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東區縣2018年鮮活力洞察報告|臨沂高新VS棗莊高新

2018年,臨沂市GDP為4717.8億元,棗莊市GDP為2402.38億元,兩市較上一年都出現增長。雖然兩市整體的GDP還有一定差距,但臨沂高新區和棗莊高新區的GDP比較接近,二者在不同方面也各自具有優勢和側重,同時,二者經濟指標都維持了一定增速。并且,二者都致力于構建大數據產業,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聚焦大數據
棗莊自古人才輩出,“科圣”墨子就誕生于此,他的“小孔成像”實驗科學地解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為了紀念他,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取名“墨子號”,這顆衛星的升空,凸顯了我國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的優勢。
棗莊高新區重點打造了魯南大數據中心、智能制造小鎮、互聯網小鎮等創新創業平臺。并且推進魯南大數據中心向產業園方面發展。2018年10月,魯南大數據中心量子保密電話正式開通,標志著棗莊進入量子通信新時代。
與此同時,棗莊高新區還全力構建大數據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棗莊高新區已獲評“山東省大數據產業集聚區”,更利于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棗莊高新區還與棗莊市經信委聯合,舉辦了第二屆“數字中國(棗莊)峰會”,邀請業內專家及互聯網企業參會,并與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無獨有偶,臨沂高新區也把目光瞄準了大數據應用產業。不僅成立了臨沂大數據產業發展聯盟,還成立了大數據應用工作辦公室,同時也獲評“山東省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為大數據產業的快速升級出謀劃策。
臨沂高新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磁電及其功能材料等3大新興產業。其中,對于磁電產業尤為重視。為此,臨沂高新區還創建了國家級電子元器件及功能材料產業創新型產業集群,還規劃布局了磁電產業園,提出建設“磁電共享智慧產業園”。
此外,為打造人才高地和創新高地,臨沂高新區出臺了科技人才新政30條;同時,臨沂高新區高新區聯合市外國專家局,建設了中烏人才交流中心,為更好對接國外高層次人才,還計劃建設中歐研究院。2018年臨沂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6家,其創新活力指數表現可觀。
模式各有側重
棗莊高新區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其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建了浙大山東工研院,截至2018年,浙大山東工研院已建成11個研究中心,累計與國內外高校、企業、研究所共建10個聯合實驗室,5家企業工作站;引進了70多名教授和博士,共計11個團隊、科研人員已達168人;孵化和引入21家產業化公司完成產值1638.1萬元,共申請發明專利85項。
棗莊高新區還注重專利研發,實施了“發明專利清零計劃”,穩步提高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2018年1-10月份,棗莊高新區申報發明專利262項,授權發明專利34件;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61件,增長35.1%;專利密度達到每萬人19.28件,增強了核心競爭力,創新活力指數也隨之提高。
臨沂高新區則注重產業園區建設,目前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園區。主要包括機電信息產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園區。由于聚集的部分產業容易產生排污問題,去年臨沂高新區加強對其進行隨機抽查,督促企業進行凈化,達到排放標準,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18年,臨沂高新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08天。
此外,根據臨沂市2018年第四季度大氣環境質量狀況,臨沂高新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明顯改善,綜合指數達到6.33,改善幅度達到19.5%;優良天數達到55天,同比增加了12天,增量居全市首位。臨沂高新區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改善幅度在全區中最大,分別為22.6%、48.3%、34.4%,生態宜居指數明顯提高。
同時,棗莊高新區生態宜居指數也大大提升。2018年,棗莊高新區建設完成了2公里的污水管線,還在搶抓進度,實施完成橫穿棗臨鐵路污水管道的鋪設,實現了污水主管線與污水廠的貫通。
棗莊高新區還加強綠化,打造“森林城市”。投資120余萬元,購買樹苗20余萬株,完成綠化造林面積1550畝,完成全年任務的1.03%,對2.3萬畝森林資源進行了投保;投資65萬余元在綠道兩側栽植黃櫨、連翹、木槿、紫薇等10萬余棵,其生態宜居指數得到提升。
經濟發展迅速
臨沂高新區和棗莊高新區的GDP比較接近。2018年,棗莊高新區GDP達到97.02億元,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臨沂高新區GDP達到87.3億元,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6.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至三產業分別為1.37億元、56.56億元、29.37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為33.6%。
2018年,二者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相差不大,棗莊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22億元,同比增長1.1%。臨沂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9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較快。其中,臨沂高新區稅收收入完成7.2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1%,同比增長27%。臨沂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億元,同比下降0.8%。
國內外貿易方面,臨沂高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1.2億元,同比增加7.5%,進出口總額24.7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總額完成23.7億元,同比增長0.4%,進口總額完成1億元,同比增長22.6%,臨沂高新區出口總額較大增速小,進口總額則相反,二者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這也表明臨沂高新區成長潛力表現平穩。
同樣是同比增加7.5%,不過棗莊高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低于臨沂高新區,達到30.08 億元。棗莊高新區進出口總額10.16 億元,同比增長4.2%,金額低于臨沂高新區,不過增速略高。其中,出口總額完成7.16 億元,同比增長20.8%,進口總額完成3億元,同比減少21.5%。相對而言,棗莊高新區出口增多,而進口減少,且變動幅度要大于臨沂高新區。
2018年 ,棗莊高新區實際使用外資額0.57 億元,同比減少7.9%,相比之下,臨沂高新區實際使用外資額則少很多,接近0.01 億元,同比減少44.1%,主要是臨沂高新區合同利用外資額減少了0.25億元。
在房地產投資方面,棗莊高新區房地產投資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其房地產投資達到19.17億元,增速達到409.3%。臨沂高新區房地產投資達到13.3億元,低于棗莊高新區約6億元。總體來看,兩市的經濟指標基本都在保持增長,經濟發展指數平穩向好,釋放了許多鮮活力。
作者 | 葛曉璇 審校 | 拾冷
設計 | 劉蒙蒙 數據 | 高曉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