的每一個憂愁無助的動作,我看著心疼的同時也有一些欣慰。我的心沒有感到要流淚,但是眼淚卻一直止不住。

我這樣說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為什么孩子的困境會令一個教育者感到欣慰?這是因為我看到,在經歷困難和痛苦的過程中,池亦洋內心知道自己遇到了困境,他能夠以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無助和憂愁,他會以大哭來發泄和訴說自己的壓力。

有一次,池亦洋在家里因為作業不會做而大哭,他邊哭邊說:“所有的作業都不會做!本來五分鐘就能做完的作業到現在還沒有做完!”一個三年級的孩子,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遇到的困境,并明確表達出自己面對困境的感受和想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父母對他學習遇到困境時的討論和決定,是能夠體諒孩子處境的。媽媽和爸爸都沒有以我最害怕的思想和態度來對待困境中的池亦洋,他們做決定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尊重孩子,找到孩子最擅長的項目讓孩子重新升起自信。
如果沒有父母的理解,沒有在被愛和尊重的環境中成長起對自我的認知、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觀點,沒有被周圍環境所接納的體驗,孩子在這個時候會把遇到的困難和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品質混為一談。

對于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兒童,在需要求助時不敢求助,這意味著他們必須隱藏困境,必須壓抑憂愁,他們的心靈可能就因此被傷害,健康的心靈變得不再健康。隨著經歷的困難越多,他們的人格就越多地失去光彩,因為所處的環境不能接納他們作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所必然出現的錯誤和困境。
看《零零后》這部電影,可以給更多老師和家長提起“什么是孩子良好狀態”的認知,因為所有的孩子在風光和成功時流露出的微笑是一樣的,心情和狀態也是差不多的,但是在遇到困境時所表現出的態度和狀態卻千差萬別,在困境當中才能夠顯示出教育和家人支持的結果。

所以如何看這部片子,如果給我,我要看的是孩子們遇到困境時的表現,看看他們是硬撐著的麻木的堅強,還是垮塌下去,或者是錯誤地產生犯罪感。
我們欣喜地看到,這兩個孩子不約而同展示出了一樣的東西,那就是閃耀著人格光輝和人類最本質的智慧的狀態來面對。這時屏幕前的我,曾經在完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習性被孩子的大氣所驅逐,同時對孩子和家長升起深深的敬畏。
美麗少女身體里的硬漢子
《零零后》影片開始,是柔柔氣質非凡的舞蹈鏡頭。隨著真實記錄的故事推進,我們又看到了在小學數學課上柔柔對數學的遲鈍。

柔柔也是從其他幼兒園轉來,在消除她可能被集體排斥的特質的同時,我拼命地彌補她對數字的不敏感。記得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都沒能幫助柔柔把8的數字、數名、數量配對。
但幸運的是,媽媽為她選擇的是一所極其包容和能夠正確幫助孩子的學校。柔柔在數學課堂上露出的自我解嘲的表情,真的是太可愛了,太健康了,這個表情意味著柔柔知道自己數學沒學會但并不覺得這是見不得人的,表現出這樣的狀態意味著她的環境是健康的。

當發現孩子身上我們人類天然會有的不同特質或不足時,孩子會如何感受這種不足,家長們又如何看待這種不足,這是電影《零零后》給家長們的看點。
如果我們的眼睛只看到柔柔輝煌的結果,只看到那些優秀的模范,就會忽視自己孩子作為一個“人”的不一樣,作為一個“人”的不完美,作為一個孩子的生命價值,甚至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身上馬上就長出能上北大清華牛津哈佛的小蘑菇。
《零零后》影片里柔柔的故事,給到父母們這樣一個信心——勇敢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堅決地幫助自己的孩子,面對反對者堅持正確的道路,孩子最后會開出意想不到的花。

張同道導演和他的團隊,讓我們看到人類偉大的決定和思想被證實后的結果。看到像柔柔這樣沒有按照約定俗成的優秀標準而生的,在這個世界上占絕大多數的不完美的孩子,在理解與愛、幫助與信任的支持之下,可以獲得怎樣良好的成長。我想這個意義可能跟天生優秀的孩子的成功一樣意義重大。

柔柔和池亦洋的故事,給百分之八十的普通孩子和沒有生出優秀孩子的父母以希望。電影《零零后》可以是一盞燈,照亮并非天生優秀的孩子生命中的黑暗。
影片中柔柔媽與柔柔爸的對話,大家看過影片后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另外想和大家分享的消息是,柔柔今年升入大學,選擇的專業是教育。
讓陽光普照進發霉的陰暗角落
其實不難看到我們作為教育者因為有了孩子而得到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機會,是孩子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值得時時警醒自己的是,當我們有了孩子,在我們對孩子產生了希冀、為孩子設定了目標之后,我們常常會忘記孩子是人。
在使得孩子達到我們的期望和目標時,孩子付出的努力是在配合我們。而這時我們很容易忽視這一點而忘記了對孩子感恩。忘記了警醒每次我們面對孩子氣急敗壞時,其實是我們自己沒有學會幫助他們。我們自己的無能和無知卻讓小小的孩子去背負。

于是慢慢地在我們親愛的孩子靈魂中,某些地方就會成為陽光無法照到的陰暗角落,時間長了那里就開始發霉。在他們成人后,就可能常常從那里發出惡臭,污染自己的生活和社會。
《零零后》是一道特殊的陽光,它能穿透那些黑暗的角落,殺死那里的霉菌,讓那個角落明亮起來,散發出陽光的味道。
這就是,柔柔的數學顯然是班級里最差的,池亦洋愉快地交了白卷,這里不應該是生長霉菌的地方,這里應該是被陽光照耀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電影《零零后》對孩子來說是一部勵志片。看了《零零后》,家長們可以消除恐懼和糾結,帶著安然的心去支持孩子度過困難和坎坷。
《零零后》是孩子前進道路上的一盞小燈,它使得看過這部片子的孩子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止自己一個人會有不足。它也使得孩子知道,所有的困難都可以被克服,即使在異國他鄉半夜被趕出家門,被全體同學誤解也能轉換,即使被自己特別喜歡的學校拒絕也還是會有很好的學校可以去,再大的坎也有突破的那一天。
最后,感恩張同道老師和他的團隊歷經十二年的辛苦,為中國的孩子和家長點燃的這盞明燈。
李躍兒寫于2019年8月
《零零后》將于9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舉辦百城首映禮。
我們將這部電影作為開學季的獻禮,如果你是置身于教育事業的工作者,這部電影或許能讓你更理解學生所想,認識教育的意義。
如果你是處于焦慮中的父母,總是覺得對于孩子的變化后知后覺,這部電影或許能幫助你梳理教育孩子的方向。
如果你是零零后,想要看看同齡人的生活,這或許是一本成長指南,你可以在同輩的生活經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理想。
《零零后》將于9月3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感謝大家的厚愛,目前《零零后》首映禮所剩余票有限。只要您對《零零后》感興趣,非常歡迎各位多多支持這部電影,點此參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