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文化講座|肥宅快樂水、奶茶、甜品……甜:讓世界上癮
北京|趙志明:“文學的真和假”——作家的遭遇、創作和心靈
時間:8月16日(周五)18:30-20:3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層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主講人:趙志明(作家)
8月16日晚,趙志明老師將做客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帶你走進“文學的真和假”,聆聽趙志明老師現場分享作家的遭遇、創作和心靈的故事。

北京|回到非洲
時間:8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主講人:柳樺(編劇)
即使在離開十七年后,柳樺依然會夢回非洲。開車馳騁在藍天白云下,道路兩旁是無邊的沙漠、叢林與原野,或者連綿成排的鐵皮波紋瓦頂平房,還有非洲特有的、混雜著樹木的甜膩與太陽的酷燥的味道,一切都觸手可及,細膩可辨。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場景漸漸已經不是曾經親歷過的樣子。柳樺說,如今有了《非洲小札》這本書,記憶便抹不去。8月16日,柳樺老師將在SKP RENDEZ-VOUS聊聊這本書背后的故事,以及那些偶爾跳回夢中的非洲往事。
北京|春樹:我小說和詩歌里的青春
時間:8月17日(周六)13:30-15:3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層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主講人:春樹(作家)
春樹作為中國大陸“80后”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2004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本周六下午,我們邀請春樹來到上海三聯書店,與讀者分享她小說和詩歌里的青春。

北京|怡蘭的下午茶——《日日三餐,早·午·晚》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69號王府中環西座1樓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葉怡蘭(作家)
不論室外天氣多高,我們品紅茶、吃茶點,聊一聊美食與生活,愜意過夏天。這次我們把臺灣“享樂派”美學生活家、飲食作家葉怡蘭請到了北京,與讀者、粉絲見面。屆時,她還將帶來20年的私廚日志《日日三餐,早·午·晚》。
北京|黑客帝國、缸中之腦等想象場景背后的哲學
時間:8月17日(周六)14:00-17:00
地點:東城區沙灘北街嵩祝寺23號Temple東景緣
主講人:劉擎(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我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嗎?我是否被囚禁在像黑客帝國一樣的虛假世界里?如果你曾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那你就已經邁入了哲學的大門了。哲學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艱深晦澀的,但哪怕是一個根本不愛閱讀的的人,關于自身存在、生活的意義和目的的探尋,又總是不得不回到哲學。對每一個人來說,哲學都是必要的終極思考。但是要從何入手,去理解哲學呢?劉擎老師將會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帶領大家以有趣的想象為起點,參與到哲學思考中,輕松地進入到哲學最精深的內核。

北京|甜:讓世界上癮
時間:8月1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陳立(心理學教授)、黃章晉(媒體人、大象公會創始人)、張經緯(人類學家、上海博物館館員)等
嗜甜癖,曾被稱為英國國民性,如今也在成為中國國民性,令全世界上癮。肥宅快樂水、奶茶、甜品……嘴上說著“燃燒我的卡路里”,當代青年在肥胖和糖份之間還是選擇對身體誠實。對糖上癮,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癥,廣泛引起了環保人士、節食者、營養專家、外科大夫以及人文社科學者的注意。而糖的生產與消費歷程,還是個政治問題。關于糖與甜食,你在“東西?工作室”今夏開張專場中能了解到:甜與地域梗、糖與資本主義、糖的世界史。

北京|穿過童年的微光——《奇跡的孩子》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七圣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F單向空間
嘉賓:羅伊·雅各布森(作家)、文珍(作家)、姜妍(界面文化總監)
《奇跡的孩子》是一部充滿力量和溫暖的作品,透過孩童的雙眼,追尋著一段逝去的時光,溫情中不乏冷酷,又散發著微弱卻恒久的光芒,見證了挪威文化變革的獨特年代,一個獨屬于這些孩子們的年代。全書充滿了懷舊情懷,不僅寫盡了男孩成長中的渴望與遺憾,也呼應了1960年代西方的標志性事件,如柏林墻搭建、加加林進入太空等,為一段童年回憶平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作者羅伊·雅各布森將攜手著名作家文珍、媒體人姜妍,講述時光的更迭與悲歡。

