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取消快遞二次收費,還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四川省消委會調查發現,四川絕大多部分鄉鎮均存在取件二次收費現象,涉及申通、中通、圓通、順豐、京東、郵政EMS等。8月13日,四川省消委會聯合四川市場監管局、郵政管理局,對4家快遞公司進行約談。要求停止取件二次收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川相關部門對快遞二次收費亂象的治理,可謂深得民心。最近幾年來,鄉鎮快遞二次收費不僅泛濫,而且極其隨意。有的以“保管費”名義,有的用“取件費”為借口,收費的標準低則一兩元,高則四五元。加重了消費者負擔,讓收入本來就不高的鄉鎮民眾叫苦不迭。從網友的反應看,這種現象不僅在四川,也不僅限于鄉鎮,而是更為普遍的存在,在一些高校、小區都有。
二次收費毫無任何法律依據。恰恰相反,國家郵政局此前一再發文,禁止強行向收件人加收快件投遞費、保管費,并要求快遞企業自查自糾。然而,一些快遞企業置若罔聞,依然我行我素。對此,監管部門當積極介入,為消費者撐腰。
在治理快遞二次收費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這一收費亂象的成因。
從四川的情況看,這么多知名快遞企業都有二次收費,甚至郵政EMS也涉入其中,可以說,二次收費幾乎成為了行業潛規則。此一現象,不能只用商家的逐利思維來解釋,它同時折射了農村快遞業的發展困境。
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人口稀疏、居住分散的農村地區,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度和成本,要遠高于城市。如果采取城鄉一致的快遞收費標準,商家可能就要做虧本的買賣。某種程度上說,二次收費在鄉村高發,與此有關。
二次收費的治理當然并不難,但要警惕治理的后遺癥。要么,“堤內損失,堤外補”,快遞企業通過漲價,避免鄉鎮快遞的虧本運營。要么,某些農村地區干脆被快遞企業放棄,不再被納入配送范圍。兩個結果,無論哪一個,都會給民眾利益帶來損害。
更嚴格規范的治理當然很有必要。但在鄉村快遞“最后一公里”成本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一些治理舉措只能是治標。如何共策共力,想方設法降低“最后一公里”快遞物流的成本,恐怕是更關鍵的問題。這也是“建立鄉鎮快遞,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的應有之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