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追記海南日報社張中寶:愛崗敬業,38歲的他倒在追夢路上
“媽媽不哭……”今年7月剛滿兩歲的小然依偎在媽媽懷里,眼睛不時打量著身邊的大人們,媽媽一哭,她也跟著哭,卻仍不忘安慰媽媽,并慌亂地抬起小手給媽媽擦眼淚。
8月21日上午,海南日報社專題部副主任張中寶的遺體告別會在海口市殯儀館舉行,小然或許還不知,每天晚上逗自己跳舞的爸爸已經永遠離開了,而十歲的兒子小瑜也靜默無語。痛失父親、不知所措的一雙兒女,定定地看著大人們悲愴哭泣。
8月16日下午,張中寶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緊急送醫,終因搶救無效病逝,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38歲。
信守承諾的策劃能手,這次沒能完成手頭的工作
“寶哥,活動圓滿結束了,你放心吧。”“寶哥,跟你最后一次搭檔的活動圓滿結束了。”8月19日晚,“尋找百姓身邊好醫護”大型公益活動揭曉晚會圓滿完成,同事們紛紛落淚,發朋友圈遙送哀思,張中寶全程參與的活動,籌備了這么久,他終是沒來得及看到落幕這一刻。
時鐘撥轉到8月16日下午4時20分。
“寶哥,好醫護的片子好了,咱倆看看吧。”海南日報廣告部柳郁沒想到,片子剛看了幾分鐘,張中寶就倒在了自己身邊。
“我不行了,可能撐不過去了。”等救護車的十多分鐘,由于心絞痛,張中寶呼吸困難,他艱難地說道。經歷轉院、心臟起搏等一系列搶救措施之后,當天21時他還是與世長辭。
“最近太累了。”離世前幾天,有次開會時張中寶突然流鼻血,他對身邊人這樣說道。然而,還沒來得及休息,他就揮別了這個世界。
8月21日,打開張中寶的微信朋友圈主頁,“不忘初心,為夢想,奮斗不息!”的簽名依然靜靜肅立,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個媒體人,張中寶一直踐行著自己的平凡使命,那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為報社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海南日報正處于融媒體轉型的重要階段,張中寶發揮優秀的策劃能力,多動腦筋、勤于思索,參與策劃了“奔跑吧海南”“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等多個融媒體活動,僅2016年,就編寫各類策劃方案達100多個,方案通過后,還要協調各方執行,任務再重,他也從不推諉,總是親自做好每一個細節。
跟他接觸的領導、同事都說,很少聽到張中寶抱怨什么,他的工作作風、為人處事,一直感染著大家。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總經理翁朝健說,凡事交給張中寶,他都會說“好的”,他做事,大家都放心。
“中寶是非常優秀的年輕干部,海南日報社痛失英才,這也是海南新聞界的一大損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郭志民說。
大家眼中愛笑的兄弟,卻給眾人留下了悲傷
殯儀館送別大廳里,花圈環繞,悲傷彌漫。張中寶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樣。
“我叫張中寶,大家可以叫我‘掌中寶’。”2007年10月,張中寶正式進入海南日報社開始工作,他幽默風趣的自我介紹,令大家印象深刻,而現在大多數人更愿意叫他“寶哥”。
時年26歲的張中寶是從南方日報社來到海南日報社的,在新聞報道方面有一定的實戰經驗。但是,他依然非常勤奮地跑新聞,大家經常看到他挎著一個褐色的小包,到口線的單位了解信息。
張中寶有著非常敏銳的新聞嗅覺,他剛轉正后就采寫出《全省規劃12個大型風電場》稿件,從建設企業到省里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都進行了采訪,刊發在2008年3月1日的三版頭條。后來,在海口記者站期間,他負責的會展、規劃等口線,經常出“大新聞”,占據“大版面”。
“中寶真的是一個‘工作狂’。”海南日報社編輯中心編輯郭景水說,他們同時進入報社工作,12年來,大家每次聚會時,張中寶都非常喜歡聊怎么把稿子寫好,怎么把報社的經營工作做好。
工作勤勉盡職,人也溫和謙遜。每次見到張中寶,他都帶著如沐春風的微笑,這是所有同事對他的印象。
海南日報社三亞新聞中心記者鄧鈺仍然記得,來報社的第一個采訪,就是跟張中寶一起去的。
當時寫的是進報社后的第一篇稿子,鄧鈺很緊張,擔心寫得不好。張中寶一句“不怕,有什么寶哥給你擔著”讓鄧鈺暖心了很多,也正是因為張中寶,鄧鈺感受到報社有很多優秀的前輩能夠體諒而且樂于幫助新人。
張中寶的溫暖不僅給了同事最大的安慰,也讓各個對接單位感受到媒體人的專業與氣度。
“中寶的離去讓人難過又惋惜。”海南省稅務局宣傳干事吳芳玲說,張中寶是非常細致負責的人,從他身上,她了解到媒體人、媒體行業的辛苦。每一次做宣傳,都提前一周開始籌劃,從定選題、擬寫提綱和稿子、篩選照片、版面編排等,他都會從專業的角度給出意見建議,并做好統籌安排。
“這么開朗溫和又有才的一個人,可惜、遺憾啊。”海南省農信社宣傳部部長袁國華痛心地說。
家人心中堅實的依靠,一關門竟成永別
“兒子,你最愛吃我做的飯,卻再也吃不到了。”8月21日上午,送別兒子,張中寶的母親哭啞了嗓子,家里重要的依靠倒了,她覺得天塌了。
“媽,我去上班了。”8月16日14時多,張中寶像往常一樣跟母親和孩子打個招呼,便離開了。身后的門“砰”地關上,誰也未曾料到這次竟是永別。
2006年,父親去世后,張中寶便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對此,他也一直努力,孝敬母親和奶奶,做個好丈夫、好父親。除了工作,他總是盡量回家吃媽媽做的飯,輔導兒子作業、陪女兒玩耍。然而,這樣的家庭溫馨時光真的太少了。
“很心疼,他真的太忙了。”張中寶的妻子周鳳說,電話響個不停是他在家的常態。
很多時候,他在逗女兒玩的時候,來了電話,一接電話便很久,有時接完電話還要繼續加班,夜里十一二點打電話溝通版面和稿子,家里人也習以為常。周末帶孩子出去玩的路上,一個電話過來,就趕回去加班,也時有發生。
“我感覺中寶就是去出差了,只是時間久了一點。”周鳳哽咽道。自從丈夫離世,周鳳3天瘦了十斤,悲傷到已哭不出眼淚,她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盼望著丈夫回來一起商量。
“文章動海天 腳力眼力勤勉贏萬千知己 初心不改”“策劃滿瓊島 助人愛人厚德享半世流光 青春永存”,在告別會上,這幅挽聯概括了張中寶認真執著、敢于擔當、愛崗敬業的一生,留給了同仁們永遠美好的緬懷。
(原題為《38歲的他倒在追夢路上——追記愛崗敬業因公殉職的海南日報社專題部副主任張中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