北京|如何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核心能力——《園丁與木匠》新書發布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東城區東中街32號樓6層萬有幸福空間
嘉賓:趙昱鯤(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辦公室主任)、季陽(湛廬文化人文社科事業部總編)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精準計算孩子出生日期,從托兒所、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父母用心的規劃。太多的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甚至婚姻,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資源,孩子的需求永遠被他們擺在第一位。但時代瞬息萬變,你真的知道應該為孩子的未來準備什么嗎?這場分享會將結合30年的科學研究,一起聊聊孩子學習那些事,為你解讀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幫你刷新教育觀,揭開父母養育孩子本質,從而終結父母焦慮。

北京|情義與隙末:蔡登山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328號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雜書館
嘉賓:蔡登山(文史學者)、高立志(圖書策劃人)
此次借蔡登山先生新書《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首發之際,我們邀請了作者蔡登山先生和圖書策劃人高立志先生作為嘉賓,一起尋覓晚近歷史真相。

北京|《生死96小時》讀者分享會:一個戰地記者所經歷的非正常選擇
時間:8月18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七圣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F單向空間
嘉賓:馮韻嫻(主持人、記者)、王未(制片人、欄目策劃人)
八年前的夏天,戰爭陰影籠罩下的利比亞出現了一位獨自出行的中國姑娘——馮韻嫻。她面容甜美,身量嬌小,卻攜帶著比人還大的行李。作為央視特派記者,她已經深知此行的不易與危險,但沒有想到,自己即將面對的竟是一場生死考驗。卡扎菲政權倒臺前后,馮韻嫻和來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今日俄羅斯等媒體的國際記者,一同被卡扎菲政府軍圍困在酒店五天四夜,缺水斷電,一時成為國際新聞的焦點。8月18日下午,馮韻嫻將與你分享那段死里逃生的經歷、攝像機鏡頭背后的非正常選擇,以及那些漫天戰火中純粹而真摯的普通人的故事。

北京|張宏杰×李禮:晚清歷史上的“求變者”
時間:8月18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海淀區海淀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張宏杰(文史作家、歷史學者)、李禮(媒體人)
19世紀中葉以后,一批體制內外的少數中國人,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遷的轉折之處。他們不安現狀,試圖刷新觀念,更新傳統,并以此改變國家和個人的命運。他們在中西對峙、新舊交替之中彷徨,也推動著古老中國的痛苦轉身。新近出版的《求變者:回首與重訪》聚焦于19世紀中葉以后的中國變革者,其中包括徐繼畬、張之洞、嚴復、譚嗣同、王韜、張謇、沈家本、梁啟超等人,這些求變者有的聞名于世,有些則被歷史程度不一地遮蔽,但他們都是近代中國特別是晚清政治、文化變遷中難以繞開的關鍵人物,并留下諸多綿長的歷史難題。8月18日晚上,言幾又書店邀請本書作者、資深媒體人李禮和著名歷史作家張宏杰,共同圍繞上述內容展開對話,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近代史之旅。
上海|傳奇高羅佩與他的“大唐狄公案” :譯文版《大唐狄公案》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6日(周五)18:30-20:3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389號二樓機遇中心書店
嘉賓:嚴曉星(學者、作家)、鄭詩亮(《澎湃新聞·上海書評》執行主編)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塑造了“中國的福爾摩斯”,并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8月16日晚在機遇中心,特邀嚴曉星、鄭詩亮兩位嘉賓,同讀者一起來聊一聊傳奇高羅佩與他的“大唐狄公案”。

