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翼龍貸回應“還了款仍起訴”:因合作商未對還款進賬作說明
網貸借款人劉東(化名)在翼龍貸還了貸款仍然被起訴,法院最終駁回起訴。
8月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報道了這一情況。報道后,翼龍貸平臺運營方表示予以重視。8月27日,其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目前他們已經查清,起訴劉東還款的“烏龍”事件,原因是劉東所在的湖南翼龍貸合作商在履行其“代償義務”時,對劉東的6萬元還款進賬未作特別說明,導致平臺認為劉東未還款。
翼龍貸是聯想控股成員企業,為有資金需求的農村借款人提供網貸服務。
澎湃新聞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判例發現,目前與翼龍貸相關借貸刑事判例已有30多份,有詐騙翼龍貸貸款的案件,也有加盟商截流、侵吞貸款資金的案件。
“烏龍起訴”
翼龍貸運營方相關負責人王先生介紹,翼龍貸平臺的運營采取加盟商模式,由加盟商收集借款需求,并進行貸前風控,平臺審核借款人的相關資質后發放貸款。翼龍貸是聯想控股成員企業,為有資金需求的農村借款人提供網貸服務,目前其業務已覆蓋全國1200余個區縣及數萬個村鎮。
王先生介紹,根據平臺與加盟商之間的約定,為保護投資人利益,加盟商需要對一些沒有及時歸還貸款的行為,履行代償義務。劉東所在湖南地區的加盟商也不例外。
“劉東的那6萬元借款確實(平臺)顯示有進賬,但并沒有說明這是劉東的還款。”王先生說,2017年,平臺已對該湖南合作商進行了清退,后來另一家公司承接了后續的債權和貸后管理工作,所以出現了上述烏龍事件。
據劉東介紹,勝訴后,近日警方上門對他進行了詢問,以確認他是否于2017年在翼龍貸平臺進行過續貸。前來詢問的警察還要求他手寫50個簽名,以比對其筆跡。
“我只在2015年在翼龍貸借過一次錢,一年后還了,根本沒有再續貸,難道有人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冒用我的名義在平臺進行了續貸或借款?”劉東說,希望警方進一步調查清楚背后內情。
翼龍貸運營方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告訴澎湃新聞,“應該是我們這邊有動作,警方才會去找他(劉東)。”
相關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網貸平臺為了實現“0逾期”的目標,往往要求其加盟商對平臺的逾期借款進行墊付或者代償。而加盟商在無法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之時,會采取“借新還舊”,甚至偽造或虛構借款人信息進行續借或借款,以延續經營。
王先生表示,具體情況目前仍然在調查,如果存在這樣的行為,平臺絕不姑息。
墊付的債權
中國裁判文書網刑事判例顯示,翼龍貸確實存在過加盟商將借款人的還款進行截流、侵吞,編造虛假事實套取借款放貸的情況。石家莊中院的一份刑事裁定書中,法院查明,翼龍貸石家莊加盟商白某托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收到2174萬余元借款資金,卻只繳給翼龍貸總部1533萬余元。最后,針對白某托經手的借款項目到期后的逾期,翼龍貸墊付貸出方的債權超過1054萬元。
翼龍貸平臺方證人尹某證言:2013年底左右,翼龍貸總部發現,石家莊運營中心伙同溫州翼龍貸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翼龍貸平臺運營方的子公司)高管程某,偽造借款人身份、工作證明、營業執照等資料,從翼龍貸借款平臺騙取貸款并瓜分,石家莊運營中心白某托等人還謊稱代借款人還款,將借款人本應通過借貸平臺還給貸出方的款項,進行瓜分。
石家莊運營中心甚至教唆借款人貸到款之后可以不用歸還,造成后期貸款人大部分不再還款的惡劣后果。截止案發時,石家莊運營中心共有160筆(人次)未按合同還款,共計1000余萬元。
該案中,白某托被認定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涉案贓款570余萬元,依法予以追繳。
前述翼龍貸的王先生8月27日告訴澎湃新聞,該起案例發生在2014年、網貸行業草莽生長之時,給公司帶來了深刻教訓。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30多起與翼龍貸相關的刑事判例中,侵占、挪用翼龍貸平臺資金的占到了3成。如在河南三門峽的一起判例中,郜某強作為翼龍貸澠池縣的負責人,在40余名借款人向翼龍貸借款時,他以利息、保證金的名義,收取了共452600元據為己有。二審中,郜某強辯稱,他收錢是為客戶墊付巨額利息。但其辯護意見未被法院采納。
虛假的借貸
此外,30余起刑事判例中,另外7成是詐騙翼龍貸貸款的案件。這些詐騙類案件中,有的還涉及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在河北張家口中院的一起判例中,被告人李某文,是翼龍貸某咨詢點的工作人員,2015年,面對前來咨詢貸款、但并沒有房產證的借款人,他每人收取800元,為其聯系辦理假房產證,以用來在翼龍貸辦貸款時做抵押。
借款人利用翼龍貸的審核漏洞進行詐騙的情況,也有不少。
在吉林省雙遼市法院的判例中,法院查明,被告人李某春2016年以偽造的村委會證明,編造自己承包了56畝地,想擴大種植面積、年收入8萬元等虛假理由,從翼龍貸雙遼市運管中心騙取貸款6萬元,實際用于償還個人債務。雙遼市運管中心當場扣除服務費5400元,實際交給被告人李某春54600元。李某春給付雙遼市運管中心11個月利息共計人民幣9900元后逃匿。法院最終認定李某春詐騙的數額為人民幣44700元。
判決書還披露,李某春不但沒有承包56畝地,而且貸款時根本沒有種地,早就舉家搬遷,且在村里還有欠債。
而在河北省館陶縣法院的判例中,楊某為騙取翼龍貸的4萬元借款,他除了偽造村委會證明,利用他人種植的大棚冒充是自己在經營之外,居然還找來了一名女子冒充是自己妻子,并且拍下合影照片,制作了假結婚證。
在山西晉中市中院的判例中,冀某呈獲得在山西和順縣經營翼龍貸業務的授權,2015年以來,冀某呈等三人,虛構假的借款事實,通過合同詐騙的方式,詐騙914萬余元,分得贓款454余萬元。在該案中,冀某呈等人拉人進來借款,扣取高額的手續費、成交服務費等。而借款人的借款名目和材料,往往都存在虛假。
澎湃新聞注意到,冀某呈的辯護人提出,焦某的證言證實,翼龍貸總部相關人員知道下面90%的借款手續為假,所以翼龍貸總部對此案的發生存在較大過錯。法院認為,上述證據并不影響冀某呈犯罪事實和罪名的認定,但量刑時予以參考。冀某呈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