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特色離岸貿易模式,上海將成中國參與全球資源分配戰略支點
8月15日,安永大中華區稅務合規及咨詢部門主管合伙人譚綺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未來上海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離岸貿易模式。
“上海未來將形成一個集先進制造和研發、離岸貿易以及離岸金融配套的貿易體系,成為中國參與全球貿易資源分配的重要戰略支點。”她說。
通常而言,所謂“離岸貿易”是指貿易商在境外分別與出口商和貿易商簽訂買賣合同,貨物直接由出口商銷往進口商而不再經貿易商所在地的貿易模式,其關鍵特征是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
譚綺表示,目前國際通行的離岸貿易模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
第一,以新加坡為代表的資源高度整合型模式。以高度整合的信息監管系統和高效便利的物流運轉體系為載體,結合當地區位優勢和政策便利,開展離岸貿易活動。
第二,以阿聯酋迪拜為代表的多功能綜合平臺型離岸貿易模式。以功能多元化的貿易港為離岸貿易活動平臺,以高度開放的貿易政策和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為支撐,建立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的綜合性離岸貿易樞紐。
第三,以荷蘭鹿特丹為代表的物流集散型模式。通過打造海、陸、空一體化的立體物流網絡,進一步突出物流集散樞紐功能,促進倉儲、運輸和進出口一體化運作機制。
第四,以中國香港為代表的轉口貿易型模式。通過吸引跨境航運、資金等多重貿易資源集聚為離岸貿易提供便利與能效升級契機。
譚綺表示,據她理解,未來上海將依托自貿區新片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離岸貿易模式。該模式的特征是:將圍繞供應鏈,實現離岸貿易、轉口貿易、大宗原材料運輸儲存、分撥中心等貿易與物流功能高度融合,構建以離岸貿易為基礎和起點的配套產業鏈,增強價值鏈集成功能,進而帶動離岸貿易和離岸金融等業態同步發展。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也曾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表示,未來上海的目標將是,以離岸貿易為抓手做實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日前,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性機構集聚上海、拓展功能和提升能級。
對此,譚綺在采訪中表示,根據安永觀察,當前由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產業鏈正從以母國為中心的全球離岸布局轉向在區域某東道國為中心的近岸布局。在貿易結構上,原先“分配型生產+多任務貿易”的傳統模式已經逐漸向“數字服務+智能制造”新模式轉型。
“也就是說,未來通過總部集聚進行離岸貿易,將進一步強化上海基于全球產業價值鏈集成的功能定位及發展模式。”譚綺稱,“上海未來將形成一個集先進制造和研發、離岸貿易以及離岸金融配套的貿易體系,通過總部經濟進一步集聚優勢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同時,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過程中,上海將成為參與全球貿易資源分配的重要戰略支點,進而使中國在國際經貿合作新秩序建立中擴大話語權乃至掌握更強大的主動權。”
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離岸貿易模式應注意什么?譚綺表示,加強投資政策的協調性是上海應當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離岸貿易由于兩頭在外,貿易真實性和數據來源可靠性是監管重點,未來貿易監管方向應該進一步強化“一線放開”,通過先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對于貿易數據的實時監控,并且進一步簡化通關程序,提高通關便利。
此外,譚綺認為應通過制度創新為離岸貿易活動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配套保障,例如,擴大離岸賬戶使用范圍和資金進出便利性,并為離岸金融服務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