上海|嗜書·藏書·護書——那些愛書人的故事暨《書樓探蹤·浙江卷》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韋力(藏書家)、毛尖(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專欄作家、影評人)
斯文不絕,情有獨鐘。著名藏書家韋力懷揣對先賢的禮敬,對書籍的酷愛,從十余年前就開始了中國古代私家藏書樓的尋訪之旅。繼《書樓尋蹤》、《書樓覓蹤》兩本專著問世后,2019年又再度推出新作《書樓探蹤·浙江卷》。趁著新書首發,第一財經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作者、著名藏書家韋力與專欄作家、影評人毛尖,現場與您分享嗜書、藏書、護書的人文歷史,聊聊那些愛書人的故事——從袁桷的奇觀樓、鄭性的二老閣到汪輝祖的環碧山房、勞格的丹鉛精舍;從張宗祥的鐵如意館、郁達夫的風雨茅廬,到鄭振鐸紀念館、唐弢故居,縱橫八百年,于談笑間回溯裊裊不絕的書香余脈。
上海|從古至今:性別之神話
時間:8月16日(周五)19:00-20:30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上海外灘美術館
嘉賓:林丹婭(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雪琴(學者)
本次對談我們將邀請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林丹婭與社會性/別研究學者朱雪琴,分享中國民俗及神話人物的男/女性性別形象在歷史中所經歷的變化,討論從古代神話到前現代社會、直至革命歷史中,社會性別形象是如何被構建的,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文化形態、性別觀念和敘事策略。對談還將延伸至當代大眾文化工業及網絡媒體(比如流行網劇、言情小說等)中存在的性別敘事,試圖從這些極受歡迎的人物形象分析中揭示當下大眾的性別觀念。

上海|感官·回響 :王家衛電影的時空觀念與流行密碼
時間:8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張楊路2389弄2號置匯旭輝購物中心4F庫布里克書店
嘉賓:LOOK(影評人)、開寅(電影學博士)、閆立瑞(導演)
王家衛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華語電影界備受關注的導演。一方面,影迷為他作品中的光影和氛圍所迷醉;另一方面,與一般電影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結構,又令他的作品具有豐富的話題性。此次,我們將以《一代宗師》為例,詳細分析王家衛電影中的獨特元素和深層結構,談一談“王氏電影”中的影像和情緒之美,以及與上海的種種故事。

上海|寂靜如此完整:《杰克·吉爾伯特詩全集》
時間:8月16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三樓
嘉賓:張定浩(詩人、文學評論家)、厄土(詩人、譯者)
《杰克·吉爾伯特詩全集》包含了《無與倫比的舞蹈》、《拒絕天堂》、《大火》、《獨石》、《危險風景》等五部詩集,涵蓋了吉爾伯特一生的創作。正如美國當代詩人、吉爾伯特近三十年的好友亨利·萊曼所說,吉爾伯特的詩既是美國的,也是世界的,它們超越了地理的界限,也超越了時間的界限。本周五晚,詩人張定浩及厄土將作為嘉賓,與我們一起閱讀吉爾伯特,品味其詩作中閃耀著的活力與真實。

上海|心靈成長的密匙 親子共創的榜樣——康華×耿艾慈新書簽售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5:30-17:00
地點:嘉定區博樂路70號現廠創業園C棟一層鐘書閣
嘉賓:康華(童話作家、譯者)、耿艾慈(童話插畫作者)、葉沙(電臺主持人)
來自上海的康華、耿艾慈(茉茉)母女可謂難得的親子共創榜樣,通過一問一答一講一畫一起創作睡前故事,在不可復制的美好時光里互相陪伴共同創造的這些故事,最終出版成了獨一無二的幻想童話故事集《一只計劃逃跑的蛋》和《四只耳朵的小豬》。這種親子共創的形式有獨特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值得讓更多家長去借鑒實踐。本周六下午,我們邀請康華母女與上海廣播電臺主持人葉沙,來與大家交流,分享親子經驗。
上海|一片冷香惟有夢——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江南及其他
時間:8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前程路88號浦東圖書館一樓2號報告廳
嘉賓:汪涌豪(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龐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項目部主任)
8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涌豪,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方笑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項目部主任龐堅做客上海浦東圖書館,為你講述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江南及其他。

上海|從《紅樓》讀珠玉之美,從珠玉見《紅樓》玄機——《吉光片羽》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624號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嘉賓:許麗虹(高級經濟師、專欄作家)、梁慧(藝術品鑒定師)、周華誠(作家)
《紅樓夢》中琳瑯滿目的珠玉,只有了解它們的來路——怎么發源、怎么演變、怎么改頭換面,途中遇到些什么人、產生些什么故事,才能明白它們出現在《紅樓夢》中的意義。而這些,就讓《吉光片羽》的作者來為你解開吧。8月18號下午,與作者許麗虹、梁慧相約星期天讀書會,來上海香港三聯書店,更有“雅活書系”策劃人周華誠老師親臨現場,一起為我們分享有關珠玉的故事。

