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吧精選 | “逃避式考研”日漸風靡,本科畢業的你怕嗎?
原本來說,大學本科四年是通識教育,決定我們的基本知識覆蓋面和能力素養,而研究生教育則是為了獲取某領域更加專精的知識。
然而這些年來,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本科畢業生“受雇工作”的比例則連續5年持續下降。在中青報關于“考研原因”的投票中,7成網友表示考研是為了提升學歷好找工作。是否代表如今沒有研究生學歷,就失去了求職的第一競爭力?

在就業壓力面前,考研是必需的嗎?
學歷是判斷一個人能力的首要標準嗎?
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碩士、博士步入社會,用人單位本能地進行學歷更高的選擇,本科生又何去何從?
未來是否會如醫學領域那樣,本科生被逐漸淘汰?
歡迎一起探討。
在就業壓力面前,考研是必需的嗎?
本科生會被逐漸淘汰嗎?
針對該話題,問吧用戶在圓桌中展開了熱烈討論,各有看法;總結來看,有如下觀點:

▍考研有必要
1、彌補本科學歷不出色的缺陷,提升自身競爭力
“對于本科院校不太出色(非985、211)的我而言,在研究生院校上扳回一城是我的目標。我想應該也有很多人是這樣想的吧。”
(@目上無塵目下空@88只羊)
2、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在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生,研究生,博士被培養出來,正是順應中國正在經歷的產業升級。中國人口紅利隨著勞工工資上漲而逐步消逝,大量科技含量低的產業將沿著一帶一路轉移。這在將來會引起大量工人失業。與此同時,許多高科技企業在中國誕生,對高知識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中國的大學,高職院校擴大招生即是順應這種趨勢。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越多當然是越好呀。”
(@ 卍吳ㄟ( ▔, ▔ )ㄏ凱卍 )

▍考研不是必需的
1、關鍵在學到了什么,而非學歷高低
“學有所用如果不能落實,本科生如何,研究生又如何?藍翔是學歷低端,但能學真本事,同時教育孩子要敢于面對社會,用勞動和汗水換的薪酬和自由。”
(@瓦里西科夫)

圖來自中新網 求職者正在填寫用人單位提供的信息表格
2、 是否需要考研取決于將來從事行業的具體要求
“考研是否必需取決于你想將來從事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地點。比如說我的是機制專業,如果你想從事機械設計崗,對于大多數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的能力是不夠擔任此崗位的。工作地點的限制,如果想從事本專業回到我的家鄉幾乎沒有專業對口的崗位。所以說是否考研說考研不是必需,取決于你將來想從事的工作和地點。
最后,我們考研并不是為了逃避就業。我們只是想讓自己能從事自己想要的工作崗位。再說,考研也不是很簡單!”
(@西華大學李先發)
▍考研與否是自己的選擇,無可非議
1、考研需付出極大努力,何來“逃避”一說
什么所謂逃避式考研,說得好像考研跟小學期中考試似的,隨便考一考就100分……考研的人付出了辛酸努力獲得了更高的學歷去增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有什么問題?
(@qilin00)
2、考研是個人選擇,也有利有弊
身邊招進來的新人已經很少有本科生了,好像研究生已經成了招聘底線。然而也并沒有發現讀了更多書的人能力更強。他們從更大的年紀開始做新人,心態上更成熟一些,總之也會更現實,更難調試一些吧。
(@SANG)
3、相對于中國人口來說,本科學歷以上的人數不算多
本科生和研究生數量確實在上升,但同時高考和考研的淘汰率也非常之高,相對于中國14億人口來說,本科學歷以上的人數還不能算泛濫吧。
(@斷了的弦@持之以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