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人真的需要霍華德嗎?他被這個時代的籃球拋棄了

霍華德回到了洛杉磯湖人,哪怕如此卑微,哪怕只是一份非保障性合同……但他太需要證明自己了。
2012年夏天,當時如日中天的“魔獸”轉投湖人,和科比、納什、加索爾組成湖人“新F4”,但沒想到這成了他職業生涯噩夢的開始。
他和科比互看不爽,甚至在成為對手后爆發了那次經典的沖突——“Soft,try me!”意思是“霍華德你這個軟蛋,動我一下試試”。
此后,“魔獸”跌落云端,顛沛流離。而這份湖人的合同,他能抓住嗎?或者說,他還能適應這個NBA時代嗎?

霍華德重回湖人,自然話題性十足。2009-2011年間東部頭二人詹姆斯、“魔獸”在湖人聚首,多有趣。如果擱十年前,詹姆斯在外,霍華德在內,籃筐上面連扣帶蓋,勢必熱鬧非凡。
但這是2019年了。
德懷特·霍華德最后一個完整賽季——2017-2018季在黃蜂還有81場首發,有場均30分鐘里17分13籃板2封蓋命中率56%的表現。一高興還能單場32分30籃板。
那么他為什么上賽季他只打了9場比賽呢?(而且數據并不差)是其他球隊都沒眼光么?
為什么他離開奧蘭多后,七年換了五個球隊呢?明明數據看著還行啊?有籃板,有封蓋,命中率高,還不太受傷?
高階數據告訴你:霍華德從2012年開始,進攻貢獻就是負的。他還能抓前場籃板、扣籃、造個罰球,但僅此而已了。
數據追蹤告訴你:霍華德上賽季除了反擊和前場補進外,所有進攻手段效率都一塌糊涂。他還能持球單打,但傳球能力極為糟糕,喂進去出不來。他的禁區防守還不錯,但外圍防守是一塌糊涂。
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入行時,霍華德是個能親吻籃筐、能罰球線扣籃的超人。但那些年他著意加了肩膀肌肉,靠壓低重心肩膀強扛來內線得分。
結果他的擋拆內切一直很糟糕、投籃出手沒有弧度、內線壓人進攻又不會出球到外圍。所以當年魔術寧可讓特科格魯來策動,也不讓他做持球軸心。
現在這個時代,那更加不成了。討厭的是,他早年增加的肌肉,而今成了他的負擔。他的移動不夠緊湊,爆發力依然在,但顯得笨重。
簡而言之:無論攻防兩端,他都是一個禁區孤島:移動和傳球,都不夠讓隊友與他產生足夠的聯系。
反過來,德雷蒙·格林和約基奇就是典型的“論個體攻防再說,但當隊友太棒了”的存在。這才是聯盟現在需要的。
我們再來回憶下2009年的那支魔術。
論傳統巨人攻防,霍華德不如姚明;但他可以控制禁區。有他在,魔術可以擺特科格魯+劉易斯的雙射手鋒線,可以全隊拉開投三分;霍華德控制不住詹姆斯,但他的存在,允許隊友控制對手三分線,其他人進禁區,他一個個拍死。
我們都說21世紀前十年,太陽開始了小球時代,但“藍領居中,射手散開”模式,是霍華德開始的。
但這個模式的開始,也多少終結了霍華德自己。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得有籃子,沒籃子的,你也得做點什么:擋切?掩護?遞手傳球?
2009年霍華德那種防守端拼命、進攻端襲籃、等前場籃板的模式,多少不管用了。

另一方面是,上賽季奇才球迷和上上賽季的黃蜂球迷,以至于過往的火箭球迷,大概都有印象:
霍華德,出于某種我們不得而知的原因,一直拒絕擔當小喬丹那樣的擋拆機器。他還是要在半場落位拿球,還是要持球單打;而當他背身拿球時,球就一去不回了。
過去七年里五個球隊都看他打出了不錯的數據,但都不肯留他,也跟這個有關?
而在更衣室里,他好像自從2011年后,就一直不算個好隊友。
霍華德微笑得像個大男孩,看上去總是陽光燦爛,在集錦里也表現出色,而且還是能拿出漂亮數據,但是一整場比賽,或者拉長看,一整個賽季,他并不總是專注投入熱情:
表現缺乏持續性(不只是罰球);特別容易被判罰改變心情;遇到下盤剛硬的家伙(比如當年的博古特和小加索爾),他就會開始躲禁區接觸;缺乏位置感;攻防都不算個好隊友,更衣室里好像也很可疑。
上賽季已經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湖人,還需要更多更衣室戲碼嗎?

畢竟麥基和戴維斯分擔5號位的時間并不算個糟糕選項,而湖人也不宜把陣容打得太大。
戴維斯+庫茲馬+詹姆斯+格林+布拉德利作為收尾陣已經夠了,現在需要的是搭配可靠的過渡陣容。
而霍華德,好像不是個配陣萬金油。理論上,連諾阿都還比他更適合湖人,尤其是進攻端,尤其是湖人這樣一個正在重新建構更衣室和輪換的球隊。
現在,湖人選擇了賭一把,也許可以成功,也許能讓霍華德重煥青春。
但,這賭博真的有必要嗎?
(本文系作者授權澎湃刊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