上海|從智慧城市到溝通城市:抖音和大屏幕等新興媒介如何激活城市生活
時間:8月18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陸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霽(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新興媒介的時代,短視頻和大屏幕如何構建新的城市-市民關系,如何創造更有活力的城市生活?8月18日,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陸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潘霽,為我們帶來《從智慧城市到溝通城市:抖音和大屏幕等新興媒介如何激活城市生活》主題分享。

上海|蒸汽朋克與廢土審美——原創國漫《山海戮》分享簽售會
時間:8月19日(周一)19:30-21:00
地點: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BFC外灘金融中心北區文創里B1展演空間
嘉賓:吳青松(插畫師、概念設計師)、饅頭山大(漫畫家)、道長(漫畫助理)
蒸汽朋克式戰斗裝備,細如發絲的線條筆觸,充滿反叛精神的人物設定,流暢的格斗分鏡……如上呈現在這里的就是最新國人原創熱血漫畫——《山海戮》第一冊。這部將水墨藝術與現代美學結合之作,即將開啟中國原創漫畫新里程。想要向漫畫家提問的你,想要近距離看漫畫家繪制英雄的你,想要圍觀漫畫師工作日常的你,需要的只是一次與他們相遇的契機,而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廣州|一位英國名媛親歷的晚清民國大變局——《英國名媛旅華四部曲》圖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9:00-21:00
地點:天河區珠江東路6號K11購物藝術中心B2言幾又書店
嘉賓:沈迦(作者、圖書策劃人)、劉錚(書評人)
本次活動,特邀主編及策劃沈迦老師及知名書評人劉錚老師,共同講述英國名媛謝福蕓20世紀親歷的晚清民國大變局,是本書背后的中國近代歷史的一次深度交流。

武漢|曹禺戲劇的劇場藝術
時間:8月17日(周六)9:30-12:00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陳希(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次講座,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將結合自己的研究談一談曹禺戲劇的劇場藝術。
南京|中國晚近歷史與“蝴蝶效應”——蔡登山《情義與隙末》分享會
時間:8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蔡登山(文史學者)
此次籍蔡登山先生新書《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出版之際,我們邀請作者來分享新書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發現:文史界的“福爾摩斯”蔡登山,如何打撈晚清名人的“記憶碎片”,拼出晚清大變局的時代景象,蝴蝶扇一扇翅膀,如何刮起歷史事件的龍卷風。

南京|從拉薩出發,先鋒與記憶——“馬原藏區小說精品系列”新書分享與對談
時間:8月17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馬原(作家)、何平(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評論家)、曹元勇(出版人)
馬原是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的先驅,1984年,在西藏工作的馬原發表短篇小說《拉薩河女神》,開創了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先河。此后,馬原又創作了一系列以西藏為背景、極具個人風格和文學張力的中短篇小說,在中國文壇引起轟動,并掀起了廣泛的討論。本次活動邀請到著名學者、教授何平,以及本套書的策劃出版人曹元勇,和作家馬原一起來聊一聊那些從拉薩出發的旅程、馬原在西藏的生活以及那片孕育了中國當代先鋒文學領軍人的土地。

南京|“看見《三體》”:科幻作品的視覺呈現
時間:8月17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BUTU(藝術家)、劉天一(科幻寫作者)、司南(插漫畫家、藝術項目策劃人)
《流浪地球》的成功,讓無數科幻迷們看到了《三體》走上大銀幕的可能,但是否能夠重現《三體》文字的輝煌,現在一切都是未知。而在此之前,通過這本《三體藝術插畫集》,我們可以第一次“看到”那個世界。8月17日,兩位嘉賓帶你進入《三體》的二維世界。

南京|名著與名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暗號——《愛情就是堆積如山的筆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嘉賓:蘇美(作家)、曹寇(小說家)、顧前(自由撰稿人)
8月17日,“豆瓣9.6分作家”蘇美應邀做客萬象書坊,與先鋒小說家曹寇、自由撰稿人顧前為你解讀“名著與佳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暗號”,本次沙龍特邀青年作家李黎主持。

