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北即將告別長途客車:10年數量銳減七成多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截至7月底,湖北省800公里以上的長途客車僅剩734輛,較2009年最高峰時期下降了七成。隨著高鐵網的織密和私家車的普及,湖北省內曾經的長途客車即將完成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長途客車興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改革開放后中西部地區百姓赴沿海城市務工、經商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作為九省通衢的湖北,長途客車在2009年達到最高峰,有3000多輛,運營路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給廣大市民帶來了方便。市民萬女士說:“像我們那時候上學,包括家長們外出務工、經商,還要乘一兩個小時汽車前往市區火車站換乘,不是很方便。所以,不少人愿意直接在縣城客運站乘坐大巴車直達目的地”。
自武廣高鐵和漢宜鐵路相繼開通后,沿線居民可乘火車直達目的地。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長途客車的數量比去年底減少了200多輛,降幅達25%。社會學家梅志罡介紹,目前,湖北省長途客車主要集中在恩施、黃岡、荊州、襄陽等高鐵(動車)網不密集、不發達的地區,尤其是縣市一級。但今年1月至7月就比去年底減少了200多輛,降幅達25%。
截至今年6月,湖北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6400公里,明年可實現縣縣通高速;高鐵和城際列車里程達1140公里,占全省鐵路里程的四分之一。今年內,串起鄂西北多個城市的漢十高鐵將通車運行,鄭萬高鐵湖北段、黃黃高鐵、安九鐵路湖北段等高鐵線路將在3年內建成通車,規劃的沿江高鐵、襄荊宜高鐵等也將陸續開工,2022年可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快速鐵路,百姓出遠門更加方便,社會學家梅志罡分析指出,長途客車是在鐵路和高速公路不發達、私家車沒有普及的條件下出現的,其安全性和舒適性差,時間成本高,在歐美發達國家,沒有800公里以上的長途客車。近10年來,隨著中國高鐵網、高速公路不斷織密,人們更愿意開車或乘坐高鐵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曾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長途客車已經完成使命,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客輪一樣,必將退出歷史舞臺。
(原題為《10年數量銳減七成多 湖北即將告別長途客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