南京|快時代中的慢寫作——葉揚×陸源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葉揚(作家)、陸源(作家)
葉揚、陸源正如兩個與強光區若即若離的光點,文學雜志不是他們嶄露頭角的起點,但近年來專家和期刊對他們也不乏肯定。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游離在強光區之外,散發著自己獨特的光芒。兩人都有一份全職工作:葉揚就職于建筑媒體;陸源是出版社的編輯。作家是他們的一重身份,但并不是他們的職業。兩位作家如何看待寫作與職業的關系?多重身份給他們帶來了哪些優勢和困境?他們如何觀察當今的作家群體?本次活動陸源、葉揚將攜新書與著名評論家何平展開對談,分享他們作為非職業作家的生活與寫作。

南京|山海戮——原創國漫《山海戮》分享簽售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9: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吳青松(插畫師、概念設計師)、饅頭山大(漫畫家)、道長(漫畫助理)
漫畫家下筆前都是如何構思作品的?是什么契機讓這些可愛的人走上了漫畫創作之路?他們筆下的大人物、小人物成就了讀者心中的英雄形象,支撐他們在藝術道路上勇敢追夢的英雄又會是誰? 想要向漫畫家提問的你,想要近距離看漫畫家繪制英雄的你,想要圍觀漫畫家工作室打趣日常的你,需要的只是一次與他們相遇的契機,而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杭州|《山海戮》分享簽售會
時間:8月16日(周五)19:30-21:30、8月1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江干區新業路228號來福士中心B1言幾又書店
嘉賓:吳青松(插畫師、概念設計師)、錢妤(插畫師)、饅頭山大(漫畫家)、道長(漫畫助理)
漫畫家下筆前都是如何構思作品的?是什么契機讓這些可愛的人走上了漫畫創作之路?他們筆下的大人物、小人物成就了讀者心中的英雄形象,支撐他們在藝術道路上勇敢追夢的英雄又會是誰?想要向漫畫家提問的你,想要近距離看漫畫家繪制英雄的你,想要圍觀漫畫師工作日常的你,需要的只是一次與他們相遇的契機,而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杭州|生存與生活:偏遠地區到中產家庭孩童現狀——《寂靜的孩子》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
主講人:袁凌(作家、媒體人)
從2015年3月到2019年3月,袁凌耗時四年,深入二十多個省市及鄉鎮,從偏遠山區、城市邊緣到市區中心,從貧困家庭到中產家庭,他持續探訪了上百位孩童。在草原、山地、沙漠、平原、海岸,孩子們像瀑布一樣頑強生長。在袁凌筆下,留守、失學、單親、大病、隨遷兒童不是作為采訪的樣本而存在,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燈塔,那是他們心懷希望。在我們的時代,每一個孩子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8月17日下午,袁凌攜《寂靜的孩子》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主辦方還邀請到文化訪談主持人羅蘭,與袁凌一同關注我們這個時代“孩童”的生存和精神境況,傾聽孩子們成長的聲音。

杭州|人生是一場偶然的遷徙與流放——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分享會
時間:8月17日(周六)15:00
地點:上城區青年路31號解放路新華書店1樓悅覽樹
嘉賓:梁曉陽(作家)、黃詠梅(作家)、周華誠(作家)
《出塞書》為梁曉陽首部長篇小說,本周六下午,他將與黃詠梅、周華誠兩位作家一起,聊聊這部長篇小說處女作的寫作。

杭州|屬于我們的精彩,早已經不復存在——新書《只有大眾,沒有文化》杭州分享會
時間:8月18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
主講人:王小峰(媒體人、作家)
2017年,王小峰離開了工作16年的《三聯生活周刊》,開始成為一名本本分分的從事T恤衫制作產業的小老板,很多讀者大呼可惜!這次借新書出版的機會,我們邀請三表哥來個全國巡回,聊音樂也聊T恤,也許分享內容差個十萬八千里,但真誠地告訴你,這倆都帶“三個表”,不過也請諸位切勿聯想。

西安|華美掩不住的蒼涼——張愛玲筆下的“愛”“欲”人生
時間:8月18日(周日)19:30-21:30
地點:雁塔區興善寺西街66號知無知蘇格拉底大廳
主講人:張勇(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張勇,清華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訪問學者,自2000年7月起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近現代思想史及文化研究。本周日,他將為讀者講解張愛玲的小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